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1月25日,正在上映的電影《長津湖》正式超越《戰狼II》,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戰狼電影官方發來了祝賀海報。
自從2015年電影《泰囧》祝賀《捉妖記》成為內地票房新冠軍,交接海報已成為一種慣例,見證了中國內地票房市場的蓬勃和中國電影的發展。
截止目前,電影《長津湖》也是今年全球的票房冠軍。在英語中,會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轟動一時的票房大片——blockbuster。
blockbuster主要指那些轟動一時的電影或書籍(a book or movie that is very good or successful )。這個詞看起來是block(街區)+buster(與名詞連用,表示…破壞者)的合成詞,為什麼會指代票房大片呢?
其實最初,blockbuster和電影沒有任何關係。早在20世紀40年代,它被用來描述更為黑暗的東西。
最初的blockbuster是指二戰期間使用的大型、極具破壞性的炸彈(large, highly destructive bombs used during World War II)。
《時代》雜誌在1942年11月29日一篇關於盟軍轟炸義大利的文章中首次刊登了這個詞,這個綽號來自於這種武器摧毀整個城市街區的能力,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blockbuster=block(街區)+buster(破壞者)了。
隨著英國皇家空軍在整個戰爭期間不斷投放炸彈,blockbuster這個詞開始流行起來,很快就被用來指任何特別具有爆炸性或奢侈的東西。
儘管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Jaws,1975)被廣泛認為是第一部夏季大片(the first summer blockbuster),但好萊塢與這個詞的聯絡比它早了幾十年。
1943年,《時代》雜誌在提到一部有爭議的政治驚悚片Mission to Moscow時這樣寫道:“評論家們認為Mission to Moscow就像blockbuster一樣具有爆炸性。”(critics decided that Mission to Moscow is as explosive as a blockbuster)
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製片人馬克斯·E·楊斯坦(Max E.Youngstein)將blockbuster定義為任何總收入超過200萬美元的電影。
衡量一個電影是否能稱得上blockbuster,票房幾乎是最關鍵的因素。
票房的英語是box office,其實最初box office是指“戲院、音樂廳等的售票處”,後來又引申出“票房(價值)”的含義。
如果想表述一部電影“賣座/不賣座”,可以說:
do well/badly/poorly etc. at the box office
“打破票房紀錄”可以說:
break the box office record
你知道至今為止全球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是哪些嗎?
毫無例外,都是好萊塢電影。
好萊塢(Hollywood),往往直接用來指代美國的電影工業,那裡雲集了大批世界各地頂級的導演、編劇、明星、特技人員,是票房大片的代名詞,是很多演員的夢想。
鬼才導演昆汀曾用電影《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紀念了好萊塢不再復返的黃金年代——1969年的美國洛杉磯,一個過氣電視演員與他的替身在好萊塢尋找自己的出路。
很多人表示看了電影,不太理解導演究竟在講些什麼。因為這裡不僅有當年的奇聞軼事,對夢想和愛情的追逐,還穿插了1969年邪教團體曼森家族的殺人案件。
說到這裡,阿研就必須跟你安利這本同名小說《好萊塢往事》——狂銷700萬冊犯罪實錄經典,瞭解曼森案的必讀書。
詭譎兇案+艱難案情+法庭鬧劇,曼森狂熱現象揭示了一個怎樣的美國?
關於blockbuster和電影票房的相關知識講解就到這裡了~
學到了別忘了給阿研點個贊哦(✧◡✧)
今年你都看過哪些blockbuster?
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