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開學季,每年開學都有一項隆重的儀式——開學典禮。那麼古代學生上學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孩子何時入學?新生入學有開學典禮嗎?■ 綜合新華社、新浪
古代學校何時開學?
據考證,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庠”是我國最早的學校教育機構,出現在夏朝,後演化為“序”“校”“學”等,高一級的大學叫“上庠”,低一級的小學叫“下庠”。
現代,我國統一實行秋季入學,但在古代,孩童們的入學時間與學期的長短,各個朝代並不一樣。由於中國古代是傳統農業社會,一切圍繞農事展開,小學教育亦然。入學時間,除秋季入學外,還有春季入學和冬季入學。
據漢代崔躉《四民月令》記載,具體入學時間是這樣安排的:“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其中,以“八月暑退”與現代開學時間最接近。如果是春季開學,一般在“正月望後”,即正月十五之後。
到了南北朝,冬季入學成為主流,《北齊書·李鉉傳》中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
後來,冬季入學成為古代鄉村小學普遍的選擇,但具體時間與漢代不同,農曆十月開學。
古代的學期與現代完全不一樣,短者三個月,長者一年。冬學多“三月制”,相對較短,以明代為例,一般從每年的臘月到次年三月。如果是“八月制”和“十二月制”,一般都是春季入學,八月制一般“上元入學”“八月終解館”;十二月制一般“正月望後啟學”“歲暮罷館”。
古代學校交學費嗎?
在民間,私塾是個人性質的教學行為,自然收費。當年孔子提到的“束脩”後來就變成了學費的代名詞。
古代的學費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直接掛鉤。比如富庶地區的私塾多以銀兩錢幣作為學費,稱為“脩金”。而一些貧困地區的人家沒有什麼銀兩,只好拿糧食蔬菜來代替。明代黃佐在《泰泉鄉禮·鄉校》中寫道:“其束脩務從俗加厚。在城大館官給銀二十兩,有司以禮待送。在鄉則約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錢。”記錄了這一習俗慣例。
古代小學都學什麼?
古代教育重文輕理,數學、音樂被認為是副課。作為啟蒙教育,古代小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識字、作文,識字教材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等,簡稱“三百千千”。
有學當然有考,古代的考試不少。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據《宋會要·崇儒》,宋代國子監小學“條制”要求:“小學生八歲能誦一大經,日書字二百”“十歲加一大經、字一百”“十二歲以上,又加一大經、字二百”。
古代的孩子不比現在的孩子們輕鬆。
古代學生假期比現在少
不同於現在的學生,除了法定節假日還有寒暑假,古代學生的假期要少得多。古代小學有的是平時休假,有的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間除非有緊急情況才能請假。
如明代的小學,每個月只有謁聖這天放假。到了清代,學校根據自身要求有不同的上學時間。比如清代唐鑑所辦的義學,規定每天5:00—7:00到校,17:00—19:00回家。每年正月十五開學,一直上到臘月十日才結束。所有的休假時間只有每年年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入學禮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
在古代,“入學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相提並論,可以說是古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他們的開學可比現在複雜多了。
古代的兒童入私塾讀書,稱之為“開書”“破學”或“破蒙”,開學儀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硃砂開智。
正衣冠:古代開學儀式第一步叫正衣冠,學童們需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為他們整理好衣冠。古人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先正衣冠,再做學問,這是古人們的共識。可見,古人十分注重學生們儀表的整潔。
整理好衣冠,學童們排隊集合於學堂前。恭立片刻,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
行拜師禮:入學堂之後,學童們先拜孔子先師,再拜先生。古時,拜先生不能空手,需要備好六禮束脩。
六禮包括: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蓮子,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德圓滿;乾瘦肉條,是用以表達弟子心意。
淨手靜心:行過拜師禮之後,學童們將手放入水盆中,正反各洗手一次,然後擦乾。洗手的寓意是淨手淨心,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去除心中雜念,認真學習,發憤圖強。
硃砂啟智:先生手持蘸著硃砂的毛筆,在學童眉心處點上紅點,為學童們硃砂開智。痣取古語中“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日後學習能一點就通。
整個過程,古人稱之為“入泮儀式”,其中各個步驟都是根據《禮記》和《弟子規》而定,歷經千年而未改。
正衣冠
行拜師禮
硃砂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