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論地理位置、歷史積澱、科教實力,商賈傳統,長三角皆在珠三角之上,但是近幾年風向好像變了。
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湧向深圳、廣州,珠三角,騰訊、華為、中興、邁瑞醫療等高新企業紛紛落戶深圳南山,無錫洗衣機龍頭小天鵝被佛山美的收購……
長三角的吸引力好像不如珠三角了?各項經濟資料亮眼的長三角為什麼會在高新企業發展中有微頹的趨勢,同樣擁有上海超一線城市的長三角協同效應為什麼不如珠三角……
穀倉新國貨研究院在接觸瞭解眾多長三角、珠三角學員企業之後,作了一些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示。
01、長三角“吊打”珠三角?
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為兩大工業製造業基地,一直以來頗受關注,近年來政策的不斷傾斜,更讓這兩地的發展被給予厚望。
兩者也不斷被作為比較物件,看誰的發展潛力更強?長三角似乎是更被“青睞”的那一個。
長三角的概念由來已久,1997年長三角首次經濟協調會召開,當時進入“長三角”概念的城市有15個,分別是上海、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等。
現在,在政策的支援下,長三角概念擴容至江浙滬皖三省一市,佔地21.07萬平方公里。不過和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對標的地區,還是指狹義的長三角十五市。
珠三角轄地5.6萬平方公里,包含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9個城市。
人口方面,長三角人口突破2.27億,珠三角約6300萬,相差2.6倍。
GDP方面,2021上半年,長三角GDP總量達13.04萬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24.51%;珠三角GDP總量累計5.8萬億,佔全國總產能的10.9%。
但是在人均GDP上,珠三角以5.95萬人/人均的資料,險勝長三角5.55萬元/人均,不過兩者都在全國人均GDP以上。
區域企業方面,在A股上市公司排名中,珠三角(不包括港澳)區域內A股公司超500家,長三角地區超900家,雖然兩個地區A股數額相差較大,但珠三角的面積才約長三角的1/4。
人才供給方面,相較廣東省只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兩所原“985”高校,華東地區僅985高校就有7所,原“211”高校資料更是巨大。即使帶上香港,但香港高校的錄取以本地生源為主,對珠三角的人才供給也有限。
總結下來,不管是人口、面積、GDP還是教育資源,長三角看起來都“吊打”珠三角,但這不足以解釋所有的現象。
以深圳和上海兩地為例,兩座城市都是高速發展的超級大城市,有數量相當的上市公司,但是深圳有騰訊、中國平安、華為等上市與非上市的超級大公司,規模和質量遠超上海。
又譬如中國製造業名片家電行業,無論是白色家電格力、美的,還是黑色家電TCL等行業翹楚,都出現在珠三角。甚至昔日的中國洗衣機龍頭無錫小天鵝,也被佛山順德的美的收購了。
從整體上看,長三角雖然也有阿里巴巴、吉利汽車等大型本土企業,但和珠三角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那麼,長三角的吸引力為什麼會被珠三角所趕超?為什麼長三角在強勁的民營經濟和上市公司的基礎上,催生的大品牌卻不如珠三角?
02、產業同構傾向嚴重,新興產業缺失
一個區域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更能體現該區域的產業分佈,對A股上市公司在這兩區域的分佈稍加研究,便可發現,長三角經濟結構較珠三角更重、更傳統。
電子、通訊等新興產業在珠三角產值中佔比較高,蘇南更依賴傳統的重工業和化工業,這也是近幾年深圳快速拉開與蘇州為代表的蘇南地區差距的重要原因。
從各自的優勢產業與發展狀況,我們可以得出相較長三角,珠三角的製造業更新興,也更2C,家電、數碼等產品都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而長三角製造業相對更傳統,更加2B,機械、化工等產業更多面向供應鏈上游。
這也符合大眾的感知,在生產直接面向消費者的C端產品上,珠三角的品牌效應遠超長三角。
雖然生產中間商品還是終端商品不是決定產業層次的主要因素,但是珠三角在電子、通訊、家電等產業上研發投入和技術水平較長三角的冶金、化工等傳統產業更高,是逐漸驗證的事實。
長三角一直以民營經濟活躍著稱,尤其是浙江。但是,由於種種客觀因素,中國民營企業的技術投入整體有限,產業升級的道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深圳的華強北,十幾年前以山寨著稱。而現在深圳的電子工業能力,已經到了全球都不可小覷的地步,這與深圳乃至珠三角融入全球體系密不可分。如果沒有大量港資、外資、臺資在珠三角的投資,珠三角工業體系不可能在短時間快速提升。
快速提升的工業能力促使珠三角成為電子、通訊等新興工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區域,並反哺了中國本土新興工業的崛起。
與珠三角不同,外資進入長三角的橋頭堡是上海,主打“買辦”型商貿和服務業,這使得上海作為區域性,在產業鏈上缺少像深圳那樣的正向拉動力。
蘇南在招商引資方面有一些動作,比如中新工業園區、崑山的臺資產業鏈等,但是蘇州和深圳相比,沒有發展出和加工貿易產業高度契合的本土電子產業鏈。
浙江方面,國資和外資力量都比較弱,本土民營經濟更為強勢,但是民營經濟在穩定空間裡產業升級的意願不太強。
民營企業大都以傳統行業起家,技術含量不高,專業壁壘不強,面對不斷攀高的營商成本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往往陷入到二流產業的路徑依賴。
現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更多新概念、新產品、新平臺層出不窮,雖然區域資訊差相較以前大大降低,但是企業本身如果沒有創新意識,衰敗也不僅僅是區域時間視窗的原因。
另一方面,長三角城市間產業趨同率一度達70%,無錫、常州、嘉興、寧波等地的主導產業大都雷同,影響城市之間的協同效應的發揮。
反之珠三角,以“三來一補”加工業起步,從電子電器、汽車、日用家電到傢俱、服裝等,珠三角的產業覆蓋範圍比長三角更廣,並且區域協同性更高。
長三角民營經濟相對蓬勃的背後是日漸鬥生的問題,也是與珠三角拉開差距的關鍵。
03、高度依賴門戶上海,缺少多中心城市
與珠三角不同,長三角的發展高度依賴上海,缺乏多中心城市拉動地區發展。
目前,珠三角體系廣州、深圳、香港三座城市的經濟體量近似,在商貿物流、科技、金融等不同領域在全國乃至亞太地區都有較大影響力。
而長三角的門戶城市只有一個,那就是上海。
杭州、南京、蘇州和上海相比較,在城市功能和地位上完全處於從屬地位。杭州雖然網際網路和民營經濟見長,但金融、交通、物流、高階專業服務等領域仍不完善,充當門戶城市的功能,還相去甚遠。
不僅如此,滬杭之間的關係也不同於廣深,兩者之間的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所以杭州的崛起對上海百利而無一害。
上海與杭州缺乏競爭性的根本原因是,上海的經濟體量和資源條件遠優於杭州,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杭州不可能對上海形成整體性的挑戰。
表面上看,廣州與深圳有一定的競爭關係,但深圳相對地位的提升和廣州相對下降,並不是廣深競爭的結果,而是產業變遷導致的。
廣州原來傳統優勢行業如快消、文化、傳媒的主要外移方向是上海、北京,而不是深圳。
換句話說,廣東與深圳是競爭中相對平等的關係。所以,深圳的快速崛起能夠賦能粵港澳大灣區,深企騰訊能夠在廣州進行反哺佈局。
長三角減少對上海的依賴,推進一體化程序,關鍵是要有廣州之於深圳一樣的城市存在,而這不光是城市規劃的問題。
04、人才流向偏離長三角,更多流向北廣深
新興技術、高階製造離不開人才的發展。全國高校人才流動資料顯示,最歡迎外來人才區域,長三角早已不是珠三角的對手。
以上海為例,上海對於本地畢業生的與外地畢業生落戶的政策一直不一樣,雖然近年來針對外來人才落戶已經有了很多改善措施,但仍改變不了外地畢業生落滬難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在政策傾斜下,上海用人單位在情感上保有“江浙滬畢業生優先”的慣性,對長三角整個地區產生了外溢效應。
與廣東、深圳等珠三角區域相比,長三角用人單位對區域高校的青睞程度是最高的。固然有一些人故意這樣安排,但是長期以往,對長三角擴大在全國的影響利,是極為不利的。
反之珠三角,雖然高等教育資源不如長三角,但一直是外地人才的高頻去往地。以武漢大學為例,武大畢業生最主要的流向就是珠三角,深圳雖然沒有本土的985大學,但它是中國絕大數985高校畢業生排名前三的就業目的地。
就區域內部人口流動而言,長三角也明顯弱於珠三角。
2020年中國城市人口流動的相關資料顯示,北京和上海互為人才外流的首要目標城市,上海2016-2019年人才淨流入佔比分別為1.3%、1.2%、0.9%、0.5%,流入比例逐漸降低。
深圳與廣州互為人才外流的第一目標城市,深圳流向廣州和廣州流向深圳的人才佔比分別為0.7%、0.6%,基本保持平衡。
長三角的產業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減弱的另一原因,應該是高企的生活成本。
珠三角的置業壓力要低於長三角,即使廣深買不起房子,但臨深置業的壓力還是不大的。惠州、佛山房價尚在合理範圍,且城市距離不遠,能夠實現雙城生活。
而在環上海的長三角地區,房價對年輕人來說,並不怎麼友好。
過去5年,南京和蘇州的常住人口增量之和,是鄭州的45%,成都的20%,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過去,不論人口、面積、歷史積澱,長三角皆在珠三角之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現在因為種種客觀主觀的問題,長三角傳統產業路徑依賴,開放性和靈活性不足的問題已經顯現。
經濟資料會給人迷惑性,掩蓋城市繁華下可能會鬆動的小石子,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認清趨勢的情況下,於個人於企業做更多的努力吧。
參考資料:
元淦恭:珠三角和長三角,到底誰比誰強
大鬍子說房:為什麼說珠三角一定能超車長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