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拍攝的長篇宏偉鉅製《三國演義》從播出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如今,這部經典劇作,依舊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和好評。
其實,鮮為人知的是,《三國演義》當年在創作過程中,有很多不為人們所知的幕後冷知識,今天就來和各位分享一下:
1、關於這部劇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詞是採用明代楊慎的《臨江仙》)、片尾曲《歷史的天空》,以及劇中的插曲《這一拜》、《臥龍吟》、《當陽常志此心丹》等歌曲,不僅雄渾大氣、朗朗上口,而且膾炙人口、深受觀眾喜愛。這些充滿陽剛之氣的歌曲卻是出自兩位女性音樂人。其中作曲者是我國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師,詞作者是是我國著名的詞作家王健。這兩位女性音樂人,憑藉各自深厚的音樂素養,懷著對三國英雄的崇敬和對歷史的敬畏,創造了劇中一首首蕩氣迴腸的音樂,尤其是片尾曲《歷史的天空》,堪稱是歷史詠歎歌曲的巔峰之作。
2、為了加快電視劇的拍攝節奏,《三國演義》由王扶林擔任總導演,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分別擔任分導演。其中,蔡曉晴導演作為唯一的女導演,負責拍攝第一集《桃園三結義》到第七集《鳳儀亭》、第24集《躍馬檀溪》至第44集《回荊州》,共計28集。其中,場面最為宏大的《火燒赤壁》的戲份就交由這位唯一的女性導演來拍攝完成。
3、該劇在創作之初,很多演員原計劃要演的都不是後來他們確定的角色。比如劉備的飾演者孫彥軍,原來是奔著曹操這個角色來的,但是主創人員認為他非常符合劉備那種“龍鳳之姿”的神采,便決定讓他飾演劉備。周瑜的飾演者洪宇宙,原計劃主創人員一直希望他飾演趙雲,結果試妝周瑜這個角色的效果非常傳神,便由他演周瑜。而唐國強原計劃是被安排演周瑜的,諸葛亮角色原計劃是由知名錶演藝術家李法曾飾演(李法曾在1985年電視劇《諸葛亮》中就曾經飾演過諸葛亮,比較成功),後因為諸葛亮需要從青年時期演起,李法曾年齡偏大,便改為唐國強來飾演。這個人員調整曾經在社會上引發很大的爭議,最後還是總導演王扶林親自拍板決定。理由是,王扶林導演認為唐國強已經沉寂了多年,正處於一個演員爆發之前的蟄伏階段,如同劇中諸葛亮隱居山林期待一飛沖天一樣。憑藉倆人相契合的經歷,唐國強一定可以把這個角色演好。後來,唐國強果然不負王扶林的期望,成就了中國影視史上最為經典的角色之一。
4、央視版《三國演義》總投資1.7億元,動用了軍隊40萬人次,平均每集耗費200萬元。在拍攝之前,劇組先在涿州搭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兩個攝影棚,每個棚的面積為1200平方米,兩棚共耗資約4千萬元;無錫的「三國城」和同期為電視劇《唐明皇》而建的「唐城」共耗資約2千萬元;涿州的「漢城牆」、「街道」、「銅雀臺」約耗資3千萬元。服裝千餘種、3萬多套,耗資約500萬元;道具近7萬餘件,耗資約7萬元,單是這些基礎投資,就耗資一億多元。
5、與上述鉅額投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劇中唐國強、孫彥軍、鮑國安等主角一集的片酬250元,其他演員的片酬才180元,就算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這也算是低非常低的演出報酬。後來,一位新加坡電影公司來考察,深受感動,對劇組的成員說“你們真的是為中華民族在拍戲啊!”
聯想到現在那些小鮮肉、流量明星,動不動就幾千萬上億的片酬,真是天壤之別。 然而兩者貢獻出來的作品,更是天壤之別。
6、雖然央視版《三國演義》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影視史上“無法超越的崑崙”,不過這部劇同樣存在一些令不少觀眾詬病的地方,最為明顯的莫過於劇中一些重要人物角色更換太過頻繁。
比如趙雲的飾演者,先後出現了三位,張山的飾演還算經典,令觀眾非常喜愛。楊凡的演繹和張山相比,增添了太多儒雅之氣,而缺乏剛猛之氣。而東吳魯肅的飾演者,也先後出現了三位,第一版曹力飾演的魯肅活靈活現,另外兩個版本則是毫無存在感,完全令觀眾記不住。一個角色先後出現多個演員演繹的情況,也使得觀眾對角色的認知出現了違和感,影響了觀賞效果。
寫在最後
雖然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央視版《三國演義》依舊無愧於中國迄今為止最為卓越、最為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之一。觀眾的眼光的雪亮的,對於這部恢弘、經典之作,大家會長久地記憶、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