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簡稱“蘇”,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帶,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江蘇獨特的地域特徵,自古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在歷朝歷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江蘇是我黨抗日的主戰場,新四軍曾在這裡建立了蘇南、蘇中、蘇北等抗日根據地,有無數的江蘇優秀兒女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之中,英勇頑強地進行著這場民族革命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從這裡渡江,獲得了渡江戰役大捷後,佔領了蔣介石的老巢南京,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從而奪取了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一舉解放了全中國。
今日的江蘇,是全國唯一所有地級行政區域都躋身百強的省份,人均GDP、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均居全國省城第一,省城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前列,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也居全國首位。
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到如此快速的提高,自然離不開江蘇歷屆省委、省政府領導人的勤政敬業和艱辛付出,曾主政蘇州、揚州多年,54歲成為江蘇省委書記的老革命韓培信,便是這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投身革命的一位老共產黨員。那麼,在他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呢?
1921年10月一個平凡的一天,韓培信出生於江蘇響水一個普通人家,他是一個很苦命的孩子,很小就失去了親人,而淪落為孤兒。小時候,韓培信受到照顧,在響水中心小學讀書,這所小學和在這裡讀書的快樂時光,成為了他終身難忘的最美好回憶。但更為重要的是,在這裡,他接受到了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的薰陶,在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種,樹立了救國救民的遠大理想。
1939年,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步伐的加劇,全國的抗日形勢也日益高漲,時代在召喚,民族在呼喚,抗日的浪潮一陣陣衝擊著韓培信的心靈,再次點燃了他心中的那顆革命火種,他便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之中,積極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開展對日作戰。
不久後,新四軍蘇北抗日根據地成立,隨之淮海地委決定建立連灌阜邊區辦事處,積極組織邊區抗日武裝力量,韓培信被調往辦事處工作,由於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擔任了辦事處的文書一職。由於表現突出,很快就被推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革命新徵程。
1943年,日軍對鹽阜根據地開展了大規模掃蕩,武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寇很快佔領了多地後,又妄想佔領八灘地區。在這最關鍵的時刻,韓培信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帶領該地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者。
為了更好地實行這場戰鬥,他遵照上級的指示,先是將老百姓集中起來,耐心細緻地做宣傳思想工作,講述當時形勢的嚴峻性,勸說老百姓將自己的房子都撤掉,並號召老百姓團結起來一同抗戰。
根據地的老百姓覺悟都很高,很是配合地撤掉了房子。隨後,韓培信立即組織軍民投入這場戰鬥,經過一場激戰後,新四軍最終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寇,有力地挫敗了日軍企圖佔領八灘的幻想。
由於韓培信作戰勇猛,組織能力強,很快被提拔為八灘區委書記。有一天,一個漁民急匆匆地跑來報告,在一艘汽艇上有一群形跡可疑的人,韓培信立即趕去觀察,發現是大漢奸陳光寒帶領的一群日偽軍,他們想要從此地過海逃往青島,恰好遇上了風暴而擱淺了。隨後,韓培信迅速指揮大家戰鬥,很快就將這群日偽軍抓獲。
隨著韓培信的戰功不斷,職位也不斷地得到了提升,不久後,他就擔任了中共濱海縣長一職。在1947年的解放戰爭時期,當他得知華東野戰軍撤至山東途經濱海時,他積極發動當地群眾籌糧籌物,很快就籌集到了15萬斤玉米和物資,來支援大部隊北撤。這對於長途跋涉,缺糧又缺物的華東野戰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為了解決大部隊的後顧之憂,他又承擔起了救治大部隊撤退途中,留下來的上千名傷員,他將這些傷員都安排在了地方幹部和群眾家裡,給予了他們很好地治療和照顧。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這批傷員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又繼續投奔戰場。
1948年10月,在淮海戰役前夕,韓培信接到上級的命令,要他組織支援小分隊。他深知人民群眾就是這場戰役的中堅力量,要將敵人包圍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最後奪取勝利,就必須積極發動人民群眾起來一起戰鬥。
在韓培信的組織和領導下,很快就組成了擔架隊和手推車隊。他帶領著這支擔架隊和手推車隊組成的鐵流,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緊緊跟隨在作戰部隊的後面,往返於前線和後方之間,承擔著送糧送物和運送傷員的重任。
韓培信帶領著這支由人民群眾組成的支前隊伍,他們每天頭頂著敵機的狂轟濫炸,和凜冽的寒風,沒有絲毫的畏懼和退縮,他們將大批的糧草和軍需物資運往前線,並且將受傷的戰士抬回後方,有力地保障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建國後,韓培信出任常熟縣委書記,揚州、蘇州地委書記,江蘇省組織部長、省委秘書長等職。在此期間,他積極開展基層政權建設,結合地方實際,推動各項工作,並於1975年擔任江蘇省委書記。
1977年,韓培信被調往輕工業部擔任副部長和副黨委書記,並於1981年又調回江蘇擔任省委書記和代省長。也就是說,他曾一度兩任江蘇省省委書記一職,可以說,他對於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是功勳卓著,功不可沒的。
在國家輕工業部工作期間,韓培信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狠抓恢復輕工業部的生產建設和科技教育工作,組織輕工業精品出國展出,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置,使得輕工業部在生產、科研、教學上的繁榮新局面。
尤其是在擔任江蘇省委書記期間,他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農村經濟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完善雙層經濟體制,健全地區性合作組織和發展專業合作,使得農村合作經濟和各種經濟成分,在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得到飛速發展。
他總結推廣華西村經濟和鄉鎮企業“一包三改”經驗,大力促進鄉鎮企業改革與發展,加快小城鎮建設,推動工業經濟改革和外向型經濟發展,抓好出口創匯,積極穩妥利用外資,大力發展“三資”企業,不斷擴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實際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額大幅增長,推動區域經濟共同發展。
他一方面大力支援蘇南接軌上海,推動鄉鎮企業引進外資、引進技術,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他加快發展蘇北,組織推動蘇南經濟發達縣和省四級機關、國營企業與蘇北貧困縣對口支援、掛鉤協作,定點幫扶,使蘇北經濟面貌,在短短几年時間內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所以說江蘇今日取得的巨大成就,離不開韓培信昔日的艱辛付出。
韓培信即使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之後,但他仍然十分關注江蘇的發展,他積極熱情支援省委、省政府的工作。2006年,他用個人積累,設立了“江蘇韓培信扶持響水孤兒貧困學生基金會”,曾先後扶持了蘇北和四川綿竹等地孤兒貧困學生3000多人。
2017年1月15日,韓培信逝世,享年97歲。韓老一生胸懷大局,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一位心懷家國和萬民的大愛之人,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