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午間常吃的這種食物究竟是寫、叫“層糕粿”還是“重糕粿”呢?
曾經我們想用煤氣灶來炊,炊成之後,覺得還是用傳統的做法好吃,因為煤氣的火候不夠,一層不熟透就會出現多米諾效應,層層出現問題,相對起來,一整盤層糕粿都爛掉了。
炊的過程必須要猛火,炊足6個鐘,從凌晨四點半到早上10點半,期間也不敢馬虎、打瞌睡,不停的倒入米漿,這一盤層糕粿才得以面世…
這樣做出來的粿才會很滑,層層分明、也很Q彈,很像是千層糕。
橫著夾起一塊來,很快就會順著那一層被分開兩塊,如果是黏黏的層糕粿才不會斷開。
隨便輕輕地撥動它,連線處就會鮮明光滑的分離。
做層糕粿簡單,但做好層糕粿卻很難。難的是它那層層注入、一層層分明的米漿,現在城市裡的人大多是選擇用煤氣去炊,這樣也簡單方便了事,也確實很難做出這種口感。
切開層糕粿時,也得扶著,它會跟著切開節奏一起跳動,彷彿就是刀子與底盤碰撞摩擦出律動的音符。
老人們說,他們的童年,就是這樣子家常的菜粿肉餃,如今的菜粿和肉餃,都是被改良過的。
淋上蒜蓉油和搭配一碟家鄉的辣椒醬,有種說不出來的屬於潮汕的家鄉感。
眾所周知,糯米飯有甜鹹之分。
鹹糯米飯其實是相對於甜糯米飯的稱謂,並不是以鹹為特點當賣點。
很少吃過鹹糯米飯,叉燒、臘腸、菜脯,酥脆的花生等一碗滿滿。
糯米飯內部是垂直分佈結構,一層糯米一層叉燒又一層糯米重疊,富有粘性而飽滿。
下面先鋪一層糯米,中間夾雜著肉類,最後再鋪上一層糯米,兩層熱騰騰的糯米把肉類蒸出油脂,顯得更為好吃。
湯底很鮮甜,還有飄點點胡椒粉的氣息。
雖然吃不到菜茶裡常有的魷魚脯,但卻有脆口的芋粒。
一碗菜茶豐富多彩,蝦米幹、臘腸、芋粒還有少不了的赤豆、黃豆、粉絲蔬菜等,吃到一半才想起沒拍照!
老牌的店面總是會送上一碗清湯,喝這碗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準備,很辛辣刺激,僅喝兩口後腦勺就明顯地不停發熱。
在寒風呼嘯的深夜裡身體迅速升溫發熱,這股味道莫名的像是啊嫲的廚藝。
古早味的手法,十年後再次喚醒,這種熟悉感覺就是胡椒粉在作怪。在潮汕許多菜茶店大多會提供一碗具有胡椒粉味的湯底,或輕或重。
小時候以為只有奶奶才這麼重口味,可能是討海生活,下水作業為了抵禦寒冷,久而久之習慣了,延續成為一種口味吧。
幾十年的老味道,可能只是那一碗胡椒粉的記憶,也可能只是不同模樣的菜粿,但是都可以喚醒潮汕人最最原始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