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我國與法國爆發清法戰爭,1885年,腐朽落後的清政府敗給法國,將一直隸屬於我國附屬國的印度支那地區割讓給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趁法國戰敗,無力回擊的空隙,佔領印度支那地區,但卻保留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地區的主權。
二戰後期,法國想要重新掌握整個印度支那地區的想法讓日本察覺,日本便廢除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主權,一併廢除的還有法國的殖民統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根據《波茨坦公告》,同盟國將印度支那分成了兩部分,以北緯16度為劃分線,第一部分,臺灣及北緯16度以北的印度支那地區的日軍部隊向我國投降,第二部分,北緯16度以南的印度支那地區的日軍部隊對英國投降。
日軍撤離印度支那地區後,越南獨立同盟起義,成立了越南臨時政府,但此時的英國,兵力衰弱不說,就連管理北緯16度以南的印度支那地區的能力也嚴重不足。
因而,為了在印度支那地區實行有效統治,英國軍隊越過越南臨時政府,直接邀請法國進入南越地區,並將南越地區的管理權交給了法國。
法國是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已經掌控了南越的法國並不滿足,他想要更大的管理權,想要管理整個印度支那地區,於是法國研究對策,想要將由我國管理的北越轉移到自己手裡。
法國想要在整個印度支那地區實行殖民統治的想法得到了英美的支援,法國聯合英國與美國對蔣介石政府進行施壓,如此一來,一旦蔣介石政府承受不住三國的壓力自然而然就會從北越撤兵。
但是蔣介石也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有了內戰的打算,如果從北越撤兵可以得到西方國家對自己打內戰的支援,那簡直是一件美事,雖然這與蔣介石“託管越南、扶助其從自治漸臻於獨立”的計謀相違背。
於是,法國與蔣介石政府在各懷自己的小心機的情況下,於1946年2月28日簽訂《中法協定》,並將國民黨第一方面軍調離了北越。
有意思的是,在《中法協定》裡,3月1日到15日雙方會從越南的海防市進行交接,蔣介石政府也承諾國民黨軍隊會在3月31日前全部撤離北越,可是這份協定裡完全規定沒有法國具體什麼時候登陸北越。
1946年3月5日,海防市第一方面軍53軍130師的陣地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法國領事代表阿夫申,阿夫申在見到130師師長王理寰的時,指著一份法文報紙上《中法協定》的內容,和王理寰要求到,希望130師能夠同意法國在3月6日登陸。
看似是要求,其實就是通知130師一聲,法國要登陸了,因為法國的一支艦隊已經從南越出發,而且這支艦隊擁有十幾艘軍艦。
面對阿夫申的要求,王理寰以沒有接到上級的指示,無法同意對方的要求為理由拒絕了阿夫申的要求,畢竟王理寰是知道的,越南人民並不喜歡法國,也不會同意法國登陸的。
阿夫申萬萬沒有想到,我國會拒絕法國的要求,阿夫申一改之前的語氣,他和王理寰表示,無論如何我國都要同意法國登陸,因為法國的軍艦已經快到海防市,預計六號凌晨就會登陸北越。
不僅如此,法國遠東部隊的指揮官極其傲慢,看不起我國,聲稱我國沒有大炮、飛機等重武器,武器裝備落後,戰鬥力也不行,還誇下海口,要集中法國所有遠東部隊的力量,將我國趕出北越地區,殊不知,法國遠東部隊指揮官的這句話將在3月6日啪啪打臉。
1946年3月5日18時,阿夫申又一次來到130師的陣地,這次他是告訴王理寰,法國軍艦將於6日凌晨登陸海防市,王理寰心裡清楚,法國軍艦想要硬闖海防港,王理寰迅速向上級請示備戰方案,隨後,王理寰做出緊急對策,下達了五條命令:
1.海防市從晚上8時開始戒嚴。
2.自來水廠等重要設施均由軍方進行管理
3.海防港內的全部船隻必須開到內河20公里的地方進行隱蔽躲藏
4.封鎖法國僑民的住宅區
5.封閉海防港的同時關閉海防港的燈塔
1946年3月6日的早上八點鐘,在海防港放風的338團1營在離海防港港口的不遠處發現了法國軍艦,隨後,338團1營的營長立刻將此事報告給王理寰,我軍立即向法國軍艦方向發射了10枚訊號彈,希望法國表明此次駛向海防港港口的來意,但法國軍艦面對我軍發出的10枚訊號彈選擇了忽視。
法國的無視惹怒了王理寰,他立刻命令部隊隨時準備戰鬥,果不其然,八點多的時候,法國軍隊已經將海防港口包圍,海防港口的我軍對天開槍,以此來警告法國,但我軍的鳴槍對法國來說就是小打小鬧,並沒有理會我國守軍的警告,而是變本加厲繼續前進,不僅如此,還朝著海防港港口開炮。
法國的炮彈打中了軍火庫,軍火庫周圍的房子瞬間起火,法國軍艦排兵佈陣,以一艘軍艦在前,兩艘尾隨前面那個軍艦,後面六艘軍艦以進攻陣型朝著海防港港口攻擊。而在港口外的地方,還有法國剩餘的軍艦進行炮火掩護。
當法國軍艦隊伍靠近海防港港口時,我軍安排在海防港港口上的六門迫擊炮、兩門戰防炮、兩門重型迫擊炮、6挺輕重機槍、一門火焰噴射器一同朝著法國軍艦隊伍的方向開火,法國軍隊被打退。
雖然這次的攻擊沒有對法國的軍艦隊伍造成致命的傷害,但還是給法國軍艦隊一個深刻的教訓,法國軍艦在強行登陸被我軍打敗後,在港口外圍進行整理和休息,準備重頭再來的時候,國民黨軍隊60軍184師和21師的兩個山地炮兵營前來支援,我國軍隊擁有幾十門火炮,包括30多門火箭炮。
法國軍艦捲土重來,六艘軍艦再次向海防港港口發動進攻,這次法國軍艦隊改變了戰略,六艘軍艦兵分三路,對港口進行圍攻,當法國軍艦隊進入火炮射程後,我國軍隊再次給法國艦隊迅猛的回擊,我國軍艦最大的特點就是近戰,這也是法國軍艦最大的缺點。
法國軍艦隊在前進過程中,一艘軍艦被炮彈砸中,瞬間沉底爆炸,法國軍艦隊的兩艘軍艦遭到牽連,重創起火,其他法國軍艦眼見情況不妙,迅速逃竄,我國軍隊使用輕重機槍射擊四處逃竄的法國士兵,最終,法國士兵不是被擊斃,就是被燒死,還有的跳進海里淹死。
法國艦隊指揮官阿巴努看著自己國家軍艦隊燃燒著熊熊大火,士兵們的眼裡都是絕望,他不懂,曾經那個軟弱無力的中國軍隊何時變得如此強大?為什麼法國軍艦敗給了中國軍艦?
1946年3月6日十點半整,阿巴努最後讓軍艦升起了白旗,選擇投降,中法海防海戰結束。
這次戰爭僅用2.5小時,我國軍隊以犧牲30多人為代價,擊斃並俘虜了法國士兵3000多人,不僅如此,還重創了法國軍艦隊。
當日下午,阿巴努前來談判,在談判期間,阿巴努惡人先告狀,指責我國違反《中法協定》內容,要求我國對此事負責,面對阿巴努的不講道理,王理寰反問道,為什麼在我軍鳴槍後,仍然前進並攻擊海防港港口?阿巴努自知自己不佔上風,便乖乖閉嘴了,並答應賠禮道歉。
隨後,王理寰向他出示了《中、法軍在海防3 .6事件協定要旨》,阿巴努對這份協議並不贊同,他認為這份協議是在侮辱法國,王理寰說道,60年前,馮子材和劉永福把法國打敗,法國卻背後捅刀子,硬生生讓清政府割讓了越南。今天的中國早已經不是以前的中國,再想要以欺騙的手段從中國這裡撈取好處,那是白日做夢!
王理寰還警告阿巴努,你可以不簽字,那麼只能繼續打,想要談判,那是不可能的!阿巴努被王理寰的硬氣壓的一句話也不敢說,只能選擇簽字。
在歐洲的歷史上,法國曾經是大國,是不可磨滅的存在,如今的法國除了會耍陰險手段強行佔領越南以外,並沒有真正打敗過我國,1885年第一次中法戰爭,法國輸清軍勝,1946年第二次中法戰爭,法國不僅丟了顏面還遭到重創,敗給了國民黨軍隊,在朝鮮戰爭時,法國軍隊又被志願軍打得落花流水。
1946年的中法海防戰爭在我國具有重要意義,它代表著我國不再任人欺負,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我們也不再懼怕,我國有膽量,也有能力與之對抗,只要你敢來,我們就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