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最莊嚴肅穆的地方,那一定是八寶山革命公墓了。自八寶山公墓建成以來,無數的革命先輩被安葬在這裡,此後逝世的國家重要領導人也都在八寶山下葬。除了革命先烈,安葬在八寶山的還有對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社會知名人士、科學家等。公墓裡邊安葬的人,他們的事蹟幾乎都值得我們學習,可見八寶山公墓在國內的地位。
那麼如此重要的墓園,是由什麼樣的人設計的呢?第一個安葬在八寶山的人又是誰?八寶山有一座非常特殊的墓,這其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故事?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革命勝利,修建革命公墓
八寶山在明清時期,是宮中太監養老的地方,早期這裡就有一片墳場。太監們大多都有不少積蓄,因此八寶山在那個時期,被建造得極為繁華,附近有大量古建築。歷朝歷代,幾乎沒有一次戰亂波及到八寶山,其內建築儲存得非常完整。1946年,國民黨政府發出公告,將八寶山改建為忠烈祠,以紀念抗戰中犧牲的將士。
革命勝利後,隨著一切塵埃落定,修建革命公墓的事在中央一直被討論。中國革命經歷了太多磨難,為革命烈士修建合適的墓地極為重要。經過幾個月的勘探與討論,最終決定把墓地定在八寶山。主要原因就是國民政府就曾把此處列為忠烈祠,其次則是八寶山風景秀麗,適合修建墓地。
選址確定,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墓園設計了。設計是建造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經過中央討論,設計八寶山公墓的重任落在民國著名才女林徽因的肩膀上。
林徽因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許多讀者都知道她是一名詩人,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她的那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但詩人並非林徽因最重要的身份,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名號是中國現代建築師。她的丈夫梁思成也是一名建築學家,夫妻二人曾因日本人一句中國沒有儲存完整的唐代建築,而跑遍全國各地,最終發現唐代寺廟——五臺山佛光寺。
在建國之前,林徽因還曾參與過國徽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看到這裡想必大多數讀者都明白為何要選用林徽因作為八寶山設計師了。
八寶山公墓整體像是一朵鋪開的花,鋪在整個山頭上,四周八片花瓣是墓地,從空中看上去非常宏偉大氣,可見林徽因的設計功底。
1955年林徽因去世,被安葬在八寶山公墓的第二墓區中,她的墓碑是由丈夫梁思成親手設計的。這一墓區安葬的都是像林徽因這樣對社會有貢獻的學者。作為民國時期最有名氣的才女之一,從民國到現在,仰慕林徽因的人特別多。因此前來參觀弔唁的人絡繹不絕,林徽因墓也是八寶山中前來拜訪的人最多的墓。
八寶山第一墓中安葬著誰?
從時間上來說,八寶山第一墓安葬的應該是革命時期被殺於北京的十八名烈士,墓園落成,他們的墓地就遷移到了八寶山,周總理還親臨現場。
不過筆者在這裡說的“第一”指的是第一個安葬於此的國家重要領導人。1950年初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數月後就有一位領導人因病逝世被安葬於此,也就是八寶山第一墓安葬的人。他就是任弼時,一個被稱為共產黨“駱駝”的人。
作為黨的第一代重要領導人,任弼時的名字很少被人提起過,因此許多人聽到這個名字都不知道是誰。一方面是任弼時逝世過早,很少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工作中來;另一方面就是任弼時的為人低調了,之所以有一個“駱駝”的外號,就是形容他幹革命刻苦堅韌,從未有過抱怨,一直默默為黨和國家付出。
任弼時曾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年輕的中央政治局委員。1921年中國共產黨剛創立,17歲的任弼時就跟隨劉少奇前往蘇聯學習。次年任弼時在蘇聯加入中國共產黨,也算是最早加入共產黨的一批人。
儘管當時的任弼時還非常年輕,但他身上的刻苦堅韌已經體現出來了。他們在蘇聯學習期間,正處於困難時期,糧食根本不夠供應,任弼時等人每天僅能分到一小塊黑麵包。不過任弼時從未喊過苦累,總是默默吃完黑麵包,然後安靜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相關書籍。在蘇聯的幾年時間裡,任弼時的思想有了非常大進步。
回國後任弼時參與到黨內的工作,二十出頭的他正年輕氣盛,每次只要是他認定的對的道理,他就會據理力爭。當時黨內領導人是陳獨秀,他經常被這個年輕人氣得說不出話。有一次陳獨秀因為太過生氣,甚至直接把任弼時拿過來的材料撕碎。因為任弼時敢於發聲,1927年23歲的他就被同志們推舉成為政治局委員。
年輕有為的任弼時曾兩次被國民黨抓捕,每一次都萬分兇險。1928年任弼時作為中央委員前往安徽視察,當時安徽黨組織一些同志犯了錯誤,導致大量黨員被捕,安徽地下黨危在旦夕。黨中央派任弼時去安徽是想了解一下情況,然後再做具體打算。沒想到任弼時一到安徽,就被叛徒發現並告發了。
國民黨迅速出動人馬將任弼時抓捕,任弼時對此早有準備,他知道安徽地區不安全,在出門前將身上一切與共產黨有關的資料都放在了家裡,身上只有一些錢。國民黨沒有找到一絲證據,但又不甘心就此放跑這條大魚,便對任弼時進行嚴刑逼供。作為一名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他沒有向敵人透露一點訊息。
面對這樣一個嘴硬的人,國民黨刑訊人員非常無奈,只好將他轉移到其他地方先關押著。轉移途中任弼時抓住機會將自己被抓的訊息傳遞給黨組織,終於在1929年初被解救出來。
可惜好景不長,任弼時長期從事地下工作,經常面臨這樣的危險,因此在年末他再次被捕。第二次被捕的任弼時被關押在當時號稱“遠東第一監獄”的提籃橋監獄,國民黨對於地下黨員的手段非常殘酷,在提籃橋監獄中敵人對任弼時進行了電刑。這對任弼時身體的傷害非常大,以至於他在這一時期落下嚴重的病根。
1947年由於任弼時身體長期遭受病痛折磨,毛主席下令讓他每天工作不不準超過四個小時。到建國前夕,任弼時已經開始出現昏迷現象。醫生告訴毛主席,任弼時這樣的身體狀況,根本無法參與開國大典,許多人都為此感到遺憾,毛主席也只好聽從醫生建議,讓他安心養病。
斯大林得知他病危,還從蘇聯派出一支醫療隊前往中國給他治療,甚至還將他帶去蘇聯治療一段時間,可任弼時身體底子太差了,最終也沒能撐下來。1950年10月17日,這位最年輕的政治局委員,最早離開了人世。就任弼時為黨做出的貢獻來說,他完全配得上八寶山一號墓地。
最特殊的墳墓
八寶山作為中國最高規格的革命公墓,一般來說被安葬在這裡的人,家屬都不會隨便遷移走。但卻有這樣一座墳墓,墓主人在死亡後六年才被安葬至八寶山,然而在三十多年後,家屬又將墓主人從八寶山遷出。這座墳墓的主人就是新中國十大開國元帥之一的賀龍元帥。
賀龍是一個偉大的革命者,紅軍創始人之一,在革命時期賀龍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革命能夠成功,賀龍發揮了他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樣一位國家重要人物,為何在他死後卻被這樣“折騰”?
賀龍之所以被如此對待就是因為他去世的時候國家正處於特殊時期。新中國成立後,賀龍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然而在新中國的那段特殊時期中,賀龍卻遭到極為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始終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從未低過頭。1969年,飽經磨難的賀龍含恨而終。
人們都知道賀龍的地位及貢獻,但動盪未結束,沒有人敢為賀龍發聲。共和國的元帥,只能被人匆匆安葬在一個一般的公墓中,甚至為了安穩下葬,賀龍的家人們還要為他更改一下名字。
這一過就是六年,時間匆匆而過,動盪終於度過,賀龍迎來平反。1975年,黨中央為賀龍恢復名譽,並將賀龍的墳墓遷移至八寶山公墓中。
賀龍元帥墓的序號為81。我們都知道賀龍曾在1927年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後來8月1日也成為建軍節。因此把賀龍元帥安葬在81號墓地,就是對他最大的尊重,這也是這塊墓地特殊的主要原因。
筆者在上面提到過三十多年後賀龍的墓又一次被遷走,這是為何呢?其實這次遷移並非他人意見,而是賀龍元帥的遺願,他戎馬一生很少有機會回家鄉,因此想在死後魂歸故里。2009年賀龍元帥墓從八寶山遷移到張家界。
安葬在八寶山公墓的外國人
八寶山公墓除了安葬中國知名人士外,還安葬許多對中國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人。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名來自美國的女作家。相較於抗戰中賣國投敵的漢奸,史沫特萊更像是一位中國人。她寫下許多許多革命經典:《中國紅軍在前進》、《中國在反擊》等等,這些都讓八路軍的事蹟得以流傳下來。
史沫特萊1928年第一次來到中國,當時她就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在地下黨的安排下,她來到延安,成為八路軍第一個隨軍外國記者。在這期間她成功愛上了這片土地,她對八路軍說:“離開你們,就是要我死,或者等於尋死。”
因為對共產黨感情深厚,史沫特萊多次向黨中央提交入黨申請,可惜都未能透過。毛主席等人告訴她不讓她入黨是因為作為黨外人士在外面活動更加方便,聽到這些史沫特萊甚至放聲大哭了一場。可見她對中國、對共產黨有著多麼深厚的感情。
抗戰期間史沫特萊到處奔走相告,為八路軍尋求幫助。為了給八路軍獲取經費,史沫特萊曾跑到國民政府中“索要”經費,然後轉頭交給八路軍。
後來史沫特萊生病,她不得不回到美國治病。在美國期間,她依靠媒體的力量,大肆宣傳八路軍的抗戰事蹟,在國外為中國抗戰籌集資金,白求恩醫療團隊就是在她的呼籲下來到中國的。不過這次回到美國,她直到死去也沒能再次返回中國。1950年史沫特萊死後,她的骨灰被帶到中國,安葬在了八寶山公墓中。
除了史沫特萊,還有一位名叫漢斯·米勒的德國醫生,抗戰爆發後來到延安成為一名隨軍醫生。作為一名醫學博士,米勒的醫術非常高超,他在戰場上拯救了無數八路軍戰士。米勒本想著支援中國的反法西斯戰爭,結果經過抗日戰爭,他再也不想離開中國了。建國後米勒加入了中國國籍,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米勒的兒子說:“父親有著很高的國際主義精神境界,雖然他是德國人,但他特別熱愛中國人民。”後來,由於米勒在中國工作出色,他被授予“傑出的國際主義白衣戰士”稱號。1994年米勒在北京逝世,他的骨灰安葬在八寶山公墓之中。
當然八寶山公墓中安葬的外國人不止上面兩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熱愛中國,願意為中國奉獻自己。這樣的人,安葬在八寶山公墓是實至名歸的。
如今八寶山革命公墓存在的意義已不僅僅是一塊墓地,也是我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有什麼能比直面烈士英魂,感受他們的壯烈事蹟更有教育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