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奠定了全國勝利的基礎。
1948年9月12日開打的遼瀋戰役解放了東北;
同年11月29日開始的平津戰役解放了華北;
同年11月6日發動的淮海戰役則不僅成功地霸鼎中原,還消滅掉老蔣的全部重灌嫡系部隊,使其再無還手之力。
淮海戰役後,老蔣悲憤出詩人,寫下了“冬天飲寒水,雪夜過斷橋”的詩句,所透出的那種悲涼絕望簡直無以復加。
那麼,三大戰役的赫赫戰功,都是我軍哪些部隊拿下的呢?
其中,林彪統帥的東北野戰軍憑一己之力搞定了遼瀋和平津兩大戰役;
而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則是淮海戰役的主力。
可以說,當時的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絕對是我軍當中實力最為強勁的兩路大軍,稱得上砸到哪裡都能無堅不摧,毀天滅地的兩隻鐵拳。
如何用好這兩隻鐵拳?
究竟讓這兩隻鐵拳砸向哪裡?
1947年的下半年,毛主席就在考慮這個問題。
毛主席思來想去,最終的決定是讓兩路大軍南下。
東北野戰軍全部主力從吉林南下錦州作戰;
華東野戰軍粟裕則率領三個縱隊離開中原戰場,南渡長江到江南實施機動作戰。
讓毛主席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兩個精彩構想卻在兩路大軍的實際指揮者那裡,碰了釘子。
2
先說東北野戰軍方面。
1947年10月13日,中央軍委給東北野戰軍發電,要求他們在冬季攻佔吉林後,“將主攻方向轉至北寧、平綏兩線”,並明確指出“瀋陽、錦州間,錦州、山海關間,山海關、天津間,天津、北平間,北平、張家口間均為很好的作戰地區”
這是毛主席首次對東北野戰軍提出的南下作戰的構想。
此構想的依據有三:
第一,整個東北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在我方控制之下,而敵人被分割壓縮在長春、瀋陽、錦州及其附近的狹小地帶,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二,我方正規部隊加地方武裝超過100萬,尤其是擁有了此前從未擁有的強大炮兵部隊,而敵人在東北的兵力總共才55萬,優勢完全在我;
第三,我軍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一城一池論得失,要實現這個目標,最好能將固守城池的敵人吸引出來,在野戰中將其殲滅,而要吸引敵人出來,只有大軍南下,直插身後,斷其退路,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以上三點,最具創意的是第三點,讓人不禁想起那個“如何讓貓吃辣椒”的段子。
話說有一天,毛主席向周總理和少奇同志提了一個問題:“你們怎樣讓貓吃辣椒?”
少奇同志說:“抓住貓,把辣椒塞進它嘴裡,用筷子捅下去。”
毛主席聽了,擺了擺手說:“這不是自覺自願的呀。”
周總理說:“餓它三天,把辣椒裹在一片肉裡。貓餓急了,自然會一口吞下去。”
毛主席依舊搖搖頭。
兩人於是很好奇,問主席用啥辦法。
毛主席笑著說:“很簡單,把辣椒擦在貓屁股上,當它感到火辣辣的時候,就會自己主動舔掉辣椒。”
遺憾的是,毛主席這個極具創意的辦法被林彪否掉了。
3
東北野戰軍認為毛主席提出的南下構想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東北野戰軍的大後方在松花江以北,東北南部的新解放區立足未穩,戰場環境不利;
第二,主力遠道攻打錦州,一旦久攻不下,敵人再從華北和海上不斷增援,戰局發展難料;
第三,大軍南下,後勤補給困難。
總之,林彪將黃豆數來數去,還是不願意南下打錦州,還是認為就近打長春比較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中央最後同意了東北野戰軍打長春的意見。
但是,同意歸同意,毛主席依舊沒有放棄要東北野戰軍南下作戰的想法。
他在1948年4月22日給東北野戰軍的覆電中,語氣嚴厲地指出:
“我們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理由是先打長春比較先打他處要有利一些,不是因為先打他處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難。
你們所說打瀋陽附近之困難,打錦州附近之困難,以及入關作戰之困難等,有些只是設想的困難,事實上不一定的。”
“你們自己,特別是幹部中,只應當說在目前情況下打長春比較有利,不應當強調南下作戰之困難,以免你們自己及幹部在精神上處於被動的地位”
啥叫“在精神上處於被動的地位”?
毛主席說的含蓄,其實就是畏敵如虎的意思。
建國以後,1962年召開的那次著名的七千人大會上,林彪脫稿講了一段話:
“我深深感覺到,我們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時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夠順利貫徹的時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擾的時候。
如果毛主席的意見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幹擾的時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們黨幾十年來的歷史,就是這麼一個歷史。”
不知道,林彪講這番話時,是不是想起了毛主席讓他南下打錦州,而他卻執意打長春的往事。
因為,打長春確實出了毛病。
4
1948年5月下旬,東北野戰軍開始攻打長春,本來以為十天半月就可以拿下長春,可是打了一個月,才發現根本打不下來。
攻打長春受挫以後,東北野戰軍又打算圍城打援,結果被瀋陽的衛立煌識破計謀。
衛立煌死守瀋陽,按兵不動,打援的計劃又落空。
轉眼就到了7月中旬,東北野戰軍一看這樣下去不是事,於是主動向中央提出,要求南下作戰。
1948年7月22日,毛主席回電,“停止攻擊長春計劃,做好南進作戰計劃準備”,並在電文開頭再次指明:
“向南作戰具有各種有利條件,我軍愈向敵人後方前進,愈能使敵方孤懸在我側後之據點被迫減弱或撤退,這個真理已被整個南線作戰所證明,亦為你們的作戰所證明”
很明顯,這段話的最後一句是反話,意思是不聽我的,吃癟了吧。
此後,隨著東北野戰軍大軍南下,整個東北戰場的形勢,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
東北野戰軍僅用39個小時便打下錦州,接著長春不戰而降,然後是當初兵出瀋陽準備援救錦州的廖耀湘兵團,還未退回瀋陽,便在半道被東北野戰軍一頓亂拳打死,最後瀋陽差不多成了一座空城,沒費多少力氣地就被拿下了。
回顧遼瀋戰役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毛主席最初讓東北野戰軍南下作戰構想是正確的,儘管開頭不被尊重,並受到干擾,但在他的堅持下,最終還是完美地得以實現。
與此不同的是,毛主席讓華東野戰軍粟裕率部渡江南下的意見,卻被粟裕成功地勸退了。
這又是咋回事?
5
1948年1月17日,中央軍委給華東野戰軍的粟裕發電,要求粟裕率領三個縱隊南渡長江執行寬大機動任務。
渡江部隊要先在湖南、江西兩省周旋半年至一年,然後再挺進福建、浙江,要像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的肚子那樣鬧騰,使敵人防不勝防。
如此吸引調動老蔣的二十至三十個旅從中原戰場回防江南,以減輕中原戰場的壓力。
毛主席甚至在親自起草的電文中,還具體提出三個渡江方案,包括渡江的時間、地點,讓粟裕自己選定後,“熟籌見覆”
粟裕收到毛主席的電報後,不敢懈怠,立刻行動起來。
一方面他讓三個縱隊抓緊整訓,並向長江沿岸派出先遣小分隊,進行渡江偵查和各種準備;
一方面他研究琢磨如何落實毛主席的戰略意圖。
這一琢磨不打緊,粟裕越琢磨越覺得南渡長江有問題。
粟裕認為,毛主席的戰略意圖很明確,就是吸引中原戰場的敵人回防江南。
那麼問題來了,我粟裕過江後就一定能達此目的嗎?
粟裕經過翻來覆去的思考後認為未必。
第一,我三個縱隊,加上地方幹部,約近十萬人,渡江後要在敵佔區轉戰數省,行程幾千裡甚至上萬裡,敵人必然會利用其大後方的各種有利條件,對我軍實施圍追堵截。
而我軍則遠離解放區,在無後方依託的條件下連續作戰,兵員的補充,糧彈和其它物資的供應,傷病員的安置和治療,都將遇到很大的困難。
這種情況簡直是三年南方游擊戰爭的重演,必將造成部隊1/2以上的減員。
如此一來,剩下的幾萬人渡江部隊就難以對敵人形成大的威脅。
第二,我三個縱隊渡江南進,殺入老蔣的戰略後方,確實會令老蔣震驚,也會調動江北部分敵軍回防江南,但應該調動不了老蔣在中原戰場上的四個主力軍。
這四個主力軍有老蔣的兩個嫡系主力軍,他們是半機械化部隊,又是老蔣在中原戰場上的骨幹,適合平原作戰,老蔣是不會把他們調到江南的山溝裡跟我們打游擊的。
另外的兩個主力軍屬於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剛得到美國人支援的桂系和老蔣正鬧得不可開交,老蔣從政治上考慮,絕不會縱虎歸山,把他們調到江南。
也就是說,在粟裕看來,既然我軍不能把敵人在中原戰場的這四個主力軍調到江南,那麼,就達不到預期的渡江的目的。
除此之外,粟裕還考慮了渡江的兩大害處。
其一是分散了我軍在中原戰場的兵力。
本來老蔣在中原戰場的兵力部署就佔有優勢,我軍兵力一分散,無疑擴大了這種差距,我軍將更難在短期內改變敵我兵力對比,也就不利於中原戰局的改善;
其二是政治上可能會促使桂系與老蔣的合流。老蔣的嫡系部隊都在江北,江南則是桂係為主,我軍一旦過江,勢必引起桂系的緊張,從而導致本來已與老蔣離心離德的桂系,重新靠向老蔣。
應該說,粟裕同志不愧為我軍的大將之首。
他的這些考慮有理有據,不僅細緻全面,關鍵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尤其是將軍事問題更多地從政治方面加以剖析,令人歎服。
總之,粟裕對毛主席讓其南渡長江的看法是,意義不大,害處卻不小。
但是,作為下屬,不能僅僅是否定上級領導的意見,還得拿出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來。
粟裕當然想到了這一點。
主席讓我渡江,無非是想逼老蔣調兵回防,從而減輕中原戰場的壓力,那麼,我把中原戰場的問題解決了,不是更直接麼。
當時的中原戰場,老蔣砸下去了全部身家,共有24個整編師,一個整編師其實是一個軍。
而我軍主要有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的8個縱隊,以及中原野戰軍的7個縱隊,一個縱隊其實也是一個軍。
兩邊比較下來,我軍明顯處於弱勢。
儘管處於弱勢,但粟裕認為,在中原黃淮地區,我軍已經渡過最困難的時期,可以放手與敵人大搞幾下了。
第一,敵人雖然重兵集結,兵力佔優,可大多兵力用於防守,機動兵力相對較少,而運動戰則是我軍強項,可以說,我軍的所有部隊都是機動兵力,野戰的話,優勢在我。
第二,中原地區雖然地勢平坦,交通發達,貌似有利於敵人機械化部隊的機動,但別忘了,搞破襲戰,破壞敵人的交通線可是我們的老本行,也就是說,我們戰士的兩條腿未必不能跑贏敵人的四個輪子。
如此,我軍就能迅速集中兵力,從四面八方分進合擊敵人,實現戰役上的速戰速決;
第三,中原黃淮地區雖然是外線,但背靠山東等老解放區,可以及時得到大批人力物力的支援,此外,我軍在新解放區已初步站穩腳跟,也就有了一定的支援力量,不是完全的主場,也至少能算半個。
以上三點,都是我軍在中原黃淮地區與老蔣打大殲滅戰的有利條件。
任何事情都有有利和不利的兩面性,為良將者,在看到不利的同時,也能看到有利,然後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有利的一面,消解不利的一面,從而無往不勝。
粟裕,良將者也。
6
在經過了幾個月的深思熟慮後,1948年4月18日,粟裕將他的上述想法毫無保留地報告了中央。
此時,毛主席的桌子上應該也放著林彪給中央打來的報告。
如果是一般人,在接到粟裕的電報後估計會很惱火,林彪不聽我的,你粟裕也來反對我?!
毛主席當然不是一般人,他在接到粟裕的電報後,不僅不惱火,還大為興奮,立即發電讓粟裕與陳毅一起到中央做當面彙報。
粟裕和陳毅趕到西柏坡後,又隨即前往阜平縣的城南莊,毛主席在那裡專門召開會議聽取粟裕的意見。
粟裕著重彙報了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大員殲敵的方案,並詳細說明了提出這個方案的根據。
中央的五大書記聽了之後,頻頻點頭,當即研究,並同意了這個方案。
更令粟裕大吃一驚的是,這邊剛散會,毛主席就拉住粟裕說,“陳毅同志不回華野去了,今後華野就由你來搞。”
要知道,此時的華東野戰軍,陳毅是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而粟裕只是副司令員,粟裕提了一下反對意見後,立刻便由副轉正,可見,毛主席對粟裕的建議是多麼賞識,儘管這個建議是反對他的。
在毛主席採納了粟裕的建議後,粟裕覺得主意既然是自己拿的,華野又全部交給了他,等於這次是向主席立下了“軍令狀”,所以第一仗必須旗開得勝,只能打好,不能打壞,否則就辜負了主席的殷切期望。
第一仗是豫東戰役,粟裕構想了一個“先開啟封,後殲援敵”的作戰方案,結果相當成功。
此戰敵我雙方均投入了很大兵力,我軍是20萬人,老蔣則是25萬人,最終我軍共殲敵9萬餘人。
豫東戰役不僅證明了粟裕給毛主席的建議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中原戰場和華東戰場敵強我弱的戰略態勢.
經此一役,我軍士氣高漲,而國軍一方面失去了主動發起進攻的能力,一方面連據守要點的信心也開始動搖。
所以,毛主席這時候說,“解放戰爭好像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此後,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了。
在粟裕的指揮下,華東野戰軍在半年多的時間就將中原和華東戰場的敵人消滅一空。
粟裕也完美地實現了他當初的設想,也就是我不用過江去搞吸引敵人回防江南,以減輕中原戰場壓力的繞圈子,我直接就可以將其就地消滅。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當初粟裕堅決執行了毛主席的渡江南進策略,解放戰爭會打成什麼樣子,就很難說,至少要拖久一點。
比較毛主席在東北戰場和中原戰場的初期決策,可謂一對一錯,但是毛主席能夠做到堅持對的,及時改正錯的。
這一點真的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