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菲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
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之際,一部主旋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在青年人群中大熱。《覺醒年代》主要講述了1915年到1921年期間,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帶領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革命青年探索救國之路,最終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故事。回望這段歷史,細細思索,筆者有幾點感悟,在此與廣大青年朋友共勉。
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北洋政府時期,國際上帝國主義虎視眈眈,國內軍閥割據,封建殘餘試圖復辟,老百姓民不聊生。執政者對外賣國求榮,完全不管百姓死活。放在知識分子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安心做學問,庇護一家老小;二是置個人安危於不顧,透過革命尋求愛國救國之路。古語有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個國家遭遇內憂外患,政權不穩,百姓遭殃,任何一個個體也無法獨自保全。古語又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衰關係到每一個你、每一個我和每一個他。歷史證明,我們的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離不開幾代人的努力和付出,其中就包括一代又一代廣大愛國青年積聚起來的無窮力量所創造的一切。
二、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早期知識分子創辦《新青年》,創刊之初,透過刊發時評文章宣傳新文化、新思想,面向的讀者主要是知識青年。而後,改為白話文寫作,透過讀者來信與回覆、白話文小說、活報劇公演等更加豐富的形式,逐步將受眾擴大到人民大眾。之後,發展到團結帶領學生、工人、商人、農民等社會各行各業開展馬克思主義實踐。這是我黨群眾路線形成和發展的早期實踐。1920年,“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便明確了建黨初心,他們立誓要建立最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為的是讓百姓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後來,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帶領百姓取得新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個群眾路線便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時代,我們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但青年黨員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群眾,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青年檢察人在工作中要多為百姓想一點、幹一點,始終堅持司法為民,透過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為民辦實事。
三、青年人要有理想
《覺醒年代》所反映的歷史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後來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正處於二十歲左右的青年階段,他們受《新青年》雜誌的啟發,立志要找到一條救國之路。新文化運動初期,各種思潮和流派都有自己的擁躉,馬克思主義還沒有形成壓倒性多數。但社會有識之士和有志青年有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那便是尋找一條真正能夠救國家和百姓於水火的出路。為此,有的青年赴法勤工儉學,有的青年留日留德留美,而毛澤東等人則選擇留在國內、深入百姓,多多瞭解我們自己的國家。循著救國這個理想,以毛澤東、周恩來、鄧穎超、趙世炎等為代表的青年,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克服萬難,從青年奮鬥到中年、老年,有的甚至付出了年輕的生命。但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理想信念,有了他們的奮鬥與堅持,才成就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新中國。如今,強國的歷史任務擺在我們的面前,新時代的青年一代當樹立理想、堅定信念、精於實幹。
東方睡獅早已覺醒,曾經創造燦爛文明的東方古國再一次煥發青春活力,巍峨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讓我們勇於擔當,頑強拼搏,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投稿轉載說明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