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學習,並不只是一味地努力

同事跟我吐槽參加家長會的最大感受,是那些學習成績不錯孩子家長的“凡爾賽”式分享,分分鐘讓她“上頭”:

“我家孩子平時就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就這樣都做到好晚,課外練習是沒見他做的,輔導班我們也沒給報過......”

“我家孩子學習這方面確實沒怎麼讓我操心,我也不會,想幫也幫不上,就是看看老師佈置的作業她都完成了沒有......”

“我家孩子平時我都不怎麼管他的,全憑他自覺,每天看他11點多就睡了,我還一直擔心他的成績呢......”

槽點多多,笑料滿滿,滿心酸楚。

都是一個學校、一個課堂上的孩子,是什麼拉開了差距呢?

直到與一位朋友聊天方才明白,“苦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學習並不意味著“死學“”,而是有規律可循的。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從“死學”走向“巧學”,既輕鬆又高效。

01 匹配,適用於萬物的方法論

先說這位給我靈感的朋友的故事。

第一件事,跑步。她堅持每天跑1小時,靠毅力堅持一週後中斷了,調整了跑步時間後,每次30分鐘,一週不少於4次,反而堅持得不錯。

第二件事,學英語。原先她會堅持每天學1小時,感到痛苦,後來改為每天學30分鐘,反而堅持每天學、不厭倦。

找一個自己能堅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單純按照標準化的時間和方式做,更加重要。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很多人喜歡向大咖、向能人、向成績好的同學索要書單、練習冊,認為只要是他們推薦的就肯定好,於是興沖沖地買回家,興致勃勃地動筆做,才發現晦澀、難懂,根本看不下去、無從下筆,遭到了打擊,興趣全無。

距離我們太遠的事物,通常無法把握,無論它們是令人痛苦的還是令人享受的。

讓興趣、難度、需求同時匹配,才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速成是不可能的。找到並遵循匹配規律,同時願意和時間做朋友,註定可以持續成長,重塑自己。

02 深度,人生為數不多的好出路

我們在工作或是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覺得收穫滿滿,但當我們想要將它講給另外一個人聽的時候,就開始語無倫次,如果再讓你試圖把記住的東西寫下來,根本無從下筆。

遇到這種困難,才是深度學習的開始。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費曼先生的父親,在給小費曼讀《百科全書》中關於恐龍的知識時講到:“恐龍的身高有25英尺,頭有6英尺寬。”讀打這兒,他停下來說:“我們來看看,假如那傢伙就站在我們家的前院,它那麼高,足以把頭伸進樓上的窗戶。不過由於它的腦袋比窗戶要大一些,要是硬把頭擠進來,就會弄壞窗戶。”這樣一解釋,原本陌生的概念有了熟悉的事物作為參照,很容易就理解了。

認知語言學科的創始人喬治·萊考夫曾定義“類比”:以一種事物認知另一種事物,恰恰就是學習的本質。

羅振宇曾提到他是這樣學習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寫五篇閱讀心得,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釦子,每天寫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些反應用文字固化下來,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暗時間》的作者劉未鵬說:“輸出”是最好的“學習”。

正因為如此,我們最終都應該成為一位傳授者。

從想法到語言再到文字,那些固態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03 關聯,高手的“暗箱”

我女兒小時候學習認字,起初很是痛苦,我指著字一遍遍地念,她看著字一遍遍地記,多數時候學完轉身就忘了。後來看了《記憶大師》,接觸了聯想記憶法,網上購買了一組識字卡片,將一個個漢字透過繪畫、故事的形式呈現,一下子就吸引了女兒的注意,特別是那些故事她都記得下來,不用多加贅述,反而輕鬆認下了那些字。

我們很小就學過“關聯”這個詞,也在無數場合聽過“關聯”這個詞,但誰又能想到,它竟是進階的天梯呢?

大多數人習慣以孤立的思維看待事物,喜歡花大量時間收集和佔有,而另一批人則更喜歡撥弄資訊之間的聯絡,從而在不知不覺間變得聰明起來。

瓦特關聯了壺蓋,牛頓關聯了蘋果,愛因斯坦關聯了鍾,凱庫勒關聯了蛇,偉大的方法論始終存在。

孤立的知識就像沙粒,很難存在,只有關聯才能將其聚沙成塔,形成穩固的知識晶體,最終構建成為你的認知體系。

04 反饋,真正的學習

一名大二學生曾告訴我,他每天從早學到晚,學6天休1天,如此付出,收穫卻是無力和疲憊。另一位朋友也說,為了應對生活危機,她不停地學習瑜伽、寫作、英語、繪畫、茶道等各種技能,但內心始終得不到滿足,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有一個橋段:許三多被分配到邊遠的五班看管油料,如果不出意外,他的軍旅生涯就會波瀾不驚地結束,然後退伍回家。但是愚直的許三多決定在營房前的空地上修路,這是一個毫無企圖心的決定,卻無意中創造了一個“作品”。這個作品在空曠的荒地上顯得格外扎眼,竟引起了飛行員的注意,之後這個訊息傳到了首長耳朵裡,許三多也受到了關注,從此開始了他的特種兵生涯。

這印證了古典的躍遷理論:找到自己的高價值區——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頭部——再借助頭部效應的系統推力,從一個小頭部不斷地向大頭部移動,實現躍遷。

真正的學習成長,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饋,反饋再反饋”。

只有不斷產出,獲得反饋,人生才會發生真正的變化。

05 休息,你沒成功可能是因為太刻苦了

一位“考研黨”在網上發出求救訊號:自從準備考研,天天只想著學習,五六點起床學習,連吃飯時都要聽音訊,不知是不是因為戰線太長,有些疲勞,到後面自制力反而不如之前,想要放鬆一下卻一發不可收拾,陷入了失控狀態……

英雄式的開頭,卻沒有英雄式的結尾。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總有這種現象:一些人很刻苦很勤奮,每天都很忙碌,就是表現平平;而另一些人工作學習和娛樂兩不誤,卻表現優異,做任何事都是遊刃有餘。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學霸”“精英”的學習,從不過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會主動停下來休息,精力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

李大釗先生早就教導過我們: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

科學的學習模式=極度專注+主動休息,如此反覆。

一個真正的高手,不是一個只知道衝刺的人,而是一個掌握要領、主動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刻苦,是一種宏觀態度;輕鬆,是一種微觀智慧。

在學習這件事上,普通人的策略往往是“天賦不夠,刻苦來湊”。但只要堅持“極度專注+主動休息”的模式,效果也會讓你滿意。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1-25

相關文章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道德經>共81章,分為上下兩編,一為道,一為德.其中,"道"在全文出現70多次,"德"在全文出現40多次. 由此可見,在老子的心目中," ...

讀罷朱元璋的詠竹詩,才知什麼叫做帝王氣

讀罷朱元璋的詠竹詩,才知什麼叫做帝王氣
讀罷朱元璋的詠竹詩,才知什麼叫做帝王氣! 朱元璋的聖旨:讀著令人捧腹,卻暗藏騰騰殺氣! 1/朱元璋的聖旨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毫無文采的粗鄙村夫,這點從他親擬的聖旨中就可得到旁證 ...

朱生豪與宋清如:世上一切算什麼,只要有你

朱生豪與宋清如:世上一切算什麼,只要有你
世上一切算什麼,只要有你 吳營洲 一直在斷斷續續地讀<世上一切算什麼,只要有你>這本書. 這是朱生豪寫給他的戀人及妻子宋清如的情書集. 我是因為讀莎士比亞才知道朱生豪的. 我知道他是莎士比 ...

怎樣才算將一本書讀懂了
雲簫老師: 你說你苦惱於喜歡讀書卻不知是否讀懂:"有時候拿著一本書翻來覆去地讀,似懂非懂."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書是否讀懂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同的讀者因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知 ...

宋月紅 | 百年曆史中黨對底線思維的運用和發展

宋月紅 | 百年曆史中黨對底線思維的運用和發展
底線思維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重要辯證哲學.在黨的百年曆程中,中國共產黨運用底線思維指導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宋月紅系統梳理了底線思維在各個時期的 ...

讀懂《天道》裡的三首詞也就讀懂了人生
<天道>的精華全在這三首詞,沒有大起大落的人生閱歷及認知能力是不可能看懂的. ​<卜算子·自嘲> 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 ...

中醫知識每日一讀:敖氏傷寒金鏡錄 黑尖舌 裡圈舌

中醫知識每日一讀:敖氏傷寒金鏡錄 黑尖舌 裡圈舌
舌見紅色.尖見青黑者.水虛火實.腎熱所致.宜用竹葉石膏湯治之. [介按]傷寒傳熱入裡.則舌苔變黑.有自舌中黑起延及尖根者.亦有自尖根黑起延至中心者.治宜急清陽明之熱. 以救胃中之燥.故以竹葉石膏湯主之 ...

中醫知識每日一讀:敖氏傷寒金鏡錄 將瘟舌

中醫知識每日一讀:敖氏傷寒金鏡錄 將瘟舌
舌見紅色.熱蓄於內也.不問何經.宜用透頂清神散治之. (圖) [介按]舌色如淡紅.嫩紅.或白中帶紅.外證初起微寒.繼即發熱不已.口渴甚者.溫邪初起也.治宜辛涼清解. 如純紅或鮮紅起刺者.膽經與營分邪熱 ...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道德經>之晦澀難懂,不僅現代人這麼認為,古人也有此感覺,針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唐朝白居易就曾寫了一首打油詩調侃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 ...

金燦榮:十年後美國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

金燦榮:十年後美國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
現在可以說不僅僅是中國人在關心國家的崛起,一些外國人似乎比我們更加關注這個話題.從歷史上來看,在過去的20個世紀中,有16個世紀我國都處於世界領先的狀態,這也讓外國人不得重視中國崛起的可能性. 現在, ...

漢語都是一字讀一音,山西人為什麼偏偏要把一個字讀成二個音呢

漢語都是一字讀一音,山西人為什麼偏偏要把一個字讀成二個音呢
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在<古代詩歌.駢文的語法問題>一文中,曾經說過:"一字一音:一個字有幾個音素,但讀成的效果,終歸是一字一音.事物常有例外,但例外總是少數.漢字字音有一字二音的, ...

讓過去的算過去——讀《林徽因傳》有感

讓過去的算過去——讀《林徽因傳》有感
林徽因,知道她的名字少說已經有二十餘年.當年在學校學到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在老師講解那裡得知這首詩是寫給他心愛的人.他的知己--林徽因.但是真正瞭解她,是從讀這本書開始的.林徽因的傳 ...

三大宗教誕時中國歷史。王莽公元元年改中國為元始元年,巧合?
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誕生地是在古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基督教誕生地是在古羅馬統治的巴勒斯坦,創始人是基督耶穌:伊斯蘭教誕生地是在阿拉伯半島,創始人是穆罕默德. 世界三大宗教的誕生地分別是在哪裡 ...

黨史百年·天天讀丨雄鷹總是凌空翱翔 呆雁才死守著池塘
重要論述 索南羊忠烈士,藏族,中共黨員, 青海省西寧市人.1966 年12月17日出生,1984 年1月參軍,1987年1月6日,壯烈犧牲於老山前線. 他,是藏族人民的英雄兒子,也是祖國的英雄兒子! ...

「夜讀」故鄉的味道丨楊應才
來源: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故鄉品嚐到獨特的味道.我故鄉的味道是多姿的,它來自每座庭院,每間小屋,每條大街小巷. 當炊煙裊裊時,到處飄散著食物的氣息,香糯的米飯,瓜果加小菜,豐盛也好, ...

宋、遼、金到底誰是正統?

宋、遼、金到底誰是正統?
中國有一句古話,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滅亡後,帝國分崩離析,留下各地的節度使佔地為王,割據混戰,百姓民不聊生,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最終,梁唐晉漢周,陳橋兵變後,宋代周. 五代十國至遼宋夏金這段歷 ...

關於抗美援朝,如何系統反駁公知、歷史盲、恨國黨的種種言論?

關於抗美援朝,如何系統反駁公知、歷史盲、恨國黨的種種言論?
近日,因為<長津湖>和<功勳>的熱映,網路上又掀起一股討論抗美援朝的熱潮,今天人民日報科普一下英烈,明天網友嘗試一下凍土豆,這就非常好嘛,就應該用這些當代成熟的商業化作品,引領 ...

神仙打架的宋代陶瓷

神仙打架的宋代陶瓷
汝窯樽式爐 哥窯弦紋瓶 定窯醬釉蓋碗 鈞窯出戟尊 遼龍泉務窯花口軍持 耀州窯矮梅瓶 登封窯(磁州窯系) 珍珠地劃花瓶 定窯白釉梅瓶 景德鎮青白瓷碗 靈武窯黑釉剔花梅瓶 ◎丁雨 晚唐五代時期,陶瓷群芳競 ...

緬懷中國籃球英雄穆鐵柱!曾單場80分並兩勝美國隊,59歲英年早逝

緬懷中國籃球英雄穆鐵柱!曾單場80分並兩勝美國隊,59歲英年早逝
穆鐵柱 如果說,戰爭年代,那些為了勝利捨命衝鋒陷陣,扛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戰士們是英雄. 那麼建國之後的和平年代,那些在科技.經濟或者文化領域,為了祖國的形象和榮譽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健康,導 ...

如何引導學生向高階學習邁進?武鳳霞給你答案

如何引導學生向高階學習邁進?武鳳霞給你答案
當下的教學 早已不再是 表層學習.表面學習和表演學習 而是注重引導學生 深度參與學習過程 追求學生對學習過程的 深度參與.反思建構 那麼到底該咋樣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習真正發生? 河南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