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漢高祖劉邦-消滅異姓王
指劉邦打敗項羽後,漢朝開始的武力削藩風潮。劉邦稱帝后,認為異姓王是漢朝的一種威脅,透過戰爭與整肅,消滅幾乎全部的異姓王。從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劉邦和呂雉先後捕殺或攻滅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王(原為趙國國相,自立為代國國王)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新的燕王盧綰。異姓王中唯有長沙王吳臣因勢小不構成對劉邦的威脅,而勉強逃過一劫。消滅異姓王之後,劉邦與元老、列侯們訂立了白馬之盟,規定只有劉姓的宗室可以封王。
史家一般認為劉邦在登上皇位後害怕被奪權,併為了使其後代不用受到功臣壓迫,因此剷除開國功臣,並訂立白馬之盟。大部分學者認為“白馬之盟”真實存在,部分學者認為“白馬之盟”系偽造。偽造說者認為:白馬之盟“一是訂立的時間不詳,二是不符合正規盟誓規範,三是沒有思想基礎,四是不為後人所遵守。種種跡象表明,‘白馬之盟’極有可能是由功臣集團偽造的,功臣們偽造‘白馬之盟’是為了給對付呂氏家族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二、漢惠帝劉盈-呂后程制
呂雉早年稱得上是賢惠的女人,初嫁給劉邦時,生活並不富裕,劉邦時常為公務以及與朋友們周旋,三天兩頭不見人影。
呂雉便親率子女從事農桑針織,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早年的劉邦常戴一頂自制的竹帽到處閒逛,騙吃騙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碭山下的沼澤地區。呂雉除獨立支撐家庭外,還不時長途跋涉,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之後,呂雉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即後來的漢孝惠皇帝劉盈和魯元長公主。
漢惠帝在位七年,自元年起即因人彘事件不再聽政,並嗜酒燕樂,導致多病;呂雉自惠帝死後即臨朝稱制,於呂太后元年、四年連立兩任少年皇帝,共主政八年。因此《史記》、《漢書》等正史以“本紀”體例記載呂太后生平,將其歷史地位看作等同於一任帝王。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
漢初制度簡約。呂雉主持明確了漢朝的後宮尊卑制度,於稱制七年主持重新議定了漢高祖母親、兄姊的諡號,將劉邦的母親和姐姐均由“夫人”升為“後”。
呂太后稱制期間曾大封親族為王。前180年8月18日(七月三十),呂雉逝世,周勃、陳平等人剷除呂氏家族力量,更立漢高祖第四子代王繼承宗廟,是為漢文帝。
三、漢文帝劉恆-蕭規曹隨與文景之治
蕭何與曹參兩人少年擔任秦朝小官吏時,便已是好友,後來西漢建國,蕭何身為宰相,曹參身為大將,地位不凡的兩人卻反而有了嫌隙。蕭何擔任相國時,參考前朝文獻制訂典章及制度。蕭死前,推薦曹參繼任。曹參上任後,認為蕭何訂下的法令已很完備,所以繼續沿用而不作改動。
曹參就任漢相國期間,整日飲酒食肉,政治上清靜無為,繼續執行蕭何留下的政策,不予變動。 漢惠帝認為自己被曹參輕視,於是命其子御史大夫曹窋勸諫,曹參把曹窋鞭笞了兩百下並趕出門外,漢惠帝於是親自責問曹參。
曹參摘帽,向皇帝俯首謝罪:“陛下您認為,您與先帝相比,誰較為英明神武?”皇帝回道:“我怎敢與先帝比?”曹參又問:“我跟蕭何比,誰較賢能?”皇帝說道:“您好像不太比得上他。”曹參接著說:“陛下說得對,且高祖跟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都健全具備。陛下只要垂拱而治,我們這些官吏堅守崗位,遵守他們的法令而不犯過失,不是很適當嗎?”
時人歌頌:“蕭何制定法律,調和整齊如一;曹參繼任相國,遵法而不犯過失。施載清淨無為的政策,人民因而安寧統一。”史稱“蕭規曹隨”。
四、漢景帝劉啟-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又稱作七王之亂,發生於西漢初期的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當時以吳王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朝廷實行削藩政策,剝奪地方諸侯王權力,所以興兵反抗,最終為漢朝朝廷派周亞夫、竇嬰平定。
七王為: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濟南王劉闢光、趙王劉遂。
七國發兵之後,漢景帝和晁錯一起商量平叛事宜。晁錯建議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長安。竇嬰、袁盎等人向景帝獻策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景帝採納了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滅族。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於東市,息事寧人、委曲求全。然而吳王謀劃數十年,以誅晁錯為名,藉朝廷削地而發難,本意就是要爭奪神器,並不是真的要殺晁錯,晁錯伏誅後,七國並不止息。景帝派遣袁盎通告七國,諸王仍不罷兵,繼續西進。
五、漢武帝劉徹-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是西漢的全盛時期,漢武帝身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時代所產生的政治思想與規劃,在歷史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漢武帝時代,以漢人為主體、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中國開始以文明和富強的政治實體和文化實體聞名於世。
漢武帝時代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文學、史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等,在這一時期都有相當程度的發展。當時的西漢帝國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輝煌成就成為東方文明的驕傲,在林立於世界的不同文化體系之中居於領先的地位。漢武帝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後世皆留下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
不過有些傳統史家如司馬遷、班固和司馬光均認為,漢武帝力行中央集權、開疆拓土、獨尊儒術、設罝五經博士等政策,雖然在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在位中期之後,由於武帝本人好大喜功、放縱享樂、荒誕迷信、殘暴多疑、窮兵黷武等種種行為,造成西漢國力、社會經濟、人口數量大幅衰退,當時人民承受這些現象的苦果,生活陷於水深火熱,因此他們稱所謂的“漢武盛世”,不過在文治學術方面尤為人稱道,至於武功方面則通常同情於對人民財貨與生命付出過度的損失與犧牲。
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最後的讚語中寫道,武帝時代是兩漢時期中在識人用人方面最值得肯定的歷史時期:“漢之得人,於茲為盛。”當時的“儒雅”之士如公孫弘、董仲舒、兒寬,“篤行”之士如石建、石慶,“質直”之士如汲黯、卜式,“推賢”之士如韓安國、鄭當時,“定令”時士如趙禹、張湯,“文章”之士如司馬遷、司馬相如,“滑稽”之士如東方朔、枚皋,“應對”之士如嚴助、朱買臣,“歷數”之士如唐都、洛下閎,“協律”之士如李延年,“運籌”之士如桑弘羊,“奉使”之士如張騫、蘇武,“將率”之士如衛青、霍去病,“受遺”之士如霍光、金日磾等,都在歷史上留有盛名。而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如“飛將軍”李廣等其他人才,更加體現出漢武帝時代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班固總結說:“是以興造功業,制度遺文,後世莫及。”他認為漢武帝時代的“功業”“制度”之所以具有突出的歷史地位,正是由於漢武帝身邊聚集了各種不同型別的人才。
漢武帝晚年篤信巫術,聽信江充讒言,導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太子劉據被迫殺江充而謀反,結果兵敗而死,皇后衛子夫因此自殺。事後武帝也極為後悔,修建望思臺以悼念太子。
經濟上,漢武帝時代經過多年對外戰爭和肆意揮霍,國庫已經空虛,經濟遭受巨大沖擊,國力也出現了衰退的局面,漢武帝用桑弘羊執掌全國財政,將鹽鐵實行壟斷專賣,並出賣爵位,允許以錢贖罪,雖然這些措施為政府的帶來許多收入,不過卻使吏治進一步腐敗,官員利用職權巧取豪奪、欺壓百姓的情況日益嚴重,導致百姓怨聲載道。廣大貧苦農民不堪官府和豪強的雙重壓榨,於漢武帝統治的中後期接連爆發起義,並且越演越烈。
軍事上,由於出身將門良家子的李廣、李敢、李陵父子孫三代與外戚軍人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發生嚴重派系鬥爭,而使武帝晚年對匈奴的戰役中,遭到重大的挫敗。太初二年(前103年)秋,浚稽將軍趙破奴率二萬騎出朔方攻擊匈奴,失利被俘;徵和三年(前90年),又遣李廣利率70,000人北伐,結果都是全軍覆沒。
對外戰爭的失敗,國內的不安,以及家庭的慘變,在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利用遠征軍失利的時機發表了著名的輪臺之詔。辛德勇認為,輪臺詔不是罪己詔,關於漢武帝罪己是資治通鑑的虛構,漢武帝死後並未改變西漢對外戰爭的基本國策。而田餘慶認為漢武帝晚期改弦易轍。
六、漢昭帝劉弗陵-霍光輔政
霍光,西漢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人,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名將霍去病異母弟,昭帝上官皇后外祖父,宣帝霍皇后之父。先後任郎官,曹官、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大司馬、大將軍等職位,封博陸侯,諡號為宣成,是以又被尊稱為博陸宣成侯。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期間曾主持廢立昌邑王。宣帝地節二年霍光去世,過世後第二年霍家因謀反被族誅。
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約摺合1.68米),面板白皙,眉目疏朗,鬍鬚很美,是當時有名的美男子。他常被人和伊尹並提,稱為伊霍,後世往往以“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
霍光與同為輔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安都有聯姻關係。金日磾次子金賞的妻子是他女兒。另外一位輔政大臣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所娶則是霍光長女,有一女上官氏。上官安打算讓時年僅僅六歲的上官氏做皇后,遭到霍光反對,於是轉而走蓋長公主的門路,成功實現目的。上官家族為了回報蓋長公主,想將其情夫丁外人封列侯和光祿大夫,也被霍光駁回。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親戚封官。雙方因而結怨,成為政敵。此時的外朝領袖桑弘羊也因為與內朝領袖霍光發生激烈鬥爭,因此加入了上官桀的反霍光集團。桑弘羊在公元前81年鹽鐵會議上與霍光發生政見衝突,又因為同年霍光任命自己親信楊敞為大司農,侵入了桑弘羊獨佔的財政大權,讓桑弘羊憤而加入反霍光集團。
於是,上官桀父子聯合蓋長公主、燕王劉旦以及輔政大臣桑弘羊等共同結成反對霍光的同盟,假託燕王名義趁霍光休假的時候向漢昭帝上書誣陷霍光有不臣之心,並內外接應,做好準備打算一舉擒殺霍光,但時年僅十四歲的昭帝識破了他們的陰謀,不予理睬,並安撫霍光,且下令追查上書人的來歷。後來漢昭帝還下令如有人上書毀謗霍光者必追究到底。
上官桀等人見無法從昭帝處下手,便決定發動政變殺霍光,廢黜昭帝,立燕王為帝。但計劃洩漏,霍光族滅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蓋長公主和燕王旦自殺。此後霍光成為朝政實際上的決策者。
在昭帝時期,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因而得以獨攬大權,他採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使得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對外也緩和了同匈奴的關係,恢復和親政策。
這段時期和後來的宣帝朝被合稱昭宣中興,史家認為西漢自文景之治後被武帝窮兵黷武政策所耗空的國力在這段時間得到了恢復。
七、漢宣帝劉詢-昭宣之治與石渠閣會議
昭宣之治又稱昭宣中興,為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在位時期(約為公元前87年至前49年)著重休養生息,以恢復漢武帝在位時嚴重損耗的國力,並將漢朝國力推上太平盛世。後世歷史學家評定此段時間為西漢的中興。
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興師暴眾和嚴刑峻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不斷。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漢武帝於終前兩年下《輪臺詔》,宣佈:“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表示與民更始,發展生產,與民休息。漢武帝駕崩後,漢昭帝和漢宣帝相繼當政,西漢歷史進入昭宣時期。
昭宣時期的政治及經濟措施的實行,使到一度風雨飄搖的西漢王朝再次興盛。劉向評論漢宣帝時稱讚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漢文帝)之時”。
漢甘露三年(前53年),漢宣帝在大殿中召五經名儒太子太傅蕭望之主持會議,詳論轂梁、公羊學的相同或不同之處。命令雙方本著各自的經義進行辯論。參加討論的兩派,每派五人。蕭望之等多數人認為,應該遵從轂梁學。由此,轂梁春秋學大為盛行。這次會議是石渠閣會議的前奏。會議結果,增設博士至十四人,比漢武帝置五經博士更進一步。石渠閣會議與漢代經學學術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是漢代學術史上的重要的樞紐,是漢代學術許多重大問題的關鍵點。
劉德州: “對於西漢時的石渠閣會議與東漢時的白虎觀會議,學界大多認為是宣、章二帝為了統一經義、統一經學而召開的。然而經過考證可以發現,宣、章二帝並沒有統一經義的意願,兩次會議也絕非是為統一經義而召開,它們只是大規模的學術討論會而已。在會議上,學者各持己見,互相辯難,即使不敵,其學說也並不會被罷黜,被取締。”
八、漢元帝劉奭(shì)-天下第二美女昭君出塞
漢甘露三年(前51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的一個山村,父親名王襄。這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親自前來長安朝見漢帝,成為第一位到漢廷朝見的單于。
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宮,成為了一名宮女。傳說畫工毛延壽趁機勒索宮女。宮女們為了自己能被皇帝選中,送給毛延壽很多錢財。雖然她相貌出眾,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種手段以謀求皇帝的寵愛,毛延壽得不到賄賂,便故意醜化她。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韓邪單于來朝,要求娶漢人為妻,漢元帝將她賜給了呼韓邪單于。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邊境安寧。後封其“甯胡閼氏”,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右日逐王。
西漢到元帝,國勢已日趨轉弱,因而漢匈得以維持了友善信賴關係,於昭君出塞後的數十年間,是由於和親提供的生養契機。呼韓邪單于結束了匈奴多年的戰亂,並尋求附和漢廷,也學習漢人的典章制度,對於雙方交流建立良好的基礎。所以後代詩人趙介認為昭君出塞的功績,不輸於名將衛青霍去病。昭君和親,於民族間團結和諧的促進,作出偉大的貢獻。
詠懷古蹟五首之三(唐·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九、漢成帝劉驁-趙飛燕掌權
趙飛燕(-前1年),西漢漢成帝第二任皇后,漢哀帝時皇太后。她以絕世美貌著稱,能歌善舞,受漢成帝專寵二十年,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歷代文人對她的故事也很感興趣,很多詩詞文賦中都有關於她的描述。
正史未記載其本名,號“飛燕”,故稱趙飛燕,野史有稱其名宜主。趙飛燕體態輕盈,身輕如燕,傳說中能作掌上舞,她是一位中國民間傳說中最傳奇和神話般的美女。正史上對她的記載很少,然而關於她的野史逸書卻又很多,趙飛燕與妹妹趙昭儀(野史稱趙合德)的故事是一個不斷流傳並逐漸豐富發展的過程,尤以《西京雜記》、《飛燕外傳》最為影響深遠。
元壽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與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團東山再起,哀帝寵臣和外戚遭到了嚴厲的打擊,趙太后也沒能例外。王莽挾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詔曰“前皇太后與昭儀俱侍帷幄,姊妹專寵錮寢,執賊亂之謀,殘滅繼嗣以危宗廟,悖天犯祖,無為天下母之義。貶皇太后為孝成皇后,徙居北宮。”一個月后王莽又下詔將趙皇后和哀帝傅皇后一起貶為庶人,趕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園,當天二人一同自殺,趙飛燕比妹妹趙合德多活了六年。
十、漢哀帝劉欣-王莽專政時代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貴鄉(今河北邯鄲大名縣東)人。身高七尺五寸(大約173公分)。自稱舜的後代。新朝皇帝。西漢末年政治人物、外戚及權臣,之後奪取皇位並建立新朝。
元壽元年(前2年)其回京城居住。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掌管傳國玉璽,王莽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元始元年(1年)王莽在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尊號,將俸祿轉封兩萬多人。元始三年(3年)王莽的女兒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被加九錫。元始五年(5年),王莽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后王氏命王莽代天子朝政,先後稱“攝皇帝”、“假皇帝”。從居攝二年(6年),翟義起兵反對王莽,有人開始不斷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初始元年十一月戊辰(9年1月10日 / 8年12月),王莽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封孺子嬰為定安公;是為始建國元年。
史家錢穆從另一角度看,認為王莽是書生式政治家。王莽登位後推行之新政,大抵都是為了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如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都是不停恢復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可是古今風俗不同,環境各異,源於古制的新法,未必一切都合時合宜。而這些新政都是違反了歷史規律,所以推行失敗,自屬歷史必然。所以這個角度看,王莽是一個事事復古,脫離現實的政治家。錢穆說:“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不達政情,又無賢輔,徒以文字議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