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雖然中秋之夜剛過,一輪滿月仍寄託人們心中的思鄉之情,團圓之願。
自古以來,各地的中秋節都帶著一些地域特色,而老北京的中秋節也有著特別的京味傳統和習俗。
秋天,北京無論是路邊小販還是水果店中,各色水果琳琅滿目。葫蘆形的大棗,脆甜的小白梨,火紅的石榴,還有最具代表性的柿子。圖中這位農民老大爺,用扁擔挑著兩筐剛摘下的柿子,從北京郊區一路走到城裡,把生意做到了天安門前。
北京的中秋,又俗稱為“八月節”或者“果子節”。農曆八月是收穫的季節,中秋節前的三五日,前門外和德勝門內的果子市便開了。根據《京都風俗志》所載,從八月十三一直到八月十五,桃、梨、棗、葡萄等等時令水果在果子市都買得到,果商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東四牌樓的“東文美齋”餑餑鋪。
中秋月餅是舊時每個老北京“餑餑鋪”的應時糕點,各個店鋪都會提前數日準備。
很多著名“餑餑鋪”都會在自制的月餅上蓋上自家品牌特有的標誌。
作為中秋節最具有代表性的節令食品,中秋月餅是舊時每個老北京“餑餑鋪”的應時糕點。每年農曆八月份起,“餑餑鋪”就開始出售月餅,其中以前門的正明齋、東四牌樓芙蓉齋、東四北段芳齋、西單牌樓北的毓美齋、地安門外桂英齋的月餅最為有名。舊時京味月餅最常見的是“自來紅”“自來白”和“團圓餅”。到後來,京味月餅的品類有所增加,多了提漿月餅、翻毛月餅、酥皮月餅等等。
琳琅滿目的兔兒爺攤子。
過去中秋節,誰家不供兔兒爺?
曾經風靡京城的“兔兒爺”。
比一比跟現在的一樣嗎?
民國時期,北京廠甸的“兔兒爺”攤。
按照老北京中秋習俗,八月十三到十五,中秋要放三天假。在這幾天,京城的“泥兔攤”是最忙碌的時候。“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兔兒爺”是一種人身兔面的泥玩具,它的起源很難考證,明代就已風靡京城,清代“兔兒爺”最為流行。那時,在中秋節前半個月,東安市場、前門牌樓、西四……到處可見販賣“兔兒爺”的攤子,攤上架設數層樓梯式的木架子,每一層都放滿了各種彩繪式樣的“兔兒爺”,被老北京們稱為“兔兒爺山”。中秋之夜,老北京的每家每戶都會擺上個“兔兒爺”,或賞玩或跪拜。至今,在一些節日廟會上還能見到“兔兒爺”的身影,它已經成為京韻文化的元素之一。
中秋之夜,舊京民俗是家中女眷“拜月”祈福。
老北京每戶家庭都要在中秋節設壇拜月,供“月光馬兒”,供桌上須擺上在果子市買到的新鮮水果。
據《燕京歲時記》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圖為中秋節一個普通北京人家正在祭月,五貢後掛著的就是“月光馬兒”。
京味中秋的重頭大戲,便是八月十五夜晚的“拜月”。老北京每戶家庭都要在中秋節設壇拜月,供“月光馬兒”,也就是印有“太陰星君”及“玉兔搗藥”的紙像。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供臺必須設在庭院,所供奉的水果也必須是圓形的,西瓜切半,雕成蓮花瓣形,取花好月圓之意,蘋果、沙果、石榴、柚子等等,擺在供案兩旁,表示圓滿和豐收。梨因為與“離”同音,不能上供桌。供品中當然少不了月餅,尤其是“自來紅”。此外,花筒裡還要插上毛豆枝和紫紅的雞冠花,毛豆是獻給玉兔的,雞冠花則是象徵月宮裡的索練樹。
民間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供月儀式開始時,家裡的男人都不叩拜,而女眷們則由女性長輩帶領,按照輩分,依次叩首行禮。
除了“拜月”,老北京也很盛行“玩月”,一種叫“文玩”,就是賞月,寫詩作畫猜燈謎;一種叫“武玩”,到湖邊,看月光投映在水中的樣子。住在四合院的人家,院子裡多有圓形大缸,人們把缸盛滿水,看月亮在缸裡的倒影。有時候,調皮的孩子會往缸裡扔石子,看圓月的倒影在水缸裡波瀾四起。孩子們還喜歡在衚衕裡追著月亮跑,叫做“追月”。
如今,很多京味的中秋習俗在城裡已幾乎絕跡,舊時的“拜月”場景幾乎只有在博物館才能看到了,但人們盼中秋的那份心情與過去並無二致。中秋之夜,回家陪父母家人敘一敘家常,賞一賞圓月,品幾塊月餅,只為成全一家人的團圓之願。
來源 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圖 北平心、陶然野佬、哈佛燕京圖書館
文 米艾尼
編輯 黃加佳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