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將二讓司令的佳話人盡皆知,其中“第一讓”就是讓華中軍區司令員於張鼎丞。
但張鼎丞對於很多讀者來說,可能並不夠熟悉。為何粟裕堅持辭讓華中軍區司令於張鼎丞,而不是其他人呢?今天我簡短介紹一下相關背景。
我在華中分局及華中軍區籌建階段的相關史料一文詳細介紹了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成立的歷程。負責籌建華中分局的是鄧子恢和譚震林同志,而張鼎丞則與鄧、譚二同志並稱為“南方三傑”或者“閩西三傑”,歷史淵源非常深厚。
《譚震林傳》第五章記載,在第三次反圍剿結束後,贛南與閩西連成了完整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羅炳輝、譚震林率紅十二軍軍部及三十六師與閩西武裝合併為新紅十二軍。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後,張鼎丞為主席,譚震林為執委及軍事部長。第五次反圍剿結束後,譚震林率部與張鼎丞會合,開展閩西南遊擊戰爭。閩西南軍政委員會成立後,張鼎丞任主席,鄧子恢任財政部長,譚震林任軍事部長,開始了他們“呼吸相通、同聲共氣”的團結戰鬥。
新四軍成立後,鄧子恢任政治部副主任,張鼎丞任二支隊司令員,譚震林任三支隊副司令員。此時,粟裕任二支隊副司令員。這就是粟裕稱張鼎丞“抗戰前,均為長輩。抗戰初期,則為職之上級”之由來。新四軍成立後不久,張鼎丞遠赴延安,粟裕實際主持二支隊並與陳毅一支隊組成江南指揮部。
1942年12月底,華中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劉少奇回到延安,告訴毛主席自己在華中局和新四軍工作時發現了兩個人才:“一是新四軍四師政治委員鄧子恢,他是農村工作的專家;二是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是新四軍七個師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個師長。”這構成了中央對華中幹部的一個認識基礎。七大時,鄧子恢當選中央委員,粟裕當選中央候補委員。
1945年9月19日,劉少奇指示成立華中分局,華中局張、饒、曾於10月6日提出了華中分局方案:鄧譚粟為常委,鄧子恢為書記,譚震林為副書記,粟裕為蘇皖軍區(蘇皖為暫定名,月底易名華中軍區)司令員。
45年10月,張鼎丞返回華中後,華中局安排張鼎丞為華中分局常委,華中軍區副司令員。為此,粟裕深感不安,多次在華中局內部請辭華中軍區司令員未果後,於10月15日、10月27日兩次報中央希望以張鼎丞為華中軍區司令員。中央第一次拒絕、第二次接受了粟裕的建議。在粟裕請辭的過程中,張鼎丞也多次謙讓,這就是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風亮節。
客觀上來說,華中分局的人員安排是以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人馬為基礎的(鄧子恢、譚震林、張鼎丞、劉曉皆來自於閩西南根據地)。看電報原文,粟裕、曾山都是以幫助華中分局工作的原因被安排進來的。張鼎丞作為華中軍區司令員,在開展工作上有一定的便利性。並且張鼎丞作為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曾經是鄧、譚、劉之上級;作為二支隊司令員,又曾是粟裕之上級。這個職務安排對於張鼎丞來說是偏低的。但鑑於張鼎丞長期在延安中央黨校工作,對華中區域情況並不瞭解,且久未參與軍事,這樣安排也是合理的。畢竟純粹看資歷的話,曾山更有理由出任分局書記。
對於這段歷史,張鼎丞之女張九九頗有微詞,其提出“中央派張鼎丞擔任蘇皖軍區司令員,張提議粟裕任蘇皖軍區司令員,而自己任副司令員”,也即張讓粟在先。但這個言論其實是經不住推敲的。假若如此,以張鼎丞之資歷,在禮讓之後不可能不出現在華中分局常委甚至普通委員名單內。但10月6日、10月21日華中分局常委及委員名單均無張鼎丞的名字,充分說明其不在華中分局初期人員名單之內。
此爭論為這段佳話蒙上了一層薄塵。其實時間線很清楚,因張鼎丞未在華中,故華中分局籌建時已經將主要職務安排殆盡。在張鼎丞回到華中後,便存在老領導職務不好安排的問題,最後以粟裕讓司令的方式得以解決。如果張鼎丞籌建之初便在,按閩西南傳統由張鼎丞任書記,鄧子恢分管財經,譚震林分管軍事,粟裕按原計劃北上山東亦未可知。這些爭論既不重要,也沒必要。
最後簡要介紹一下華中軍區的地位,其為二級軍區。周恩來軍事文選第三卷518頁明確指出:軍區現分四級,與中央局同級並受其領導者為第一級軍區。與中央分局同級並受其領導者為第二級軍區,故華中軍區為二級軍區。華中軍區在47年初撤銷併入華東軍區,華東軍區為一級軍區。
粟裕雖未擔任華中軍區司令員,但饒有意趣的是,兩年之後,粟裕率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落腳並建設了豫皖蘇根據地。中央決定,恢復華中分局,陳毅為書記,鄧子恢為副書記,受華東局領導,管轄豫皖蘇地區(以上內容見於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375,376頁)。陳毅尚未到任,中央改華中分局為中原局豫皖蘇分局,粟裕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這樣,粟裕在辭讓華中軍區司令員後又迎來了另一個二級軍區司令員職務,並且該軍區也差點命名為華中軍區。
而張鼎丞在卸任華中軍區司令員後出任華東局組織部長,為華東區組織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