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三省一市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作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藍圖中的先行者,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建設成果可圈可點。2020年,長三角地區GDP總量已達24.47萬億元。隨著一體化的持續推進,其輻射廣度和深度仍在不斷拓展。
在中歐近期舉辦的2021年首屆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論壇上,中歐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就區域化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芮萌教授認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即要達到經濟發展的效率和分配公平的最優邊界,處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間的平衡。同時,市場要素自由流動能夠加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1 國際趨勢:“大國大城”時代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我國提出了雙迴圈戰略。其中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科技,就要發展新基建。
未來新一輪基建主要包含“五新”,即新領域、新地區、新主體、新方式、新內涵。新地區即在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適度超前基建,推動區域化發展。
在以上的大圖景下,我們可以看到,區域化發展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我們的目標從2018年的“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到2019年“推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這表明城市化發展正迎來一個重要的方向改變。
也就是說,未來城鎮化的發展方向不再是中小城市全面而分散的發展模式,而是更加順應市場規律,在中心或者說在核心大城市圈集中加速城鎮化的發展。
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釋出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確定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都市圈的優先建設地位,今天中國的城市化建設已經進入到大城市化的“大國大城”時代。
這與國際趨勢也是相吻合的。目前,區域化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
從國際經驗來看,人口不斷從農村流向城市,從城市流向大城市,是各個國家城鎮化普遍的規律。這就是區域經濟的趨勢。
例如,日本東京的人口占了全國人口的32%,韓國首爾都市圈人口占了總人口的23%。中國也一樣,一線城市人口流入遠遠超過二、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流入,區域化經濟是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
那麼從經濟學角度看,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要素流動,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好的一面就是集聚效應,集聚效應主要反映在因為規模效應帶來的生產成本的降低,這就促進了城市的擴張,也就是都市圈的概念。
不好的一面即擁擠效應,擁擠效應造成了公共服務不足,生活成本升高,這就導致了城市的縮小,所以什麼是城市最優的邊界,取決於集聚效應和擁擠效應。
從今天的發展來看,集聚效應遠遠大於擁擠效應,所以各個國家都採取了區域發展這個選擇。
七年前,我讀到經濟學家陸銘教授所著的《大國大城》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書裡面提了幾個觀點。
第一,城市化的過程發生得越晚,城市化的速度就會越快,且在城市化率達到70%之前,速度不會慢下來。
第二,城市人口分佈有規律可循——Zip’s Law:一個國家第N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是首位城市人口的1/N。中國城市人口的分佈也越來越接近這個規律。首位城市人口跟國土面積沒有多少關係,跟本身面積直接相關;跟一國的經濟對外開放度直接相關;跟服務業的發展程度有關。
有人擔心,“大國大城”時代,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一定會帶來城市病,這本書指出,城市病主要是技術和管理的問題,和城市的規模不一定正相關。
那麼,什麼是“大國大城”時代的核心?
“大國大城”時代是一個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
由於規模效應、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大多數產業具有聚集效應,服務業、高新技術、金融業、製造業表現得更為明顯。
人隨產業走,人口自然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向經濟更發達、收入水平更高、更能提供就業機會的地區流動聚集。
“大國大城”時代的核心是高質量的發展,我覺得是要達到經濟發展的效率和分配公平的最優邊界,即處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間的平衡。
以往的模式造成了四種差距,即區域差距、貧富差距、城鄉差距、行業差距,這是中國目前的情況。我們要透過區域化的經濟,彌合過去發展模式引發的差距,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
2 東京都市圈的案例
區域化發展是國家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有效方法。我們可以看一下東京都市圈的發展。
東京都市圈的發展經過了七個階段,從1956年的《首都圈整備法》開始,從東京都向外延伸100-120公里,形成了當時的首都圈,這是東京灣區的雛形,到1958年第一次首都圈基本規劃,限制東京無序蔓延,提出外圍地區建立工業衛星城市的構想,到1999年共進行了五次基本規劃。
日本東京灣都市圈能夠為我們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什麼借鑑意義?
從1999年開始,東京灣都市圈建設了差不多二十年。
首先,隨著東京灣區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區域內產業結構逐步調整,完成了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東京灣建設的初期,神奈川、東京、埼玉的製造業佔比較高,隨著灣區建設,製造業向外圍縣市轉移,東京第三產業比重穩步提升。1999年,東京作為核心城市,第三產業佔比遠高於東京灣其他城市。
第二,東京灣成為了日本國內經濟的增長引擎。從1976年到1990年,東京灣GDP增長速度遙遙領先日本全國,經濟增量佔全國經濟增量的比重常年保持在35%以上,同時人口不斷聚集在東京灣區域。
第三,區域內收入差距減小,絕對水平高於全國。東京灣區建設初期,山梨縣人均收入僅為東京的60.1%;隨著區域一體化發展,其餘城市的收入水平均提高至東京的70.5%—77.5%,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我國也基於國際經驗,提出了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藍圖。
根據該藍圖,我們率先發展三大核心區域,即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接下來是成渝地區的雙城經濟圈、海南的自由貿易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最後整合成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高質量發展。其中,長三角是藍圖中的先行者。
3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哪些優勢?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的引擎。從經濟總量、人均GDP、GDP增速來看,都領先於全國。2019年長三角地區GDP升至24萬億元,佔全國24%(2020年佔22%)。
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2000-2019年間,長三角地區第一、二、三產業的佔比由11 : 49 : 40逐步發展為4 : 41 : 55,產業結構最佳化顯著;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加快,在66個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叢集名單中,長三角地區有14個產業入選。
高新技術、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迅速。2015-2019年間,江蘇、浙江、安徽三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兩個百分點。
科創資源豐富,研發投入增加。2014-2018年,長三角地區的研發投入達到了2.4萬億元,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比如從發明專利上來看,2008-2018年,長三角地區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佔全國的比重從12%上升到了26%;此外,還擁有上海張江、合肥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國共四個)。
區位優勢突出,改革開放走在前列。立足通江達海、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長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國際聯絡緊密,對外開放程度高。
製造業在全國領先。長三角地區在電器、機械製造、高階製造、汽車各方面都領先於全國。其中通用裝置製造業營業收入佔全國45%,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佔全國42%。
區域內的部分產業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製造為例,長三角地區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主要分佈於浙江臨安、江蘇南通、安徽蕪湖等城市,電動機主要分佈於浙江杭州、紹興等城市,汽車裝配則主要分佈於安徽蕪湖等。
4 怎樣高質量發展:要素自由流動
推動長三角高質量發展,我們需要加速推進區域內協同創新。藉助產業發展,加強區域內協同創新,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互相促進。目前,長三角區域已加大聯合科技攻關力度。2019年4月,上線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試執行),截至2020年8月初該平臺已整合2425家服務機構的3.1萬臺(套)大型儀器設施,價值逾360億元。
科創走廊建設是區域內創新協同發展的重要體現。G60科創走廊是沿著G60高速公路建設產城融合的走廊,立足於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醫藥、高階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另外,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2010-2018年間,長三角地區生物醫藥營業收入佔全國的比重從24%提高到27%,對應年均複合增速達11%。目前已經形成產業佈局。
加大開放力度,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從體系建設上,對標國際通行或者更高標準的市場規則體系,打造公平、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吸引海外優質投資者植根長三角。從執行上,從國際優質人才引進到貨物快速通關,長三角地區從人流、物流、資金流方面不斷加大開放力度,增強吸引力。
此外還包括加快都市圈一體化建設,打造數字長三角等等。
政府層面要有機制,並推動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既有政府的手,又有市場的那隻手。
在政府機制層面,將現有的機制精簡、打通。
市場要素自由流動,推動各城市梯形發展。要素自由流動包含了監管、環境、土地、財政、稅收、金融、醫療、異地養老、教育均等化等等。
在監管層面,做到規劃協調,標準統一互認。如區域規劃共同編制、共同批准、聯合印發;實現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環境保護、高新技術成果、執法監控等領域的標準統一和資格互認。
資金層面的一體化方向包含財政投資、稅收分配、金融等。如區域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合作進行成本分擔;對於區域內企業稅收按比例分成,激勵地方政府推動產業轉移;推進區域支付清算、異地儲存、信用擔保等業務同城化等。
人員層面的一體化方向包括戶籍制度、人才認證、社會保障、醫療結算、醫療治療等。如進一步放開區域內一般縣城和建制鎮甚至絕大多數中小城市的落戶限制;設立社保一卡通制度,實現區域內社保賬戶互認互通等等。
5 對標國際都市圈
長三角區域的發展需要與國際都市圈對標。
根據法國地理學家簡-戈特曼對城市群的定義,至少2500萬人口規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以上的人口密度,目前全球有六大公認的世界級城市群,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國長三角城市群。
2017年長三角26城GDP總量為16.54萬億元,2020年GDP總量為24.47萬億元,與其他城市群處於同一級別。
那麼,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程序中,有哪些行業可以受益?
主要受益行業包括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其中包含了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重點產業。
這些產業也與前文所述未來新一輪基建中“新領域”所涵蓋的行業有所呼應,即在補齊鐵路、公路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慧、大資料中心、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為企業的發展指明方向,提供潛在的巨大的合作空間。
編輯 | 潛彬思
文 | 芮萌
|
新京智庫
新京智庫是依託於新京報平臺成立的新型媒體智庫,我們著眼於自身立足北京的區位優勢,服務北京、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在國家政策解讀、政商學媒“四維一體”資源對接、城市案例研究和品牌傳播等方面,生產具有高度專業化、全球廣泛影響力的作品與研究成果,為政府、企業和行業機構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