封建集權制度文化形成
戰國爭雄爭天下的時代是 齊 秦 楚 燕 趙 韓 魏 七個諸侯國,最後秦國脫穎而出,統一其它六國。是我國春秋時期諸侯國演變成新興地主階級,不斷兼併其它國家並且打擊奴隸主從而掌握統治權的封建勢力,起始時間是公元前475——前221年。
而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其它六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國內開展了變法運動--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公孫鞅他少好刑名之學,刑名之學是法家權術,建立和恐固地主階級政權。流傳了上千年
變法主張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軍功,統一頒佈度量衡標準器,焚燒詩書。明確相關法令,不許父子或者兄弟同室居住。尤其是商鞅的“馭人五術”非常重,有必要隆重闡述一下。商鞅的“馭人五術”是指弱民、貧民、疲民、辱民和愚民。
商鞅認為,“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民貧則力富,力富致淫。民富則不可用。只有掠奪百姓的財富,只使人民處於溫飽即可。如果人民貧窮了,就會努力的想辦法去致富,富裕了就會很放縱。放縱了就又會貧窮。”只有使人民在貧困線上掙扎,人民就會為了生活而努力的想辦法耕種,沒有空閒思考,甚至會不顧顏面的為了生活巴結上級。讓人民老老實實的把時間用在耕種上。透過人民對先賢的尊敬進行醜化和哄騙,比如透過鬼神論對民眾進行思想禁錮。商鞅覺得,只有人民愚蠢才容易治理。透過各種暴力手段以及攻擊言論打擊人民的自尊與自信,讓人民胸無大志,永遠生活在恐懼中。這樣,商鞅變法再次有效的保護了統治者和地主階級的生命財產安全。新法使秦帝國迅速強大。前246年,13歲嬴政(秦始皇)即位 29歲--40歲前吞併了其它六個國家,樹立了絕對皇權,我國正式進入封建社會。這雖然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孟子、荀子等大名人和後代老百姓的普遍願望。經濟上也是飛躍式的發展,但是,為了鞏固政權,繼續糊弄百姓,封建迷信 鬼神論文化思想也達2000年之久。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沒有改革,依然按“商鞅變法”管理模式,不思變通。
大興土木,在當時,民眾負擔過重,苦不堪言,法不適時,被民眾視為暴政。
秦始皇不敢接受其他六國之人,導致兵力不足,難以控制全國。蒙恬軍隊大約30萬在北方抗擊胡人,派睢大約50萬軍隊在南方攻打南越,桂林、南海等地,還要防守關中四關,駐守全國各郡縣的兵力只有大約10萬人每郡防守部隊只有大約兩三千人,咸陽的兵力只有大約20萬人,難以應付比如陳勝起義,很快被消滅。
秦二世更是把民眾視為對立面,指導思想錯誤,加上趙高弄權,指鹿為馬 ,短短三年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