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真是與時俱進!我們這樣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都是輕資產、重技術,以前從沒想過能從國有大行貸到款。沒有資金及時‘輸血’,可能直接扼殺了我們的創新能力。”江蘇智綠充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宏信感嘆道。
傳統金融服務很難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短、快、急”的融資需求相適應,因此,企業創新的種子便難以生根、發芽。
讓科創企業迸發出強大的創新力,近年來,建行江蘇省分行堅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和雙迴圈國家戰略,聚焦創新突破,不斷探索創新融資模式,打造創業創新孵化平臺,真正讓科技創新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體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金融使命和擔當。
海拔5100米的“科技範”
在西藏昌都玉龍銅礦,一輛輛綠色環保的新能源純電動礦用車行駛在雪域高原,馬力十足,為這個極寒且溫差大的深山礦區增添了幾分科技感。這些新能源礦用車不僅節能、安全性高,運輸成本也僅為燃油車的1/4。
這背後的“幕後英雄”,少不了3000公里外江蘇智綠生產的科技拳頭產品——新能源充電樁。它們為這些純電動礦用車輸送源源不斷的電流,即使在極寒高原地區,也能保證效能穩定。不到半小時,電動礦用車就可以“滿電續行”。
“智綠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我們打造了研發、生產製造、運營、運維四位一體的閉環生態系統。公司自主研發的運維平臺,能實時掌握昌都礦區新能源車的充電狀況,並進行遠端指導和維護,打消客戶的顧慮。”劉宏信對公司的技術充滿信心。
2015年,乘著政策的“東風”,劉宏信與揚州當地的多家實體企業以眾籌方式成立了江蘇智綠充電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與中國普天和北京交大有深厚的淵源,其科研團隊從2008年開始從事充電樁研發工作,在充電樁的技術研發、生產、建站方面已有多年的經驗沉澱,其技術團隊參加過國家及北京市科委多項科研研究專案,並主導上海世博會充電站、廣州亞運會充電站等產品開發工作。中國普天和北京交通大學科研力量的“雙料加持”,智綠以高起點佈局充電樁賽道。
經過6年多的發展,公司成為充電設施生產、建設、運營綜合提供商,已經擁有一批穩定的客戶,與中建、中交、中鐵等央企合作,成為宇通、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廠商的配套廠家,成功入圍國家電網供應商,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印度等海外市場。多年來,智綠視研發為公司的“生命線”,陸續投入研發費用1600萬,並擁有了22個實用新型專利、14個軟體著作權。
資金背後的金融創新
儘管公司發展逐漸步入正軌,資金的壓力卻也持續存在。尤其今年來,充電樁重要元件之一——晶片的價格一路飆升,原本幾元的晶片漲到120元,暴漲20多倍後仍奇貨可居。
晶片的問題解決不了,知名汽車廠商每月2萬臺的訂單都不敢接。回想起到手的大訂單“飛”了,劉宏信很是無奈。
8月份,公司瞭解到建行的“雲知貸”產品,無須抵押物,憑藉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專利就可以貸款,劉宏信將信將疑地申請了。一個星期後,他在“建行惠懂你”APP平臺申請的貸款順利到賬。
“以前我覺得大行對我們而言是‘高攀不起’,沒想到只上傳公司十項技術專利,公司就輕鬆貸到150萬,更驚喜的是利率比其他機構要低不少,建行的這筆資金太珍貴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有了建行的這筆資金,智綠公司迎來了生機。
這次合作讓他對建行的創新速度和力度驚訝不已。簡便、快捷的全流程線上操作,更是改變了他對國有大行辦理貸款手續繁瑣、流程冗長等固有觀念。
縱深推動科創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我們加強了對先進製造業以及戰略新興產業叢集的走訪調研。我們發現智綠是綠色科技型中小企業,但智綠也存在股東分散的問題,傳統的信貸審批流程僅將這些分散的小股東集合起來就很麻煩。透過‘建行惠懂你’線上授權、線上投票,大大縮短了貸款流程,客戶非常滿意。”建行揚州開發區支行副行長俞波表示。
以金融創新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基於此,建行江蘇省分行陸續推出了“蘇才貸”“蘇知貸”“雲知貸”“入園貸”“新研貸”等一批專屬科創產品。2021年6月,針對成長性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建行江蘇省分行再次創新融資模式,率先推出了智慧財產權質押線上貸款產品——雲知貸,積極推進智慧財產權轉移轉化與產業深度融合,疏通科技型中小企業因缺乏有效抵質押物而產生的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點。
與此同時,建行江蘇省分行積極建設推廣普惠金融的“創業者港灣”,打造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孵化平臺,平臺透過連線各類資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經營支援、貸款支援、投貸聯動、創業輔導、商機撮合等全景式、全要素、全生命週期的服務。
“雖然與建行是初次合作,結緣時間也不長,但我感覺就像老朋友。我們做企業要不忘本,建行在關鍵時候給我們‘輸血’,我們也要用業務支援建行。我們正在考慮將外匯、結算的業務轉到建行,未來智綠和建行的合作會越來越多。”劉宏信董事長在採訪結束時握住建行員工的手,由衷說道。
正如劉宏信對充電樁行業的堅守,建行江蘇省分行堅守初心發展普惠戰略,堅持縱深推進新金融行動,發揮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源連線優勢,用創新產品和服務呵護科技型中小企業珍貴的“創新種子”,陪伴和見證他們成長為一棵棵“參天大樹”。
作者:蘇融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