苶,猛一看,以為是茶葉的“茶”字,再一看,不認識。
的確,這個字既古老又生僻,兩千多年前的古籍文獻中就有它,可是到了今天,在現代漢語中,“苶”卻不再使用了,被“蔫”字取而代之。
那麼,“老蔫兒”是如何打敗“老苶”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件趣事兒。
先說一說“苶”這個字
苶,未見於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唐本《唐韻》:“奴結切”;宋本《廣韻》:“奴協切、如列切”;元本《韻會》:“疲貌,一曰忘也”;明本《正韻》:“乃結切,音涅”。
《唐韻》《廣韻》《韻會》《正韻》都是古代按韻編排的字書,用各種注音方法,直觀地給單字或注音、或釋義,類似於今天的《新華字典》。
那麼,這些字書中提到的“奴結切” “奴協切、如列切” “乃結切”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古代沒有拼音,為了幫助人們識字,古人發明了很多注音方法,如讀若法、直音法、反切法等,最常用的一項就叫“反切法”。簡單來說,就是把兩個容易識別、極為常見的字,合在一起,第一個字取其聲母,第二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然後二者相切,這個生字的讀音就拼出來了。
比如,上文提到的“奴結切”等,就是反切注音法。“奴”的聲母是n,“結”字的韻母是ie,聲調為平聲,二者相切,拼音為nié(音同“捏”)。
苶,在這些字書中,所注讀音大體相近,接近普通話中的nié音,義為疲倦睏乏、精神不振、發呆、喪失知覺的樣子。
在過去,“苶”這個字不僅在文言文中極為常見,而且普遍存在於南北各地方言之中,比如:
“孩子有點苶,或許是病了。”形容一個人疲憊、無精打采。
“這個人笨嘴拙舌,又不會來事兒,真是個老苶。”指老實巴交、不知變通、不愛說話的人。
“俺又不傻不苶,這點小事你放心吧。”這裡的“苶”又多了一分遲鈍、呆傻的意思。
苶,最早見諸文獻,始於《莊子·齊物論》:“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唐朝成玄英疏:“苶然,疲頓皃(同貌)也。”
之後,歷朝歷代的古籍文獻中,經常能見到這個字,意思都是疲倦困頓的樣子。如:
唐代柳宗元《種術》:“東山幽且阻,疲苶煩經過。”
北宋梅堯臣《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韻》:“自惟體衰苶,寧堪事艱辛。”
北宋顏之推《顏氏家訓》:“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
清朝王夫之《宋論》:“其士大夫,則口雖競而心疲,心雖憤而氣苶。”
清末嚴復《原強》:“民力已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
民國時期天懺生《洪憲宮闈豔史演義》:“至疑難問題,則閉目凝思,半晌始克著筆,其狀至苶憊。”
《康熙字典》“苶”字條下有這樣一段記載:“《唐書·白敏中傳》:‘是時居易足病發,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不任事。’”是說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因為“苶”,把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給弄丟了。
據《新唐書·白敏中傳》記載,會昌二年(842年),唐武宗素聞白居易之名,打算起用他。當時,白居易正患足病,宰相李德裕一直跟白居易政見不合,便給皇帝進言,“言其衰苶,不任事”,意思是說,白居易身體不好,又衰又苶,精神萎靡不振,不堪擔負朝廷重任。李德裕還說,白居易的從弟白敏中學問和能力都不低於他,可加以任用。
唐武宗聽後,當日便任命白敏中為知制誥、翰林學士,後又改任中書舍人。
會昌六年(846年),唐宣宗繼位。白敏中以兵部侍郎之職被任命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改任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此後,白敏中又升任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太原郡公。他在五年之內,歷經十三次升遷,由小小的員外郎官至宰相。
特別有意思的是,白敏中也曾患過足病,旁人也乘機給皇帝煽風點火,可是,最後的結局卻與白居易大相徑庭。
鹹通元年(860年),白敏中在上朝時,不幸跌倒在臺階上,傷了腳,被人用肩輿抬回家中。
此後,白敏中好幾個月不能上朝履職,便多次上表皇帝,請求辭去相位,但都沒有得到當朝皇帝唐懿宗的批准。
後來,右補闕王譜上奏道:“陛下即位不久,正是宰相盡心效力的時候。白敏中已經臥床四個月,難以勝任宰相之職。請陛下同意白敏中辭職,另擇宰相。”
誰知唐懿宗大怒,竟將王譜貶為陽翟縣令。九月,白敏中升任中書令,成為皇帝最倚重的心腹大臣。
再說一說“蔫”這個字
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曰:“蔫,菸也,從艸,焉聲。”《廣韻》:“蔫,謁言切。”意思是,“蔫”字的讀音為“yan”(音同“煙”)。
《廣雅釋詁》:“蔫,菸、痿、葾也。”清朝王念孫《廣雅疏證》裡判定:“皆一聲之轉也。”意思是說,蔫、菸、痿、葾這四個字,字義相通,都是“枯萎”的意思。
據此,“蔫”的本義,就是指植物因為失去水分而枯萎。比如我們平常說:“地裡的菜被太陽曬蔫了。”
由此,“蔫”引申出來兩個意思:一是精神不振;洩氣。有成語蔫頭耷腦,指沒精打采的樣子。二是食物經久而變味。宋代《增韻仙韻》裡有“蔫,食物餲也”的記載;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飯餲者,謂飯久而味變。”餲,讀如ài(音同“愛”),就是食物經久而腐臭變味的意思,“蔫”字義與其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說文》,還是《廣韻》,對“蔫”字的注音都是“yan”。《廣韻》中與“蔫”同音的字,比如“焉、嫣、閼、鄢”等,無論是在古代漢語中,還是在現代普通話中都讀作“yan”,為什麼唯獨“蔫”字到了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卻讀作“nian”呢?
其實,“蔫”字在很多方言中,從古至今一直都讀作“yan”。比如廣州話經常說“蔫豬頭”,意思是變質發臭的豬頭,讀音為“yan”;蘇州、常熟方言中有“蔫癟”一詞,指植物枯萎、下垂的樣子,讀音也是“yan”。可見,在很多方言中,“蔫”字的讀音一直屬於古代的影母字,這是符合語音變化規律的。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蔫”字讀成“nian”(音同“年”),源自北京土話。
“蔫”,在北京人口中是極為常見的一個詞:“打蔫”,指植物枯萎,也指人精神萎靡不振;“蔫兒壞”,表面上看上去沒什麼,心裡特別壞的那種人;“蔫有準”,心裡有數不說出來;“蔫不唧”,人不愛說話或精神不振;“蔫土匪”,不愛說話而心裡有數的人。
最初的時候,“蔫”字在北京一帶,也讀如“yan”,後來之所以讀成“nian”,跟北京城固有的“皇城根兒文化”有關。
從遼代開始,直至元明清,北京成為了歷代皇宮的所在地,為後宮服務的閹人也成為了京城的一大文化特色。閹人地位雖卑賤,卻經常能權傾朝野,因此跟太監們聊天說話的時候,就得注點意。比如相談甚歡、意猶未盡之時,卻戛然而止,太監往往會問:“下面呢?”千萬不要說“下面沒了”,而應該說“且聽下回分解。”
有專家考證,關於“蔫”字的音變,或許是為了避諱“閹”字的讀音而發生了改變。
“蔫”字屬於仙韻影母字,擬音為“ian”,“閹”字屬於監韻影母字,中古監韻擬音為“iam”,本來這兩字並不同音,但是中古到近代,m韻尾併入了n韻尾,使得“蔫”和“閹”變成同音字了。
北京人經常說“蔫”這個字,“蔫了”聽起來就像“閹了”,太監聽了會誤會,甚至惹出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蔫”字就發生了音變,讀成“nian”。
“老苶”為什麼打不過“老蔫兒”
在古代漢語中,“蔫”的主要義項,是指花草枯萎,顏色不新鮮,引申為物不鮮。
如司馬光《論張堯佐除宣徽使狀》:“盛夏日方中而灌之,瓜不旋踵而菸敗。”文中的“菸”,同“蔫”。這句話的大意是,盛夏正午的時候澆灌瓜地,瓜秧很快就會枯萎衰敗。熟習農事的人都知道,中午太陽當頭照,是不能澆地的。
而“苶”字,本義是指疲倦睏乏,顯得精神不振,甚至發呆、喪失知覺的樣子。僅限於形容人和動物,不可用於形容植物或食物。
如《莊子·齊物論》:“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終身勞苦不息也看不到成功,精神不振地為勞役疲累也不知是為什麼,這難道不是很悲哀的嗎!文中的“苶”,意思就是指人疲倦、精神不振的樣子。
從音理上看,相比蔫之“謁言切”,苶之“如列切”應該是更為古老的讀音,也就是說,先有“苶”,後有“蔫”。
在上古文獻中,用“苶”表示人之疲憊困頓、精神不振的記載,屢見不鮮,比比皆是。
“蔫”由草枯萎、物不鮮之本義,引申出人精神萎靡、呆滯這個義項,產生的時間比較晚,當是中古以後,“蔫”字發生音變,吸收了“苶”字詞義,而新增的一個義項。
那麼,為什麼“老苶”,會被“老蔫兒”取代了呢?
一方面,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前後歷時八百多年,影響巨大,地位崇高。明清之後,北京話作為官方的通用語言傳播到全國各地,成為“官話”,“官話”也就逐漸成了各方言區之間共同使用的“共同語”。
另一方面,北京方言多兒化音,尤其在說“蔫”的時候,常常在後面加上兒化音,這樣,nian的音就變成了niar,非常接近於nie這個音,久而久之,在口語中,“蔫”便取代了“苶”。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苶”字太古老了,又不太常用,人們經常會提筆忘字,想不起來該怎麼寫,便用同音字“蔫”來代替。
到了近代,以至現代,一場又一場“新文化運動”之後,人們便只知道“蔫”,而“苶”字卻被徹底地遺忘了。(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