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誼總裁千金王文也上了綜藝《導演請指教》,拍了個名叫《我的外星女兒》的短片,引來各方爭議。
綜藝《導演請指教》簡言之,就是一檔選各路導演拍短片,看誰拍得好的競技節目。
王文也第一次以搞業務的身份出現,並不受人待見,確實也是,她那些“上層千金”“農民論”等黑料本來也讓人喜歡不起來。
她這次業務能力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
王文也說電影短片靈感來源於IP《快樂星球》裡面的丁凱樂,因為凱樂是一個很不快樂小男孩,所以她想在短片裡展現不快樂的人,會努力讓對方快樂。
“它是一個很簡單,能讓人共情的一個故事吧!這故事又奇幻、又發生在我們身邊。”
甭廢話,短片終於開始了。
咖啡廳裡,父親給女兒過生日,女兒想喝飲料,父親說我們麥瑞克星人不能隨便喝地球上的飲料,女兒納悶:那我們能許願嗎?父親:我們是麥瑞克星球派來的特使,地球會實現我們的願望。
這父親的外星人扮相就是,墨鏡+藍芽耳機。
於是女兒就許願,父親問女兒許了什麼願,並展示隔空取物、徒手掰彎勺子的技能,問女兒是不是這些技能呀?女兒說不是,我希望有超能力,一拳打跑大怪獸!
父親馬上給星球總部打電話申請:我05號特使楊帆,今天是06號特使楊童童的生日,她的生日願望能實現嗎?
女兒好奇地問結果,父親說總部給你發了資訊,你聽聽。
電話手錶傳來聲音:只要你完成任務,就能實現願望。
真高興,願望能夠實現,開始吃吧!父親開啟外星人工具箱,拿出酒精噴霧給女兒雙手消毒。
這是伏筆嘛?看懂的都懂。
那任務是什麼呢?父親帶女兒來到遊樂場,第一個任務:收集遊樂場資訊。
於是他們開始各種玩耍、旋轉木馬、卡丁車等等。
沒點耐性真還看不下去,因為拍攝鏡頭真的太搖晃了,看著暈。這也無怪乎評委郝蕾說手持攝影晃來晃去,沒有意義。
在父親玩卡丁車時,女兒犯病了。趕快給女兒帶上面罩,送往醫院。
鏡頭轉到醫院走廊,父親打電話借錢給女兒做雙肺移植手術,艱難無比。
看到這裡,應該都懂了吧!外星人,不過是父親給病重女兒的幻想,利用外星人故事,讓女兒快樂。
為了讓女兒勇敢地去接受手術,父親對女兒說,因為你表現好,麥瑞克總部授予你最勇敢戰士稱號,所以接下來派給你一個更艱鉅的任務,但爸爸不能陪你完成,你害不害怕?
女兒說有超級無極超能力,我不害怕呀!並把星球胸章給父親帶上。
老父親在打水房老淚縱橫,開水濺出來也沒啥感覺。
短片最後回憶父女二人的畫面,配樂煽情。
這時,窗外有類似外星飛船的光出現,女兒站在窗臺,好像充滿希望地笑了。
短片完結。
拋開華誼總裁千金外殼,王文也能讓自己這麼粗淺直白的作品呈現出來,確實是一種勇氣,初生牛犢嘛,敢闖敢幹,各方質疑也是常態。
比起作品,更精彩的是評委的battle:
誇讚型:
製片人方勵:“這部電影把我打著了,我很愛,因為我在21年前,我的女兒也遭遇了幾乎一模一樣的狀態”,還巴拉巴拉講了一大堆女兒做手術他的痛不欲生,還幾度說不下去,淚灑現場。
“非常有想象力,非常真實的情感,特別祝賀年輕的小王導演和兩位演員”。
製片人陳祉希:“恭喜,我非常喜歡,它是我的菜,我喜歡現實主義裡能有探討人之間的情感,能有溫暖向的作品”。
香港著名導演王晶:“這部戲已經很完整,我喜歡到點的故事”;
只有大實話郝蕾,她批評並做了專業分析:
“我不是很滿意”;
“鏡頭的運用太單一,太匱乏,第一場戲兩人在餐廳,不斷地就是二人近景”;
“電影是視聽語言,如果把你的鏡頭設計好,你會幫到你整部電影的氣質,也會幫到演員”;
“手持式攝影的運動感,近景多,晃來晃去,沒有意義,人沒動,機器在動,這是有問題的”;
“你是不是該換個攝影師”?
哈哈哈,這句說得挺委婉啊,把導演沒能拍好的鍋甩到攝影師那裡去了!
其他幾個製片人表情尷尬,就是那種你說出了我們都能夠看出的缺點,但我沒卻說的尷尬。
必須挽回點面子:
方勵認為電影不是技術,最重要的是讓觀眾怡情,情感才是電影真正的靈魂。
陳祉希認為整個作品因為時間短,容量小,她作為母親,能get 短片裡的點,而且還扯到這種原生態不加雕飾的導演技能值得珍惜;
但節目裡還是有清醒的評論人,導演孟中認為:
“電影的強大與技術分不開”,
並提了整場最尖銳的問題:
“如果這個短片大家都很贊同的話,那你們會投資這個電影 嗎?”
問得好!
於是幾個製片人開始展示自己摒棄世俗崇尚藝術的一面了。
方勵說我不在乎虧盈,我只在乎情感;陳祉希說情感比什麼都重要;王晶導演沒做聲;
這時觀察者惠英紅說了句比較在理的話但也跟王文也的短片沒啥關係:
“拍電影不能只講求賺錢,如果只講求賺錢,這部電影就會垮掉,所以電影百花齊放是沒有問題的”!
整個過程,王文也表情尷尬。
後來,一個清醒觀眾提出了最核心的問題:
“請問王文也導演,你拍整個電影的時候有去過醫院觀察過呼吸重症的病人嗎?”
王文也表示抱歉,說因為時間關係沒能去。
清醒觀眾說:
“因為你沒有近距離觀察過生活,所以這部片子有很大的硬傷,這是一個懸浮的故事,它不真實”;
“一個賣房籌錢看病的家庭是不可能住這樣好的病房的”;
“如果要觸及到生死、觸及到病痛,觸及到親情的表現,短片的感覺是不夠痛的”;
“留下的眼淚是廉價的”;
“既然來到這裡,就要走出舒適圈,走出過家家的一個環境”;
“做電影,就是要有義務,去接觸這個世界,表達這個世界”。
看郝蕾一副欣慰的表情。牛!太牛了!女俠,你怎麼不上去當評委!
阿P非常贊同這位女俠的觀點。
有家庭實力的加持是好事,到底該怎麼用,是活在關係網的大假話裡,還是奮鬥在逆耳的忠言裡,這倒是個選擇的問題。
畢竟做任何事情,要先沉下來,再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出去!
各位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