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歌詞裡有這樣一句話:“你承擔了你之前的事情,你就無法判斷你之後的事情。”。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可能如此,尤其是英雄。誰能在他們活著的時候自由評論他們?所以中國人說的是“終審”,只有一個人去世後,甚至很多年以後,人們對他的評價才是公正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每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都會出現一些具有時代意義的人才,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影響著那個時代,甚至流芳百世,其實不光我們有這種感覺,外國人也有這種感覺,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經常在討論的時候,拿某人和某人進行比較,可能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欣賞的那個人,為了更加深入瞭解人們的心中欣賞的那個人,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為了評選出具有影響時代意義的俄羅斯偉人,於是他們在全國舉辦了“最偉大的俄羅斯人”評選活動,讓俄羅斯人選出歷史上最偉大的六個俄羅斯人。
這個電視出來之後,俄羅斯人都議論紛紛,不少人都踴躍參加,為自己心中那個最偉大的俄羅斯人投去寶貴的一票,但是等公佈結果的時候,卻令人非常失望,俄羅斯偉大的革命導師,蘇俄創始人列寧,居然只排在第六位,也就是說他是倒數第一,這個結果和人們心中的想象排名大相徑庭,這又是為何?那麼排在列寧前面的都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被眾人投票選出來的第一名是早期的俄羅斯英雄,他叫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為什麼他排名第一?大多數中國人可能不明白他在俄羅斯人心中的地位,但如果我們做一個比較,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對於俄羅斯人就像毛主席和新中國一樣,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早期弱小的俄羅斯才最終免於滅亡,並逐漸壯大。
確切地說這第一名是實至名歸,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生活在十三世紀前中期,也就是1220年至1263年,這個時期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個非常尷尬 這個時期,彼時的俄羅斯還不是我們現代歷史中熟知的那樣強大和威武,日後輝煌的俄羅斯帝國還要再等待四個半世紀之久才能崛起,此時的人俄羅斯還只是個沒有孵化的雙頭鷹蛋,處於這個時期,內憂外患是少不了,對內,俄羅斯各族之間經常因為言語不一而大打出手,對外,俄羅斯的鄰居瑞典一直都在盯著這塊即將嘴的肥肉,更致命的是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已經統帥蒙古鐵騎征服了俄羅斯各地並建立起了金帳汗國,俄羅斯想要再次翻身堪比登天還難。
當時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並不叫這個名字,原名是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在青年時期就成為了諾夫哥羅德公國大公,這個公國位於現在的俄羅斯西北部,土地貧瘠,荒無人煙,不適合用來耕種和放牧,但好在這裡的交通運輸條件還算髮達,商業路徑形形色色。
12世紀初期,瑞典吞併了芬蘭,開始向外進行擴張,1240年,瑞典軍隊開始從涅瓦河河口地帶登陸入侵俄羅斯,但是好巧不巧的是這個位置正好是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的領地,面對外來的入侵者,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義不容辭地帶領著國軍與瑞典軍隊戰鬥,並在聖彼得堡附近擊敗了瑞典軍。
經此一戰,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成為了俄羅斯人心中的英雄,人們給他取了一個新的稱號,涅夫斯基,意思是“涅瓦河的英雄”,從此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就變成了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之後的兩年他又率領著軍隊抵擋外來的入侵者,這一戰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冰上之戰”,
這一勝利給千萬的俄羅斯人帶來了極大的精神鼓舞,在之後的戰爭中,俄羅斯面對西方的入侵者,不再像之前那樣畏手畏腳,反而充滿了自信。
俄羅斯人最終在亞歷山大的帶領下成功地保持了俄羅斯的統一,為日後俄羅斯戰鬥民族這個稱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斯大林後來稱讚亞歷山大為“民族英雄”,如此之人名列榜首,確實是實至名歸。
位居第二位的人,中國人幾乎都不認識,他叫彼得·阿爾卡季耶維奇·斯托雷平,他既不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皇帝,也不是總統這樣最有權勢的人物,是什麼讓他超越斯大林和列寧成為排名第二?或許是從小出身於貴族家庭,斯托雷平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成長,他在青年時期曾考入聖彼得堡大學一心一意搞科研,但是在畢業之後,他放棄了這個愛好,走上了仕途,成為了一名政治家。1902年,年僅40歲的他被任命為薩拉托夫省省長,在這裡,他發揮出了自己的才能。
他俄國版的土改執行者,讓數百萬俄國農奴過上了真實的生活,斯托雷平的一生並不是很光鮮亮麗,他曾在錯誤的道路上迷途知返,1902年成為格羅德諾州和薩拉托夫州州長,1905年以來多次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可以說他的手上沾滿了俄羅斯農奴的鮮血。但也許正是因為他多次參與鎮壓農民起義,才更能理解農民對土地的渴求,在他的帶領下,推行了土地改革,使得200萬農民脫離了農村的貧困,成為了富豪,為俄羅斯帶來了很大的經濟,這也是讓斯托雷平獲得了無數俄羅斯人的讚美,令人可惜的是1911年,斯托雷平被俄羅斯革命黨無情的殺害,享年49歲。
位列第三位的名單出來的時候,俄羅斯人自己都嚇了一跳,因為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個人能擊敗列寧,榮登前三,這是第三人,我們中國人都知道,是斯大林,這位幫助列寧領導十月革命並奪取了俄羅斯政權的喬治亞人,斯大林排第三,既出乎意料,又無可厚非,斯大林並不是出生於俄羅斯貴族,他的父親只是一名鞋匠,母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奴,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想讓斯大林繼承自己的衣缽,畢竟子承父業不光在中國流行,在國外也是炙手可熱。
但是斯大林的母親就不樂意了,她不願自己的兒子跟他的父親一樣整天守著鞋廠,碌碌無誤一輩子,為此斯大林的父母沒少吵架,這樣的生活沒過多久,斯大林的父親在和別人打架的時候被失手捅死了,留下斯大林和母親相依為命,或許是從小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中長大,他與當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俄羅斯人感同身受,1898年,斯大林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開始他傳奇的一生。
1905年是他第一次見到列寧,在之後的革命生涯中,他先後七次被捕,六次慘遭流放,但是他都未曾想過放棄,在七月流血事件中,斯大林協助列寧逃往芬蘭,在之後,他便成為了列寧的左膀右臂,兩人一起領導著俄羅斯人民的革命事業,他們兩人的革命友誼就像是中國的李大釗和陳獨秀,一心為國尋找出路。
1918年,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正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境地,外有德軍的進攻,內有土匪和部落之間的叛亂和鬥爭,而作為革命根據地的莫斯科,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大饑荒,此時剛剛成立的蘇維埃政權內憂外患無法生存,在這危機時刻,斯大林臨危受命擔任保衛察裡津的使命。
透過察裡津一戰,斯大林獲得了實戰經驗和豐富的戰略理論,而這些都為以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下了基礎。
斯大林透過在軍事上的卓越才能和政治手段穩住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自1924年列寧逝世後,建設蘇聯的大旗就剩斯大林一人,次年12月,為了使蘇聯發展的更加強大,他提出將蘇聯從農民轉化為工業國的方針,並於1928年開始著手建設,在斯大林的領下,蘇聯實現了從農業到工業的轉變,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經濟發展飛速猛進,真正把列寧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了高潮,蘇聯的重工業和科技高速發展,很快實現了富民強兵的目標。
而正是斯大林和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中國帶去了希望,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陳獨秀和李大釗在瞭解到俄國十月革命之後,他們認為這就是最適合當下救國救民的藥方,後來在兩人的齊心協力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培養了眾多有優秀的革命戰士,開啟了中國一個新的篇章,可惜天妒英才,倆人都沒能看到新中國的成立。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的工業都得到了飛速發展,並在二戰後迅速崛起成為了和美國並肩的世界超級大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表現不佳的俄羅斯人在斯大林的領導下,乘風破浪,成為當時最耀眼的超級大國,連美國的羅斯福和英國的丘吉爾當時也不得不從斯大林那裡撤退,雖然在位期間,他非常熱衷於樹立個人崇拜,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對蘇聯乃至全世界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然而,一個人將永遠出名,斯大林的成功有無數被不公正殺害的屍骨作後盾,可謂褒貶不一。
位居斯大林之下的是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他創立了俄羅斯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他被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他相信光明的力量,甚至成為了俄國人心中追隨的那束光,創作了《自由頌》,《葉甫蓋尼·奧涅金》等著作,但是這位偉大的詩人在一次決鬥中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他的去世使世界失去了一位文學大師。
排在第五名的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是俄羅斯的第一位皇帝,他執政期間,為了壯大俄羅斯的實力,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成功,對內改革,對外擴張,把俄羅斯從一個封閉的,隔絕於歐洲之外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強大的歐洲強國
最後一名就是們所熟知的列寧了,列寧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為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他和斯大林一起領導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極大地促進了蘇俄社會現代化主義的建設和發展,在他的開拓下,世界社會主義不斷擴大,各國人民都想擁有一個真正的屬於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
而用毛主席的一句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當時的俄羅斯幾乎被它的敵對國,德國和沙俄榨乾了所有的國力,1917年,俄羅斯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的統治,二月革命後出現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11月列寧領導的布林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蘇維埃政權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勵著中國,列寧在參加共產主義運動後,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前提上與俄國革命相結合形成了列寧主義,這也是引領著中國建一個新中國的藥方,而他被全世界公認為,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