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8年《中國青年》雜誌第4期上發表了一篇“特殊”的作品,此文一經發表在全國青少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其實這篇文章早在發表之前,毛主席就已經進行了批閱。對於這篇文章,毛主席非常重視,不僅修改了錯別字甚至還在上面畫圈27處。在最後的批示上還寫道“每年暑假回鄉一次,極為有益。此文寫得很好。住半個月不夠,最好住一個月。”
後來,《中國青年》連同主席的批示也一同發表了,但最後的兩句卻沒有刊登出來。
(一)李訥同學的日記
1958年,在《中國青年》第4期雜誌上的首篇,就是一篇題為《假期回鄉日記》,而作者的署名為北京實驗中學高三學生王桂芹。
而在文章的最開頭,編者就為此文寫了二百多字的按語,上面大概的意思就是,毛主席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看到了這篇文章,看過後對這篇文章大為讚賞,並且還寫了幾句批語。最後還寫著,希望廣大青年和學生都能多看幾遍,能夠從中獲得啟發。
這篇日記發表之後,立即引起了許多青年學生和廣大幹部的注意。後來,還有一位青年專門給《中國青年》來信,問道:“毛主席是在一個怎樣的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的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情況,編輯部便邀請王桂芹來《中國青年》編輯部面談。那是一個週六的下午,王桂芹帶著文中提到的賈達黎來到了這裡。
隨後王桂芹將事情的經過一一告訴了編輯部。
原來,在1957年的暑假的時候,王桂芹回到了河北省阜平縣老家,在老家的那段時間,他參加了合作社的勞動和社員會活動,當時她一邊勞動一邊在寫日記,想要將這一切都記下來。
後來,學校開學後,王桂芹回到了北京,在一次學校組織同學到北京郊區參加秋收義務勞動,在他們休息的時候,毛主席的女兒李訥看到了王桂芹揹包中的這篇日記,隨後便拿出來看,後來由於時間不夠,在經過王桂芹同意之後,李訥便將這篇日記帶回了家中。
回家看完之後,在與毛主席進餐的時候,主動提到:“爸爸,我這裡有篇同學寫的日記,寫得很有意思,你能看看嗎?”後來,在李訥的建議下,毛主席認真地翻閱了這篇日記,並且寫了批語。
後來,李訥在歸還日記的時候,還告訴王桂芹,我爸爸也看了你的日記,還寫了批語,他說可以送到《中國青年》雜誌發表。
在1958年元旦前,由於當時的王桂芹沒有時間親自過來送稿子,便由兩位女學生代勞送了過來。
稿子被送到編輯部之後,編輯們很快地閱讀了這篇日記,最後一致認為文章寫得確實生動有趣,雖然是一篇普通的鄉間勞動生活,但字裡行間卻表露出了一個積極進取的青年要求在群眾中群眾鍛鍊自己的追求。而在日記後面剩餘的空白紙上,毛主席用草體字寫了批語。
毛主席在看了日記之後,修改了原稿中的錯別字,並且還對文中較好的段落和句子用鉛筆勾了出來,能夠看出來,對文中思想的肯定。
比如在8月5日的一節中,王桂芹記錄了她在回鄉的路上看到了乾旱的穀子和花生,寫道:“什麼時候,我們也會人工下雨呢?我想,我若是能呼風喚雨多好,那莊稼年年豐收,國家年年富足,人民年年豐衣足食!”
就在這句話的旁邊,毛主席連著畫了兩個圈對其觀點表示了肯定。
而在當日文章的最後,王桂芹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雷陣雨,突如其來的大雨下得讓她措手不及,被雨淋了的她整個人都在發抖。為此,她寫道:“我再看看田地裡乾枯的穀苗,它飽吸著雨水,好像又恢復了生命力,逐漸精神起來,我嚐嚐雨水,覺得也是甜滋滋的。我想淋溼了又算得什麼,只要莊稼長得好,比什麼都強哩。”讀到這裡,毛主席又畫了兩個圈。
毛主席鮮明地贊同了王桂芹的所見所聞所想,而她也能夠切身地體會到農民的想法並將其寫了出來。
8月7日,王桂芹聽說社員們要去打壩,因此,她興奮地去好朋友小斤家裡叫她一起去,但她的母親和一些親戚聽到兩人要去,並不同意。覺得外面熱火朝天的現在去了會受不了,甚至還說道也掙不了多少工分,所以沒必要去。
但對此,王桂芹卻並不認同,她說道:“我不怕累。再說,我又不是為了掙工分,我是為了勞動和出汗。”
隨後,她回到了家中和自己的母親商量,意外地是,母親非常支援她,說道:“別累壞了,但也別嬌氣。”最後,母親還看了看她的衣著說道:“幹活要有個樣子,把你的緞子褲和綢子褂脫下來,換上一套勞動服,那才不顯得軟氣。”
看到這裡,毛主席連著畫了三個圈。對於王桂芹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進行了讚許,同時,對於她母親的教育方式也非常贊同,不嬌縱孩子,也在鼓勵孩子。
8月10日,記錄了同學賈達黎做鞋的故事。在三年前,王桂芹答應給賈達黎做一雙鞋,但由於她一直沒空所以這件事便耽擱了下來。但這件事,王桂芹始終都沒有忘記。在這年暑假,王桂芹決定履行自己的承諾。
告知母親之後,母親用一種非常嚴肅的的態度說道:“這麼久了還沒給她做,為什麼不早說?我就不喜歡光說不做的人。現在就做吧!”
就這樣,王桂芹在母親的監督下給賈達黎做了一雙花鞋。在日記中她記錄道:賈達黎肯定想不到我會給她做鞋,可能呀她早就覺得我是一個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在最後還寫到:“永遠做守信的人,永遠做個執行諾言的人。”
看完這天的日記,毛主席在三處連著畫了三個圈。肯定了王桂芹的守信承諾,對其母親的教育子女守信的方式進行了讚許。
而在後來的日記中,她還寫了社員參加大會的吃飯問題,還寫了辯論活動中的故事等等。
王桂芹所寫的這篇約一萬字的日記,共有14節,有毛主席畫圓圈的地方就有27處,連著畫三個圈的就有17處,可以表明,毛主席在讀這篇日記時的狀態和心情,這也就有了後來的批示“此文寫得很好”,一般人說文章好並不具備說服力,但如果毛主席說好,那才是真的好。
從這篇日記中,毛主席看到了中國青年的思想和成長。在他青年時期,那個時候的孩子還沒有這樣的覺悟,所以也就有了後來毛主席和魯迅等人執筆想要喚醒國人。
而正是有了他們的領導和喚醒,中國青年才得以醒悟,國人才不再麻木。如今,雖已時過境遷,但在王桂芹的身上,毛主席看到了新一代中國青年的思想,他們的觀點明晰透徹,在很多問題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毛主席看來,透過這篇日記,他能夠看到中國的未來。
在很早之前,他就指出:世界的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因此毛主席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了青年人的身上。為此,他非常重視青年人的思想,而這篇日記也是傳播青年思想的好途徑。他希望所有的青年學生能夠和王桂芹一樣,能夠積極回鄉參加勞動,所以他明確批示,可以在報刊上發表。並且還指出:“住半個月不夠,最好住一個月。”
(二)被隱藏的批語
其實,在《中國青年》雜誌發表這篇日記的時候,還遇到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擅自發表該文的批語,可能會不合適。於是,編輯部便向毛主席送去了一封信,在信中說明了該情況。
當時他們沒有立即收到回覆,後來在兩三天後的一個晚上,編輯部便給毛主席辦公室打去了電話,當時接電話的並不是毛主席,而是高秘書,說清緣由後,高秘書當即就回復他們:毛主席同意刊登他的批語。能夠看出,毛主席對當代青年教育的重視。
後來,編輯部連同批語一同發表了這篇日記,但實際上,除了文章開頭刊登出來的三句批語之外,其實還有兩句話沒有刊登。
而最後的這兩句話就是:李訥應看兩遍,退李敏。李敏也要看兩遍。
雖然這短短的兩句話是寫給自己的孩子的,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能夠看到毛主席對自己兒女的教育問題的重視。當時李訥已經看了一遍,但毛主席還是要她再看一遍體會其中的思想,而李敏沒有看過,卻也囑咐其閱讀兩次。希望能夠透過此文讓他們受到啟發。
在這裡,我們很疑惑,為什麼當時並沒有刊登這兩句話。對此,編輯部也給出瞭解釋。
當時的李訥在北京實驗中學上高中,而這個學校大多都是中央領導和高階幹部的孩子,而作者王桂芹都是當時中共北京市監委負責人的女兒,文中所提到的賈達黎也是當時國家紀委副主任的女兒,但學校和同學們也並不知道各自的家庭情況。
因此,考慮到這種情況,編輯部決定不刊登這兩句批語,而在文中開頭毛主席是如何看到這篇文章也模糊地說道:“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
然而,雖然隱去了一些經過,但還是讓一些讀者注意到了該問題並進行了詢問。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刊登後面的這兩句話,也減弱了毛主席批語的份量。不過,這樣的處理辦法還是非常必要的。
在中國成長的這三十多年,中國青年的成長之路充滿了坎坷,對此,毛主席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而對於毛主席來說,青年人代表著未來,要為他們的思想把好關。而對於其子女的教育問題,更是重中之重,作為高幹子女,他們必須有著一定的思想覺悟,因此毛主席對於子女的教育要求也非常嚴格。
(三)毛主席孩子的教育
毛主席一生酷愛讀書,所以對於子女的讀書,他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青少年正處在“修學儲能”的階段,所以在這個時間段更應該認真讀書儲備知識。所以,毛主席十分重視對子女的讀書教育。
在毛主席給子女的信中,多次提及讀書問題,經常會寫道:“我看了一點書,但並不多,心中還總是覺得不滿足,不如你們專門學習的時候。”“我每天讀書爬山,讀的是經濟學,我下定決心要搞通這門學問。”以此來以身作則,激勵他們學習讀書。
1954年7月,毛主席給李敏和李訥寫去了一封信,在信中推薦他們讀《古詩選本》,他認為北戴河、秦皇島和山海關是曹操曾經到過的地方,雖然在歷史上他是有名的政治家,但實際上他的詩也很有名。他的碣石詩值得你們兩人拜讀。
1959年,毛主席又給自己的大兒媳劉思齊寫去了一封信,建議她如果愁悶的時候可以多讀一讀古典文學,可以消解愁悶。
而兒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在蘇聯學習的時候,毛主席曾兩次也為其專門買書並寄了過去。但有一次卻在寄送過程中丟失。為了能夠讓孩子看到這批書,毛主席親自寫了這批書的詳細書目。由此可見,毛主席要求孩子們讀書內容的廣博。
除了要求孩子讀書內容的廣博之外,毛主席還認為他們的讀書內容也要有所選擇。
想起自己在青年時代在湖南師範求學的時候,對文學和社會學很感興趣,也就不會去讀不感興趣的自然科學。而在後來的學習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由於缺乏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卻沒辦法更好地學習社會科學,最後,他還是補上了自己的短板。
所以在1940年的時候,他明確指出:“每一個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學。”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更要學習好自然科學。在他看來,自然科學是學習社會科學的基礎,所以學好自然科學才能更好地建設新中國。
為此,在子女的教育中,毛主席多次建議毛岸英和毛岸青,趁著年輕要多學習自然科學,少談政治。除此之外,毛主席認為鑑古可以知今,讀書可以明智。人只通現在還是不夠,還需要透過去,而所有的人也應該通古今,特別是中共黨員更要知道。所以,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也要他們努力學習歷史。而在父親的引導之下,小女兒李訥對歷史興趣濃厚,去到了北京大學歷史系專門研究歷史。
而當李訥進入歷史系之後,上學的時候要閱讀歷史,課餘的時候也需要閱讀歷史著作,這樣的讀書情況,讓李訥倍感壓力。毛主席得知後,寫信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讀書要講求方法,讀書要從淺入深,慢慢積累才可以。為了幫助李訥這一問題,毛主席兩度寫信開導她,1963年1月,毛主席再次給李訥寫去信,告誡她“讀淺,不急。”也就是說,讀書要講究循序漸進,從淺由深,慢慢積累,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後來,二兒媳邵華告訴毛主席自己的《中國通史》取得了高分,但對此,毛主席認為這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毛主席歷來提倡讀書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能只讀死書只會背誦書上的那些知識。
他認為分數代表不了什麼,所以在兒媳告訴他得了高分數的時候,毛主席當即就要求她解釋劉邦,項羽興衰的原因。雖然最後邵華說得有理有據,但卻都是課本上的知識,並沒有自己的見解。毛主席藉此指點:“這是死記硬背,算是知道了些皮毛,但還沒有很好地理解,要多讀史料,多讀書,能把為什麼說清楚了,這一課才算學好了。”後來,在李訥的回憶中,也提到了父親教她讀書時的建議,“他不喜歡那種死記硬背,讀死書,這些他都不喜歡。”
除了讀書教育之外,毛主席還非常重視孩子們的社會實踐。1946年,毛岸英剛剛從蘇聯回到了延安,父子兩人很久沒見,非常想念對方,但毛主席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毛岸英去社會中鍛鍊。對此,毛主席認為毛岸英在蘇聯長大上的是外國的大學,但回到中國來就要遵守中國的規矩,中國的學堂就是勞動大學,所以毛岸英也要去上勞動大學。
後來,毛主席給毛岸英找來了勞動大學的校長——邊區勞模吳滿友。臨走之前,他還特別提到,要和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要從開荒幹起直到收穫。這樣一來,就能夠知道勞動人民的艱辛和偉大。
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毛主席的要求嚴格,而毛主席對子女的教育,在當時的領導幹部家風建設和幹部子弟教育中堪稱楷模。從毛主席教育子女中,我們能夠深刻體會到作為偉人子女必須要具備的吃苦耐勞、自主自立,不搞特殊等嚴格要求。從中,我們也能夠得到深刻的教益和啟示,帶領我們不斷積極進取,以嚴格的要求對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