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乃禮儀之邦,文化豐富多彩。其中,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之一,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人對茶有著獨到的研究,更在漫長的發展中孕育出了茶道。
茶,與可可、咖啡並稱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因其源產於中國,而逐漸成為國家象徵之一,在重要的外交場合中頻頻出現。
毛主席生前除了煙抽得厲害之外,還十分喜愛喝茶,甚至到了嗜茶的程度。而且,尤其喜愛隔夜濃茶。
革命時期,毛主席常常是一邊抽菸喝茶,一邊思索問題,一系列著名文章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大事繁忙,在醫護人員的勸說下,主席的煙就這樣漸漸戒掉了。但毛主席出身貧苦,即使當了國家主席之後,勤儉節約的習慣也仍然保持著。在與國外領導會面時,主席的茶杯與客人用杯也僅有一處之差。
嗜茶的毛主席
讀書品茗,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最為暢意的事。
毛主席生於湖南湘潭,家鄉所產君山毛尖就是中國名茶之一。因此,毛主席對於茶並不陌生。
毛主席自幼讀書刻苦,精通曆史,對於悠久的茶文化也十分尊崇。並且,喝茶也成了毛主席的一大嗜好。多年以來,毛主席喝過的茶葉已不下十餘種,不乏龍井茶、鐵觀音、碧螺春、豫毛峰等中華名茶。
在眾多茶類之中,主席最為喜愛的便是清香甘醇的龍井茶。以致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席的案頭,常常要擺著一杯清香四溢的龍井茶。
鍾愛隔夜濃茶
民以食為天,茶道文化更有著諸多講究,從溫杯淨手、醒茶沖泡、到封壺分杯,每一個環節都有其深意,蘊含著深厚的哲理。但是,毛主席喝茶卻常常不拘小節,自有其獨特的飲茶習慣。
其中,第一個就是毛主席喜歡喝大多數人所不喜的隔夜茶。通常情況下,經過一整晚的浸泡,茶葉早已得到充分滲透,因而形成了濃厚的口感。而這反而是主席最為喜愛的。
毛主席曾經對負責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親切地說:“我呀,一生有著很多嗜好,嗜好這個東西,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只要對於思考有所幫助,就是好的,隔夜茶就是這樣。你們每天晚上給我泡上一杯,我就心滿意足嘍。”
因此,每晚睡前,工作人員便會沏好一杯龍井。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和生活環境安定,毛主席每天醒來後,都要會和衣斜倚在床欄上一邊喝龍井茶,一邊閱覽當日國內外報紙、檔案,直到喝完才會洗漱、吃飯。
然後,便充滿精神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在主席工作時,工作人員隔一段時間續一次茶水,清理菸灰,這已經成了習慣。
嗜茶、吃茶
毛主席喝茶的第二個特點更加令人歎為觀止——吃茶。
每當綠茶泡開後,半杯水半杯茶葉時,毛主席總是會不時將手伸入杯子,把茶葉一點點摳出來,放進嘴裡,嚼一嚼之後吃下去。熟悉毛主席的人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但不瞭解毛主席的人第一次見總是覺得很詫異。
其實,吃茶葉的這個習慣跟毛主席貧困的少年成長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農家人在地裡辛勞耕作時,經常會帶上一大壺泡好的茶葉休息時喝。在毛主席少年時期,家中曾一度窮困潦倒。
這時,為數不多的茶葉每一片都顯得更加珍貴,往往是幾片茶葉反覆地衝泡,直到茶葉被沖泡得沒了顏色。這時,毛澤東就打上了茶杯裡剩下的茶葉的主意。毛主席喝茶吃茶葉的習慣就是在這個時候養成的,並且一直保持了下去。
毛主席在談到這件事時,曾十分感慨地說道:“其實,哪有什麼特殊習慣,純粹就是生活所迫嘛,勞苦大眾的生活就是如此啊。”
因此,主席的每一杯茶都要不時地新增茶葉。這樣一來,一個月喝掉四五斤茶葉是很正常的,有時還會更多。其中,有一小半的茶葉是毛主席吃掉的。
勤儉的“茶君子”
毛主席嗜茶,對龍井茶更是一度青睞有加。因此,在一段時間內,龍井茶就成了毛澤東的專用飲料,而工作人員則要為他準備好每日充足的龍井茶葉和開水。
平均下來,主席每個月大約要喝4斤多龍井茶。在當時,物質條件還不夠優越,不是家家戶戶都能每天喝茶的,更何況是品質上乘的龍井。因此,毛主席每月的茶葉支出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起初,大家都覺得毛主席勞苦功高,如今新中國已經成立,主席的生活費用自然應由國家承擔。可是,儘管已身為國家主席,但出身貧窮的毛澤東卻始終保持著儉樸的生活作風。
在知道這件事後,毛主席曾一再叮囑工作人員:“雖然我是國家主席,但也不要揩公家任何油水,在煙茶上的花費,就用我的工資來開支。”
權力越大,往往責任也越大,身為領袖,如果不能以身作則,反而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那麼就會助長腐敗的滋生。有著與國民黨鬥爭多年的經驗教訓,毛主席對此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
正因如此,在出席各項日常會議期間,不管是在哪裡喝茶,毛主席也始終堅持要跟其他人一樣,反對特殊化,按照“一杯茶,一毛錢”的標準付款。
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全黨同志將艱苦奮鬥的精神良好地保持了下去。此後,為將勤儉節約的精神傳承下去,毛主席又多次召開黨內會議,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與服務員奪茶杯
1957年2月27日,在1800多人參加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主席親切地主持著會議。在四個多小時裡,關於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問題,大家紛紛發言,氣氛始終輕鬆融洽,會場不時傳出笑聲和掌聲。
在這次會議上,在講到勤儉建國這部分時,還發生過一段有趣的小插曲。一位參會人員回憶說:“當時,主席正在臺上講著,一位年輕的服務人員看到主席杯中的茶水快沒了,就趕緊上前為主席更換。
可沒想到的是,主席眼見茶杯要被拿走,竟一把手抓了回來。就這樣,兩人拉來拉去,奪了幾個來回。看得大家都愣住了。
最後,還是主席先反應了過來,故作生氣地說:‘你們看,他強迫我,我的茶還沒喝完就換掉,這不正是浪費嘛!’說完就一把把杯子又奪了回來。結果,大家都笑了起來。
一個團隊的整體氛圍,與領導人自身的性格往往有著極大的關係。身為領導,固然需要有上位者的威嚴,但如果總是板著臉,使人不敢親近,就得不償失了。正是因為毛主席平易近人的性格,才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志。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新中國建立之後,毛主席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毛主席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毛主席常常對身邊人說:“我雖然是主席,但主席也是個職位嘛,不能因為我的職位高就搞特殊對待呀。”
毛主席的視察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方方面面,事務繁重。並且,各地發展並不均衡。為了充分了解各地發展情況,毛主席經常需要到各地視察。
1958年9月間,在前往合肥途中,毛主席來到舒茶人民公社進行視察走訪。在茶廠車間,毛主席得以親眼見到綠茶生產的各道工序。在參觀期間,毛主席饒有興趣地觀看了殺青、炒胚等步驟,並向陪同的茶廠主管認真地詢問。
當毛主席走出茶廠,眺望山坡上那一叢叢綠油油的茶樹叢時,滿懷期待地叮囑說:“嗯,那就是茶樹呀,不錯不錯。但是,還不夠多。這以後啊,這山坡上還要多多開闢茶園,造福人民呀。”
毛主席與毛尖茶
貴州省,自古便是山清水秀,境內多個地區均有良茶出產。其中,都勻市更是茶葉之鄉,有著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都勻毛尖在當地也是遠近聞名。
在當地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傳著一首民謠,將當地特產都勻毛尖“形如金鉤、清香淡雅”的特點極為傳神地表現了出來。
細細毛尖掛金鉤,都勻毛尖傳九洲。
世人只知毛尖好,毛尖雖好茶農愁。
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澤東主席品嚐到都勻團山茶農高階社共青團支部郵寄的“魚鉤茶”茶後,提筆盛讚“此茶很好”,賜名“都勻毛尖茶”。
不僅給鄉親們寄回16元錢茶錢,還興致大發,親筆批覆:“此茶很好,今後可在山坡上多種些,此茶可命名為毛尖茶。”
毛主席的視察,極大地鼓舞了各地茶農種植茶葉的積極性,茶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自此,萬嶺千崗茶樹綠,千家萬戶制名茶,原本光禿的山坡在各地人民的努力下,遍植茶樹,造福一方百姓。
主席的茶具
毛主席愛茶,世人皆知。而在會見外賓時,茶又是必不可少的中國傳統特色飲料。因此,事關國家形象,為主席及外賓設計一套合適的茶具成了一件大事。由於主席最喜愛蘭花,蘭花圖案便成為茶具的重要元素。
1965年,中央辦公廳在景德鎮設計了一套餐具和茶具,在茶杯上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單株蘭花和雙株蘭花兩種花色。單株蘭花是為毛主席設計,而雙株蘭花則用於招待賓客,從而避免了混用的問題。
圖案花色確定之後,汪東興將軍特地趕到景德鎮聯絡廠商進行生產。半年後,毛主席巡視南昌時,順道去景德鎮取回蘭花茶杯。
毛澤東看後十分鐘情,從此就一直使用單株蘭花杯,工作人員每天就用這種專用杯為他泡茶。
毛澤東經常教育身邊工作人員:“你們要記住,人家找我們,就是我們的客人,客人找上門來了,我們一定要用煙茶熱情招待。”
就這樣,在外交場合,每當有外國貴賓來訪,毛主席通常都會將其邀請到自己的書房,泡上一壺上好的茶來熱情招待。而前來與毛主席會面的外國客人如果不細加註意,是很難發現茶杯中的區別的。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真正的強者,在於境界的高低,器物只是外在了。在毛主席病逝後,醫護人員在清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一生嗜茶的毛主席竟然就只有幾個當年為他準備的蘭花茶杯。
毛主席善於品茶,精於茶道,可茶具卻如此簡陋,使在場的人不由得為之感動,深深敬佩開國領袖一生艱苦樸素的崇高精神境界。
結語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勤儉節約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隨之而來的鋪張浪費現象也越發嚴重,而一旦習慣了浪費,就很容易忽略掉生活的艱難。
當今社會,物質生活的富足使人心開始浮躁,尤其是直播行業中部分主播為吸引粉絲,不惜去做各種低俗、獵奇的事,浪費大量資源,完全違悖了社會價值觀,對青年一代造成了不良影響。
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幸福從來不會從天而降,只有自己去爭取。如今的美好生活,正是靠著無數先輩的艱苦奮鬥才換來的。毛主席嗜茶,卻能始終保持儉樸的作風,這份精神值得欽佩。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縱觀古今,國家的衰敗往往是從鋪張浪費開始的。因此,居安思危,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也應發揚勤儉節約的精神,保持清醒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國家、民族始終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