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十二個皇帝中,只有康熙和乾隆兩人曾有南巡的記錄且都為六次。自乾隆以後,再也沒有皇帝南巡,一方面是乾隆定下祖制:後世皇帝不得南巡;二是南巡是建立在國力的基礎上,後世皇帝即便想南巡,恐怕也是力不從心。
康熙六次南巡總體來說花費不大,乾隆則不同,每次南巡都是聲勢浩大花費無算,據統計六次南巡僅是戶部撥款就多達數千萬兩,間接花費則多達數億兩。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出巡旅遊次數最多最頻的帝王。據統計乾隆出巡次數為:南巡六次、巡遊熱河避暑山莊五十二次、巡幸並拜謁東西陵及關外三陵共六十六次,東巡泰山與曲阜八次、巡遊中州嵩山一次、巡遊五臺山六次,並多次巡遊盤山,累計出巡活動共一百五十餘次,年均兩次以上。
乾隆的這些出巡活動中,以南巡場面最大影響也最深。他先後六次南下江蘇、浙江的揚州、蘇州、杭州等地,進行巡視。乾隆本人在《御製南巡記》中說:“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一曰南巡。”
由此可見,乾隆將南巡作為他一生中除西北用兵以外的另一項重大政績。所謂的“西師”是用軍事手段鎮壓叛亂分裂活動,以鞏固邊疆維護民族統一。而南巡則是用懷柔手段,消弭江南士商的敵視,透過籠絡、加恩,達到促進社會發展與安定的目的。
乾隆南巡功過這裡不想多加討論,這裡主要來介紹乾隆南巡之前朝廷要做哪些準備,地方官員又要如何接駕?從這兩個方面大致可以看出乾隆南巡聲勢之浩大及花費之浩繁。
一、隨行人數及準備工作
乾隆每次南巡,隨行的人員有皇室成員、王公大臣、章京侍衛官員、拜阿唐兵丁等,這些人加在一起共有2500人左右。每次南巡日期確定後,各部門就會在前一年進行精心而周密地籌劃備辦。
按例,南巡的前一年要欽定一位親王總理行營事務,派出嚮導統領及地方官員詳盡勘察沿途道路,修橋鋪路,修葺行宮。
凡是行宮、名勝、營盤、地名、行程裡數,均要繪圖呈送乾隆。此外,軍機處、內閣等部門還要認真籌備南巡隊伍,每到一地,例需進呈方輿圖說和古蹟單,詳細載明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人文風俗、古人題詠以及本朝事蹟等項事宜,以便乾隆每到一地能察知歷史沿革、山川風物、民風教化的狀況和態勢。
在行程安排上,乾隆南巡也是有嚴格制度的。南巡隊伍每天的行程,要按古禮,即“古者吉行五十里”,陸路大約每日行五六十里,水路可走八九十里。從京師到杭州往返五千餘里,共分為四十站,設行宮三十處。沒有建行宮的地方,則搭黃布城和蒙古包帳房住宿。
南巡途中凡遇州縣交界處,地方官員要建木牌坊,寫明交界處兩邊地名。凡經過道路,皆潑水清塵,石橋石道黃埔鋪墊,水路碼頭鋪設地毯。此外,乾隆南巡雖不帶鹵簿隨性,但每天早晚時分,仍要奏樂鳴鼓,以示威儀。
二、南巡警備措施
皇帝出行是天字第一號工程,沒有什麼比皇帝的人身安全更加重要。凡南巡之前,都要在八旗最精銳的部隊中挑選兵丁作為護衛。出行之時鑾輿周圍銅牆鐵壁,警衛森嚴。
乾隆出行之前,兵部及地方大員早已率領兵丁在途中稽查清道,地方衙門的捕快備帶鎖鏈等戒具,對那些冒昧投詞,請求面君、呈送詩文等等者,一律以“衝撞儀仗”之罪名緝拿。
如果是走水路,為了避免御舟堵塞,往往在頭一年冬天即要提前趕運漕糧船、鹽船,且御舟行經之時,所有船隻提前回避。
南巡的船隊規模龐大,前後相連共有一千多艘船,好一副皇家氣派。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乾清門侍衛等所乘船隻在前行駛,御舟、軍機處、侍衛處、內閣及兵部官員等船隻隨後,最後面的還有隨行的轎輿和樂器等船隻。此外,岸上會有地方官率領兵丁沿河行走,以備隨時差遣。
乾隆皇帝的御舟名為“安福艫”、“翔鳳艇”,這兩艘御舟要動用三千六百名縴夫,分作六班。沿河兩岸之內,凡支流河汊、橋頭村口,都要安設圍站,派有兵丁守護。
每次南巡時,正值春耕時節,沿途凡有耕耘灌溉等農事活動不予禁止。但鑾駕經過時,全體男子一律要回避,女子可以聽之。
乾隆南巡所經之初,地方官要放下所有政務,在三十里以外穿著朝服前來接駕。至於民人那些有威望的耆老、生監,則要在空曠處排列跪伏在地接駕,八十歲以上的老翁、老婦,則要穿官府賞給的黃絹外褂跪接鑾駕。
乾隆一生的六次南巡,每次的歷時長、人員多,且聲勢浩大。這就勢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給國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給地方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乾隆嘴上儘管說南巡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績之一,可是心裡也明白,南巡的負面影響更大,好在乾隆所處的時代正是大清鼎盛之時,而到了嘉慶以後,即便皇帝想南巡,國家也沒有這個經濟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