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跟我吐槽參加家長會的最大感受,是那些學習成績不錯孩子家長的“凡爾賽”式分享,分分鐘讓她“上頭”:
“我家孩子平時就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就這樣都做到好晚,課外練習是沒見他做的,輔導班我們也沒給報過......”
“我家孩子學習這方面確實沒怎麼讓我操心,我也不會,想幫也幫不上,就是看看老師佈置的作業她都完成了沒有......”
“我家孩子平時我都不怎麼管他的,全憑他自覺,每天看他11點多就睡了,我還一直擔心他的成績呢......”
槽點多多,笑料滿滿,滿心酸楚。
都是一個學校、一個課堂上的孩子,是什麼拉開了差距呢?
直到與一位朋友聊天方才明白,“苦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學習並不意味著“死學“”,而是有規律可循的。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從“死學”走向“巧學”,既輕鬆又高效。
01 匹配,適用於萬物的方法論
先說這位給我靈感的朋友的故事。
第一件事,跑步。她堅持每天跑1小時,靠毅力堅持一週後中斷了,調整了跑步時間後,每次30分鐘,一週不少於4次,反而堅持得不錯。
第二件事,學英語。原先她會堅持每天學1小時,感到痛苦,後來改為每天學30分鐘,反而堅持每天學、不厭倦。
找一個自己能堅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單純按照標準化的時間和方式做,更加重要。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很多人喜歡向大咖、向能人、向成績好的同學索要書單、練習冊,認為只要是他們推薦的就肯定好,於是興沖沖地買回家,興致勃勃地動筆做,才發現晦澀、難懂,根本看不下去、無從下筆,遭到了打擊,興趣全無。
距離我們太遠的事物,通常無法把握,無論它們是令人痛苦的還是令人享受的。
讓興趣、難度、需求同時匹配,才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速成是不可能的。找到並遵循匹配規律,同時願意和時間做朋友,註定可以持續成長,重塑自己。
02 深度,人生為數不多的好出路
我們在工作或是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覺得收穫滿滿,但當我們想要將它講給另外一個人聽的時候,就開始語無倫次,如果再讓你試圖把記住的東西寫下來,根本無從下筆。
遇到這種困難,才是深度學習的開始。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費曼先生的父親,在給小費曼讀《百科全書》中關於恐龍的知識時講到:“恐龍的身高有25英尺,頭有6英尺寬。”讀打這兒,他停下來說:“我們來看看,假如那傢伙就站在我們家的前院,它那麼高,足以把頭伸進樓上的窗戶。不過由於它的腦袋比窗戶要大一些,要是硬把頭擠進來,就會弄壞窗戶。”這樣一解釋,原本陌生的概念有了熟悉的事物作為參照,很容易就理解了。
認知語言學科的創始人喬治·萊考夫曾定義“類比”:以一種事物認知另一種事物,恰恰就是學習的本質。
羅振宇曾提到他是這樣學習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寫五篇閱讀心得,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釦子,每天寫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些反應用文字固化下來,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暗時間》的作者劉未鵬說:“輸出”是最好的“學習”。
正因為如此,我們最終都應該成為一位傳授者。
從想法到語言再到文字,那些固態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03 關聯,高手的“暗箱”
我女兒小時候學習認字,起初很是痛苦,我指著字一遍遍地念,她看著字一遍遍地記,多數時候學完轉身就忘了。後來看了《記憶大師》,接觸了聯想記憶法,網上購買了一組識字卡片,將一個個漢字透過繪畫、故事的形式呈現,一下子就吸引了女兒的注意,特別是那些故事她都記得下來,不用多加贅述,反而輕鬆認下了那些字。
我們很小就學過“關聯”這個詞,也在無數場合聽過“關聯”這個詞,但誰又能想到,它竟是進階的天梯呢?
大多數人習慣以孤立的思維看待事物,喜歡花大量時間收集和佔有,而另一批人則更喜歡撥弄資訊之間的聯絡,從而在不知不覺間變得聰明起來。
瓦特關聯了壺蓋,牛頓關聯了蘋果,愛因斯坦關聯了鍾,凱庫勒關聯了蛇,偉大的方法論始終存在。
孤立的知識就像沙粒,很難存在,只有關聯才能將其聚沙成塔,形成穩固的知識晶體,最終構建成為你的認知體系。
04 反饋,真正的學習
一名大二學生曾告訴我,他每天從早學到晚,學6天休1天,如此付出,收穫卻是無力和疲憊。另一位朋友也說,為了應對生活危機,她不停地學習瑜伽、寫作、英語、繪畫、茶道等各種技能,但內心始終得不到滿足,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有一個橋段:許三多被分配到邊遠的五班看管油料,如果不出意外,他的軍旅生涯就會波瀾不驚地結束,然後退伍回家。但是愚直的許三多決定在營房前的空地上修路,這是一個毫無企圖心的決定,卻無意中創造了一個“作品”。這個作品在空曠的荒地上顯得格外扎眼,竟引起了飛行員的注意,之後這個訊息傳到了首長耳朵裡,許三多也受到了關注,從此開始了他的特種兵生涯。
這印證了古典的躍遷理論:找到自己的高價值區——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頭部——再借助頭部效應的系統推力,從一個小頭部不斷地向大頭部移動,實現躍遷。
真正的學習成長,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饋,反饋再反饋”。
只有不斷產出,獲得反饋,人生才會發生真正的變化。
05 休息,你沒成功可能是因為太刻苦了
一位“考研黨”在網上發出求救訊號:自從準備考研,天天只想著學習,五六點起床學習,連吃飯時都要聽音訊,不知是不是因為戰線太長,有些疲勞,到後面自制力反而不如之前,想要放鬆一下卻一發不可收拾,陷入了失控狀態……
英雄式的開頭,卻沒有英雄式的結尾。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總有這種現象:一些人很刻苦很勤奮,每天都很忙碌,就是表現平平;而另一些人工作學習和娛樂兩不誤,卻表現優異,做任何事都是遊刃有餘。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學霸”“精英”的學習,從不過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會主動停下來休息,精力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
李大釗先生早就教導過我們: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
科學的學習模式=極度專注+主動休息,如此反覆。
一個真正的高手,不是一個只知道衝刺的人,而是一個掌握要領、主動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刻苦,是一種宏觀態度;輕鬆,是一種微觀智慧。
在學習這件事上,普通人的策略往往是“天賦不夠,刻苦來湊”。但只要堅持“極度專注+主動休息”的模式,效果也會讓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