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年輕人有多麼的不願意結婚,我們從最新出爐的一個數字就能看出來,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的對數是800萬對多一點,比2019年已經下降了100多萬對。
但是大家知道嗎,也就在五六年之前,我國每年還有一千三四百萬對結婚,這個下降速度實在是有點太快了,甚至大家知道嗎2020年我國離婚對數500多萬對,這還是在實行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之後得到的數字。所以有人笑談說,有沒有可能再過個5年到10年,我國每年結婚登記對數降到五六百萬對,而離婚登記數要超過結婚登記數。
甚至前不久還有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有人說今天90後的結婚率不到10%,90%的90後都單著,這個數字出來之後更讓很多人擔憂,今天的年輕人是怎麼了,怎麼這麼不願意結婚?當然我們首先得澄清一下,說只有10%的90後結婚這個資料有點太誇張了,怎麼算90後,1990年出生的人算90後,他們今天已經31歲了,那確實是適婚年齡,可是1999年出生的人他也是90後,他們今天才二十一二歲,應當還在大學讀書,他們根本就沒有達到結婚的年齡。
咱們這麼講吧,按照今天晚婚晚育這個狀態看,也就那麼20%到30%的90後他達到了適婚年齡,所以說有10%結婚這個數字並不誇張,但是即便這個數字不誇張,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結婚的90後數量確實很少。今天確實有大把的年輕人選擇單著,而且與此同時年輕人的結婚年齡也是越來越往後推了,關於結婚年齡我國是有著明確法律規定的,女性達到20歲之後,男性達到22歲之後就可以合法的去領結婚證,別的國家甚至在女子18歲的時候就可以結婚。
倒退幾十年,我們在宣傳婚姻法的時候,經常告誡普通老百姓,說咱們有明確的規定,你必須得20、22歲以後才可以結婚,孩子太早結婚不好,一定要提倡晚生晚育和優生優育。那個時候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還真是有很多小姑娘小夥子十七八歲就已經說好媒了,準備過一兩年結婚,可是現在別說20歲,30歲你不結婚都很正常,現代文明的發展確實大大延緩了年輕人結婚的年齡。
對於一個90後而言,你可能要到22、23歲才能大學畢業,現在學歷競爭很激烈,所以很多人選擇了讀研究生,那麼研究生畢業之後恐怕已經是二十五六歲了,剛剛畢業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自然想在事業上能夠嶄露頭角,所以全身心的用於事業。談婚論嫁的事推後幾年再說,這一推就推個三五年,所以對於今天的中國青年人而言,30歲以後才考慮結婚這也似乎是很正常的。
畢竟在歐美髮達國家和我們的鄰居日韓,35歲、40歲不結婚的人那都是大把的,但是我們真得注意一個習慣的力量,倒退幾十年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在十八九歲、二十歲出頭就能結婚,因為整個社會都有這樣的習慣,孩子長大了馬上要出去工作了,趕快給他找個物件,這就代表他成熟了。
在農村有的地方姑娘20歲還沒找到婆家,那恐怕就成當時的大齡剩女了,所以社會的習慣使得很多人習慣於早婚早育,而今天很多年輕人有點過於習慣單身的生活了。尤其是我們的社會對於單身人士還是非常友好的,在以往生產率低下的年代,為什麼人要早早地結婚,因為一個人獨立生活在社會上是很艱難的,必須早早的組織一個家庭,男耕女織、互相搭配這才能幹活不累。
而今天,隨著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很多人發覺我一個人生活比兩個人生活還要愜意,可以一個人租房子,可以一個人吃飯,可以一個人看電影,甚至可以一個人去K歌,商家早就為了適應單人經濟時代的到來而推出了大量針對個人的服務。時間久了、習慣成自然了,不管男青年還是女青年,很多人都感覺到我一個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太愜意了,真要找一個另一半那還得管著我,反而不像現在這樣輕鬆自在了。
而且對於很多人而言,單身生活它未嘗不是一種逃避,結婚是個很花錢的事,談戀愛是個相對甜蜜的事情,荷爾蒙的衝動,你是一見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罷,找到心儀的異性大家共同開始一段生活,一切都是那麼美滿。
然而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很多人意識到了這已經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了,即便進入到了現代社會,很不幸的是我國很多地方還有這個彩禮的陋習,所以很多男同胞一談到這個事就感覺到頭大。明明是兩個人共同建築一個新生活,為什麼我們男同胞要額外拿出一筆錢來,好像婚姻就是一種交易一樣,人家養了二三十年的女兒我得拿筆錢給贖出來才行。
即便在很多城市已經沒有彩禮了,但是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還是遠遠要多於女性的,你要結婚得買個房吧,中國人講究安家立業,租個房子結婚女方沒有安全感,甚至對於很多付得起錢買得起房子的男同胞而言,能買房子也是個麻煩事。因為有很多女同胞要求你買房子得加上我的名字,今天我國房價有多高,很多男青年靠自己怎麼可能買得起房子,往往首付款都是父母家人贊助的,在這個狀態下很多人就感覺到我怎麼敢把對方的名字加上來。
可是如果不加名字這又引起了矛盾,總而言之作為一個男性不管你付不付得起彩禮,買不買得起房子,在談婚論嫁的時候總是感覺有點不舒服。甚至很多人就是因為錢的原因而導致婚姻結不下去了,當然談起婚姻問題,不光很多男同胞撓頭,很多女同胞也是非常憤懣的。
今天在幾乎所有的一二線大城市,什麼樣的人最多,當然是大齡剩女最多,很多女同胞抱怨不是說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嗎,我國有3000萬光棍問題嗎,為什麼越是大的城市這個大齡剩女越多,很多女孩到了30歲、35歲還找不到心儀的物件?
一方面我們這個社會媒體太發達了,各路的影片媒體也好,圖文媒體也好,早就把女孩的預期給吊起來了,很多女孩簡直是按照偶像劇的標準去找男友,你既得多金又得有才,長得還得帥,家庭背景還得好,學歷也得高,而且還不能大男子主義,還得特別注重對女性的尊重。
有很多婚姻中介甚至總結說這個在大齡少女眼中普普通通的男性恐怕在社會上連5%都沒有,有時候甚至我都想,今天女性都已經自信到什麼狀態了?前不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影片,老年人的相親節目,有一個好像60多歲的大媽她在找後老伴的時候竟然也要求20萬的彩禮。
你想想這個社會已經內捲到什麼狀態了,老大媽都得要20萬彩禮,那麼那些相對還光鮮亮麗的30多歲的大齡剩女,她們對另一半的要求有多高?未必真要彩禮,但起碼會要求你的收入,要求你的身家。長此以往下去,很顯然婚姻對男性女性而言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看著每年結婚的數字越來越少,接下來每年出生人口也會越來越少。那麼我們這個國家會在老齡化和少子化的陷阱上越陷越深的,什麼時候我們能夠減輕一下男同胞的壓力,減少一些女同胞的預期,讓我們的結婚數字重新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