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29日,從新疆塔城返回西藏的路上發生了一起車禍,一位偉人離我們而去。
人們在料理此人的後事時,卻只發現兩件遺物:一是他僅有的八元六角錢;另外一樣就是他在出事前四天寫下的“關於阿里發展的12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究竟是誰一生如此清貧,一生只留下這兩樣遺產?
這位偉人就是剛到西藏就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
01 “一心向黨 報效祖國”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東聊城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是孔子的第74代子孫。作為孔子的子孫後代,自然繼承了優良傳統。孔繁森從小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1961年,17歲的孔繁森光榮參軍,成為軍人中的一員。
當兵時,孔繁森連續被評為“五好戰士”,五年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孔繁森成為中國共產黨員後,在心底暗自發誓自己一定要報效祖國,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1969年,孔繁森退伍,先是當工人,後來又上升為國家幹部。
當他聽到國家要從內地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他積極報名,踴躍參加,一心只想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毅然決然地去了西藏工作。
孔繁森首次進藏,擔任的職務是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主任。
孔繁森在崗巴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地工作三年。在這三年期間,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和藏族人民結下了堅不可摧的友誼。
作為一個政府官員,孔繁森在西藏盡職盡責,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西藏人民謀求福利。可是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兒子,孔繁森卻沒做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孔繁森把自己的一腔熱血都傾注於國家交派的任務上,面對自己的家庭,孔繁森只能在心裡默默地心疼。
這次任務結束之後,孔繁森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他終於可以好好地陪伴家人,陪伴自己的子女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988年,山東省再次選派進藏幹部,孔繁森作為一個去過西藏的“過來人”,組織上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便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奔赴西藏工作。
接到任務的孔繁森不敢怠慢,這是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西藏的未來,可是他看著家中弱小的子女,看著疲憊的妻子,看著年邁的母親。
孔繁森知道自己的離開必定會對自己的家庭造成影響,家中所有的重擔都將落到妻子的肩上。
他不敢和妻子家人說自己將要再次進藏,他知道他欠這個家太多,妻子為他付出的也太多太多了,可是國家有需要,自己不出頭誰出頭,於是他又再一次地踏上了進藏的路。
在進藏前幾天,孔繁森帶領家人去了北京,這次的遊行妻子和孩子都十分開心,孔繁森教導自己的孩子長大也要報效祖國。
他們的遊行結束,孔繁森才對妻子說道:“來北京玩過,也代表去過全國各地了,以後不論我去哪,都不要太過掛念我。”
妻子聽完就察覺不對,孔繁森這才開口:“組織上又要我進藏了,國家需要我。”
儘管妻子對他有再多的不捨,但是面對這種國家大事,妻子也還是舍小為大,讓孔繁森放心地進藏,自己在家,孩子和老人都會盡心盡力地照顧。
孔繁森看著面前的妻子,皺紋已經爬上了她的臉頰,曾經的青春容顏也一去不返,再看看自己一臉稚嫩的孩子,又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他哪裡放心得下。
縱然孔繁森對這個家有萬般的不捨,但是進藏對自己來說義不容辭,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為人民服務的征途。
02 “人民的公僕”
再次進入西藏的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進入西藏後他一頭就扎進工作裡。
120天的時間裡,市區和縣區的公辦學校都被他跑了個遍,他一直致力於做好西藏兒童的教育工作,一絲不敢懈怠。
為了找到3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原因,孔繁森數次攀登到海拔接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蒐集資訊以便改善居民的飲水問題。
知道農牧區的居民非常缺醫療物資後,此後他每次都帶著醫療用品下鄉,為此還專門買了個醫療箱,每次都買上百元的藥物,把藥箱裡面的藥物資源分發給需要的居民,每次來的時候藥箱都是滿的,走的時候就空空如也。
1992年,拉薩市幾個縣都發生了強烈地震,許多家庭為此破碎。
有三名藏族兒童因為此次地震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成了孤兒。孔繁森知道後,便收養了他們。可是自己本就不富裕,再加上這三個孩子,對他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年幼的孩子沒有了父母,孔繁森於心不忍,三個孩子正值年幼,正是需要愛的時候,於是孔繁森便決定成為他們的第二個“爸爸”。讓他們在愛的哺育下成長。
孔繁森收養的三個孩子分別是12歲的曲尼、7歲曲印和5歲貢桑。但是此時孔繁森已經有了自己的三個孩子,這又多了三個孩子,會不會對家裡的孩子有影響呢?
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對孔繁森的三個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孔繁森的大女兒上了大學,有次媽媽去學校看望自己的女兒,剛見面女兒就對媽媽說:“學校讓交學雜費,我寫信給爸爸要,爸爸讓我跟您要。”
妻子聽完悲上心頭,自己回家的車票錢都不知道怎麼解決,哪裡有錢給女兒交學雜費。
妻子就想到了上次去西藏看孔繁森,去時的路費是自己借的,自己在那裡又生了病,看病也需要花錢,於是返程的路費也被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錢,他東借西借才只借到了500元錢。
原來孔繁森把自己所得的為數不多的工資,一多半都幫助了那些有需要的人,手裡哪還有錢給女兒交學雜費呢。
孔繁森陪伴收養三個孩子的時間比陪伴自己親兒女的時間還要多,他獨自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孩子年齡小會尿床,孔繁森也不嫌棄,一遍又一遍地洗著床單。只要自己有空,他就會帶著孩子們出去玩耍。
雖說孔繁森是副市長,但是他每次下鄉都會把自己的錢帶給生活困難的老百姓,一個月的工資,在他這裡可能不到半個月就沒了。有時候甚至吃飯都成了問題,自己經常吃糠咽菜。
自己吃得不好孔繁森毫無怨言,可是孩子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孔繁森怎麼捨得讓他們跟著自己受罪。這時一個主意在孔繁森的腦海中浮現。
究竟是什麼辦法讓他解決了這個難題呢?
原來,孔繁森不知從哪聽說了獻血能換錢,於是自己就去用獻血換來的錢給孩子們補充營養。真正地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骨肉來看待。
03 “巨星的隕落”
孔繁森繼續獨自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周圍的人都知道孔繁森生活艱難,市長格桑頓珠看到他的生活太過艱難,便提出領走曲尼,減輕孔繁森的負擔。
孔繁森心中自然不捨,他和孩子朝夕相處了這麼多日子,心裡早已經把他們每個人都當作了自己親生孩子,但是考慮到現實生活,跟著自己也只有受苦的份,忍痛讓市長帶走了曲尼。
曲尼雖然被帶走了,但是還剩下曲印和貢桑兩人陪伴,兩個孩子還算聽話懂事,孔繁森和兩個孩子的生活在平淡的日子中一天天地過去。
孔繁森的小女兒孔玲在1993年考上了大學,但這時孔繁森由於過度操勞,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不能到場祝賀,於是便寫了一封信給女兒。
孔繁森在信中直言,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名人,他只希望孔玲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為國家作貢獻,對人民有付出的中國共產黨員。
這些話都是孔繁森對自己小女兒的肺腑之言,是他對自己骨肉的嘔心瀝血的教誨,此時孔繁森大不如前,日復一日地操勞讓他的身體日漸消沉。
在小女兒考上大學那年,孔繁森在西藏的工作也結束了,這個時候,他完全可以回到家鄉安享晚年,但是他並沒有選擇帶著名譽返回家鄉,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
阿里是西藏最偏僻海拔最高的山區,外出工作時,經常不見人的蹤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裡的居民餓了就吃風乾的牛肉乾,渴了就喝山上流下來的雪水。
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孔繁森絲毫不畏懼,處處充滿著樂觀,並且有一次在路途中開玩笑地對隨行的工作人員說讓外國人花大價錢買我們沒有汙染的雪水。這時孔繁森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
然而病痛並沒有打敗孔繁森,他用自己頑強的意志,不放棄的精神戰勝了病魔。
儘管躲過了病痛的折磨,但是孔繁森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捉弄。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隻身前往新疆塔城考察,在返回阿里的途中,上天給他開了個巨大的玩笑,帶走了我們的這位偉人。
一場車禍降臨在孔繁森所坐的車上,由於駕駛員對路況不是很熟悉,當天大霧,能見度又非常低,路面上還有薄冰,車輪在路上發生了側滑,致使車身側翻,滑下護欄,孔繁森命喪當場。
對於孔繁森來說,最遺憾的應該是沒有好好和家人告個別,沒有好好地陪伴自己家人。就連自己的母親孔繁森的陪伴時間都少之又少。母親孕育了孔繁森的生命,而孔繁森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祖國。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
天妒英才,孔繁森正是老當益壯的年紀卻被奪去了生命。
孔繁森的一生是為人民奉獻的一生,是無私的一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的一生。
04 “虎父無犬子”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這句話用到孔繁森身上最合適不過,孔繁森一共有三個孩子,長女孔靜,兒子孔傑,小女兒孔玲。
三個孩子都繼承了父親孔繁森的優良品質,刻苦學習,不怕困難。
孔靜作為孔繁森的大女兒,很早就獨當一面,在學習期間她就一直位列前茅,品學兼優,畢業之後透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國家機關工作。
孔靜為人低調,工作認真負責,從不仰仗自己父親的聲望辦事,她向孔繁森學習,為國家和人民服務,成為像父親孔繁森一樣清廉的官員。
她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深受父親影響,也成為一位腳踏實地,擁有自己的理想抱負的國家人才。
兒子孔傑出生於1972年,他也不負眾望,走上了父親孔繁森的老路,到基層中去,更好地為老百姓做實事,為老百姓服務。
在他的不斷努力和踏實工作下,孔傑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幹一步一步地上升,先是委任鎮委書記,組織部長等職務,現擔任濟南市體育局局長。
小女兒孔玲應該是和父親聯絡最密切的孩子,孔繁森發生意外時,孔玲大學還未畢業,還在大學讀書。得知父親以身殉職之後,孔玲悲痛萬分,失去至親的那種心情她只能默默承受。
可生活還是要繼續,孔玲想起孔父親進藏之後寫了許多信告誡自己好好讀書,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孔玲想起父親的諄諄教誨,即便悲痛萬分也要勇往直前,帶著父親的遺願走下去。
在父親的影響下,孔玲確定了自己人生理想是成為一名法官,有了明確目標之後,孔玲奮發圖強,分秒必爭,絲毫不敢懈怠。
在大學裡刻苦學習。畢業之後,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順利成為一名法官。
孔玲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也繼承了父親的意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孔玲曾經說過父親孔繁森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的精神留在我心中,我要像爸爸那樣去生活。三個孩子都繼承了孔繁森的意志,相信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也會安息。
孔繁森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他的精神名垂千古,不僅子女繼承了他的意志和精神,作為中國人民,我們都應該記得並且傳承他的意志和精神。
名垂青史,功耀紅旗,萬古長懷英烈;氣壯丹霄,人埋黃土,千秋共仰儀型。
孔繁森用他大無畏的精神感動了世人,他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他匆匆五十年的一生,更是流傳千古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