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的這次大遷移,讓所有保衛工作人員都嚴陣以待。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機關離開河北西柏坡,目的地北京香山。
當時的北平局勢還不夠穩定,潛藏在各地的敵特也伺機搞破壞,300多公里的路途,沒人敢掉以輕心。
神奇的是,在轉移的近3天時間裡,國民黨竟然沒有一個特務發現領導人們的這次轉移,黨中央成功把駐地遷到了香山。
毛主席和黨中央在香山的181天裡,辦了6件大事,離開香山的時候,新中國已經快要誕生了。
膾炙人口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著名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以及《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都是毛主席和黨中央從香山發出的。
最近皮哥看到一部電視劇,講述的正是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電視劇的名字叫《香山葉正紅》,剛剛播出兩天,收視率爆表。直播關注度高達1.38%,市佔率更是超過7個點。
劇中的演員,依舊是我們熟悉的那一批特型演員。
劇集的脈絡,是從黨中央進駐香山,到迎來全國解放,舉行開國大典之間的種種歷史事件。
看完三集,在皮哥心裡,這毫無疑問是一部精品好劇。
因為除了精湛的演技和高質量的製作之外,僅在這三集的體量中,皮哥就發現了八處並不為人知的真實細節還原,不妨在這裡跟大家聊一聊。
01、毛主席吃茶葉
剛開始看《香山葉正紅》,唐國強飾演的毛主席,用一個細節就打動了我。
在跟幾位老總開會的時候,毛主席用兩個手指抓出了缸子中泡過的茶葉,放在嘴裡嚼了起來。嚼完以後順嘴就給嚥了。
很多人知道,毛主席的兩大愛好是吃飯放辣椒和工作抽菸,但他吃茶葉,尤其是隔夜茶這個細節,皮哥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的並不多。
這其實是歷史史實。
毛主席年幼時家貧,一杯茶翻來覆去,直到茶葉泡到完全沒有味道了才作罷。
年幼的主席喝不到茶,於是打起了茶葉的主意,之後喝茶吃茶葉的習慣,就這樣保留了下來。
這一方面說明毛主席少年貧困的成長經歷,一方面也說明了他的節儉。
節儉的習慣,主席保持了一生。《香山葉正紅》裡有很多細節,都反映了他這個特點。
開會的時候,一位戰士一直測量主席的身型尺碼,說要給他做新衣服。
知道要做新衣服,主席瞬間變了臉:“我這(舊衣服)不是好好的嗎?不做不做。”
不光不願做新衣服,無論是建國前還是建國後,毛主席一直保持著極度節儉的生活作風,為了節省一條毛巾,他洗臉擦腳用的都是同一條。
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上面打了73個補丁都沒捨得扔。
鞋不破不換,一生只用竹木筷子和普通餐具。
作為一個國家的領袖,世界其他國家沒有任何一位能做到像毛主席一樣節儉。這樣的人,誰能不敬佩?
02、建都北京的原因
關於新中國成立後定都北京(當時叫北平)的原因,坊間一直眾說紛紜。而《香山葉正紅》,十分恰當地呈現了黨中央當時決定定都北京的原因。
朱總司令首先提出了中國古代幾個經常建都的城市,像南京、開封、西安和洛陽。
而葉劍英和聶榮臻當時的看法,是定都北平。
關於定都北平的原因,王稼祥說了三點。
首先是排除南京,因為距離東南沿海太近,從國防的角度考慮,缺陷太大。
其次,排除西安,因為西安太偏向西北。
之後,排除開封、洛陽等古都,因為當時中原地區經濟落後,一時半會難以改觀。
最後,選擇北京,是因為它當時經濟上比較發達,考慮國防方面,北平地處東北和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同時又臨近蘇聯和蒙古,沒有戰爭之憂,東面的渤海又是我國內海,有遼寧山東半島拱衛,戰略位置安全。
寥寥幾句,為什麼不選其他城市的原因,為什麼選擇北平的理由,說得清清楚楚,觀眾也一目瞭然。
真實歷史上,關於定都的問題,也確實是王稼祥大力建議北平,後得到黨中央的同意。
03、“清道夫”李克農
清道夫這個詞,一般是用在黑幫片中,形容為暗殺等行動善後的秘密人員。將這個詞用在李克農身上,似乎有點不妥。
不過,《香山葉正紅》中,李克農卻親口說自己“幹著清道夫的活”。
為什麼這麼說?這就要看李克農的工作性質了。
在黨內,李克農將軍素有“特工之王”的稱呼,他從未帶兵上過前線打過仗,卻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就是因為他一直工作在最危險的隱蔽戰線,是隱秘戰線的重要領導人和傑出代表。
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李克農立功無數,數次拯救黨中央於水火。
顧順章叛變的時候,就是因為李克農的情報,黨中央和地下黨組織才得以安全撤離。
後來在三大戰役中,李克農提供有價值的情報無數,為黨中央的諸多戰略舉措提供了依據。
黨中央離開西柏坡進駐北京之前,國民黨、閻錫山以及英美等間諜組織在北京的特務還有三萬多人,這些人大都是被李克農指揮的行動逐一清理乾淨的,黨中央的安全也因他而有了保障。
所以李克農自稱我黨“清道夫”,完全沒有錯。他也絕對當得起共和國上將的軍銜。
04、軍裝混色
《香山葉正紅》中還有一個明顯的歷史細節,就是幾位領導人的軍裝,並不是一個顏色。
仔細看,毛主席的軍裝顏色偏深,周總理的偏淺,朱老總的偏灰,任弼時的乾脆就是藍色。
而普通的解放軍戰士,軍裝則都是土黃色,他們身後又有穿藍灰色軍裝的戰士。
陳毅的軍裝,則也是土黃色。
為什麼到了1949年,解放軍的軍裝還沒有統一呢?
這說起來是一段辛酸的歷史。
1927年南昌起義的時候,我軍的軍服和國民革命軍的軍服是相同的,不過戴了紅布袖章作為區分。
1931年,紅軍才有了相對統一的軍裝,但因為條件太差,布料稀缺,染色手法又不同,紅軍各個方面軍軍裝的色差都很大。
到了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後,八路軍的軍裝顏色就更豐富了,既有老紅軍軍裝的影子,又有國民黨配發的軍裝,還有繳獲敵人的服裝,可謂是正兒八經的“雜衣軍”。
解放戰爭開始後,1945年到1947年這段時間裡,解放軍四大野戰軍的軍服差異也很明顯。
因為沒有統一的規定,所以各個野戰軍的軍服五花八門,像晉察冀軍區保留了抗日戰爭時期的軍服樣式,晉冀魯豫軍區則夏服為草黃色,東服為藍灰色。
而黨中央幾位領導人的軍裝,基本沿用抗戰時期的軍裝製作土法,所以一直沒有什麼變化。
所以七屆二中全會開會的時候一眼望去,各種各樣的軍裝都有。
直到1948年11月1日,也就是解放戰爭後期,中央軍委才有了統一著裝的要求。
但革命隊伍比較節儉,軍裝只要沒壞到不能穿,一般都不會換下來,這也導致直到1949年中,解放軍軍裝還未完全實現統一。
05、毛主席登《時代週刊》封面
在《香山葉正紅》中有這麼一幕,美國總統布魯門在一次吃早餐的時候,收到了一期《時代週刊》,封面上的人物肖像,正是毛主席。
當時紅色的中國給了美國極大的震動,全世界都對這位中國領袖投來了關注的目光。
這期《時代週刊》(《TIME》),現實中也存在,即1949年2月7日的《時代》封面。
這期《時代週刊》的雜誌封面上,毛主席神情堅定,面帶微笑,仰望天空,背後則用中文寫著“民主統一”四個大字。
而在期刊的報道中,外國記者稱:“毛澤東主席把中國劃入了國際共產主義集團的版面,對西方而言,這是一件無法估計的災難。對共產主義,它是自蘇聯革命以來最大的勝利。”
其實,毛主席是全世界登上《時代週刊》封面次數最多的國家領袖之一,從1949年2月7日到2005年6月27日,他先後12次出現在了這個國際知名刊物的封面上。
當然,在西方媒體眼中,常常無法正確認識共產主義,其報道也不盡真實,但多次登上《時代週刊》雜誌封面,正說明了當時毛主席以及中國在世界影響力的提高。
能拍出這個細節,《香山葉正紅》可謂十分用心了。
06、毛主席的座駕
黨中央到達北京後,毛主席和朱總司令要在西苑機場閱兵。
《香山葉正紅》中有一個情節,是北京當地的民主人士,紛紛要將自己好的座車送給主席,認為只有這樣的車才能配得上主席的身份。
但主席認為不妥,並表示,走南闖北,什麼車都能坐。
眾人勸說主席收下幾輛坐一坐,主席不肯,所以按照原計劃,主席和朱總司令,都坐上從國民黨繳獲的美國吉普車檢閱部隊。
這輛吉普車,就是二戰時期美軍著名的威利斯吉普車。
1949年3月,主席就是坐著這輛美國威利斯吉普,在西苑機場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隊伍。
主席身後是朱總司令,《香山葉正紅》對這一歷史細節做了真實而深刻的還原,甚至連主席的八角帽以及大衣都一模一樣。
當然,劇中也用了歷史史實中的一個鏡頭,雖然畫面模糊黑白,但看到這個景象,依舊振奮人心。
如今去香山遊覽,在雙清別墅東門外小院裡,還能看到這輛特殊的威利斯吉普車。
雖然不是主席乘坐的那輛,但與那一輛的型號一模一樣,它佇立在這,也是在向國人默默講述這段歷史。
07、毛主席的書架
毛主席一生愛讀書,不管戰鬥多慘烈,生活多艱苦,他總是書不離手。
《香山葉正紅》裡,從西柏坡動身之前,主席還熬夜看完了一本借來的書,第二天才讓警衛員還到了曹先生那裡。
這個細節,反映的就是主席愛讀書的特點。
有的書雖然已經翻爛了,但他就是捨不得丟,一直隨身帶著,視若珍寶,搬家的時候都不讓戰士動,要自己整理。
在真實歷史中,毛主席雙清別墅的辦公室裡,有一箇舊書架,擺放的全都是他平時愛讀的書。
這個細節,電視劇也做了精確還原,在雙清別墅毛主席的書架上,我們能看到《尚書》、《搜神記》,以及《後漢書》、《文論》、《北史》等等書籍。
這些書看起來都有些年頭了,主席仍然愛不釋手。
最後離開香山的時候,它們也被帶到了中南海,一直陪伴著毛主席。
毛主席不僅自己愛看書,還常常給身邊的同志們開必讀書單。
在延安的時候,他就指示成立了中共中央圖書館,從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平,圖書館一直跟隨著中共中央。
進駐香山之後,香山慈幼院圖書館的小白樓就成為了新的中共中央圖書館,受中宣部管轄。
08、秘密“防護之盾”
中央進駐香山之後,一直有一個“防護之盾”很少有人聽說,在《香山葉正紅》中,終於揭開了這個秘密。
進駐香山以後,有一個情節,是警衛員柳二勇測算從別墅到防空洞之間的步行時間。
這個防空洞,就是香山中共中央的“防護之盾”。
雖然香山有茂密的叢林,但當時青島還沒有解放,國民黨的轟炸機很容易就能對北京進行轟炸。
所以,在中央進駐香山的前十天,葉劍英市長才緊急讓四野工兵二團三營修建了這個防空洞。
別看花費時間不多,但這個防空洞不僅質量好,而且空間大。
全長46.25米,基本寬度1.4米,最寬1.9米,基本可以容納主席及身邊的警衛人員和所有工作人員使用。
這個防空洞也成為了當時北京市最早的人防工程之一。
才僅僅三集,皮哥就發現這麼多歷史細節,這也是《香山葉正紅》斬獲爆表收視率和口碑的底氣。
一部與真實歷史接軌的,與史實基本相符的歷史劇,才是對這段歷史的負責,也是對中共中央在香山奮鬥的這181個日夜的負責。
透過這部劇,我們方能窺知,在那個時代鉅變的轉折點,中國最核心的領導集體裡,到底發生著怎樣的故事。
《香山葉正紅》目前放出三集,好戲才剛剛開始,如果劇荒了,趕緊追起來吧。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