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自從2008年,索馬利亞海域的海盜活動愈發活躍之後,全球多個國家的海軍,都積極參加到索馬利亞海域的反海盜行動中,其中既有北約、歐盟及美國分別牽頭組織的多國聯合行動隊,也有俄羅斯這種,在遠洋艦艇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派遣24000噸級“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巡洋艦,前往索馬利亞海域的方式,在當時引起輿論一片譁然。而相比於西方國家聲勢浩大的行動,東亞地區的中國、韓國和日本,雖然是自2009年就各自開始在索馬利亞海域的護航行動,但都沒有大肆宣傳。而在十餘年的護航歷程中,也清晰地展示了,東亞三個國家海軍的發展軌跡。
▲當年“彼得大帝”號護航驚呆了無數人
在2008年6月,9月和11月,韓國、日本和中國的商船,都出現了被海盜襲擊的情況,而對這三個極為依賴海運的國家而言,海上生命線出現問題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出動海軍艦艇前往索馬利亞海域護航,就成了當然之舉,尤其是在當時聯合國,已經為各國解決政治上的問題之後,各國出動海軍艦艇護航的顧慮就更小了。
▲護航是義不容辭的
其中,中國海軍是三支海軍中第一個出發的。當時,由2艘驅逐艦,加1艘遠洋補給艦組成的第1批護航編隊,在2008年12月26日從三亞起航,在11天之後的2009年1月6日抵達索馬利亞海域,正式開始護航行動。從那時起,2艘大、中型軍艦加1艘遠洋補給艦的組合,也一直是國內海軍護航行動的標準配置。而海軍也在10多年的護航行動中,積累了大量遠洋航行和編隊配合實戰經驗,對於目前正走向遠海的國內海軍而言,有著肉眼可見的重要意義。
▲國內第一批護航編隊
在整個過程中,一般認為國內海軍主要有兩個節點。第一個,是在2012年2月起航的第11批護航編隊,預示著國內海軍三大艦隊都參與到護航之中。事實上,在此之前的第1到第10批護航編隊中,由於當時北海艦隊的驅逐艦主力是兩艘051C型驅逐艦,本身沒有機庫並擔負著要地防空的重任。因此,第1到第10批護航編隊,一直都由來自東海和南海艦隊的艦艇組成。而當國產052C、052D型驅逐艦,在2010年之後進入新一輪建造高潮之後,國內各艦隊驅逐艦數量不足的情況明顯緩解。
▲051C型驅逐艦並不適合護航任務
因此,從第11批護航編隊開始,大體上是由三個艦隊輪流派出軍艦,前往索馬利亞海域護航。而在這個過程中,海軍出動的主力驅逐艦也由早期的052B,逐漸過渡到052C及目前的052D型驅逐艦,甚至20000噸級的071型船塢登陸艦,也時不時的出動。相比於早期的捉襟見肘,尤其是最開始僅有2艘大型補給艦輪換的艱難狀態,如今海軍各型艦艇都早已遊刃有餘。可以說,在海軍護航的12年間,正是海軍在水面艦艇領域取得極大發展,驅逐艦、護衛艦、遠洋補給艦等先進裝備,人員素質和作戰水平大幅度提升的階段,並透過遠海護航這個平臺,清晰地展示了出來。
▲071型船塢登陸艦偶爾也會出動
第二個節點,自然就是國內在吉布提獲得後勤保障基地。在2017年8月1日,吉布提後勤保障基地正式完工,對海軍護航編隊而言,這意味著艦艇後勤維護和補給,從此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國內海軍在逐漸走向遠海的情況下,也開始逐漸摸索,在有海外後勤保障基地的情況下,海軍水面編隊如何運作。這對於矢志走向遠海的國內海軍而言,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
▲第38批、39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分航.
相比之下,韓國海軍是第二個展開行動的。在2009年3月13日,韓國海軍為亞丁灣護航組建的第一支清海部隊——“文武大王”號驅逐艦(KDX-2型)正式啟航,但不知如何,在路上花了整整一個月,在2009年4月16日才抵達亞丁灣。由於當時韓國海軍並沒有堪用的大型補給艦,因此選擇直接加入美國領導的151聯合特遣隊,由美國海軍補給艦和海外基地提供後勤支援。在此之後的歲月裡,韓國海軍的護航過程算得上是波瀾不驚,但也有罕見的高潮。
▲韓國KDX-2型驅逐艦
在2011年1月22日,韓國“崔瑩”號驅逐艦,在解救被海盜劫持的韓國“三湖珠寶”號運輸船時,非常流行地效仿了美國當年擊斃本拉登的過程中,全程直播的方式,透過進攻部隊的頭盔攝像頭,向青瓦臺直播了整個行動過程。並且結果也堪稱完美,21名人質中除1名被擊傷之外,其餘無傷獲救,13名海盜中8名被擊斃,5名被俘獲後運回韓國受審。而有些搞笑的結局是,部分海盜在服完刑後,覺得韓國監獄提供的待遇較好,比返回老家更舒適,因此在服完刑之後不願意被遣返,寧願在韓國監獄終老,一時間傳為笑談。
▲書寫韓國海軍高光時刻的“崔瑩”號驅逐艦
但在這種少見的高光之外,韓國海軍也逐漸體現了自身在裝備領域發展的不足。就目前來說,韓國共有KDX-1/2/3這三款驅逐艦,其中KDX-1排水量不到4000噸,在設計時也未考慮遠海行動的需求,使得其建造數量雖然不少,但一直在近海行動,無法承擔前往索馬利亞護航的任務。至於排水量超過1萬噸的KDX-3型驅逐艦,則是被韓國海軍視為“定海神針”,是不太可能“屈尊”前往索馬利亞海域護航的。因此,數量只有6艘的 KDX-2型驅逐艦,被迫疲於奔命,成為韓國海軍前往索馬利亞海域的唯一型號(韓國每次派出1艘驅逐艦)。這種尷尬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韓國海軍向遠洋進發的雄心,在裝備上仍然有不可逾越的困難。這是目前已獨立建造兩棲攻擊艦,並雄心勃勃規劃國產航母的韓國海軍,必須要面對但又難以解決的問題。
▲KDX-3型驅逐艦對韓國海軍有重要意義
相比之下,日本海自艦艇(2艘通用驅逐艦)雖然在2009年3月14日才出發,但由於路上只花了16天,反而比韓國海軍提前半個月抵達,在之後10餘年的過程中,堪稱是不溫不火。既沒有太吸引外界的行動,也沒有引起外界關注的醜聞,再加上日本海自之前就常年與美國海軍進行各種遠洋訓練,使用美國補給艦和海外基地也是順手拈來。
▲日本驅逐艦的數量比韓國多很多
總的來說,憑藉規模較大的驅逐艦編隊及較豐富的遠海經驗,日本海自在整個過程中的表現比較穩定。此外,日本還在吉布提建立了一個基地,以支援美製P-3C巡邏機的運轉,以空中巡邏的方式為日本艦艇提供資訊支援。但由於這個基地並不臨海,是個徹底的內陸基地,並不能為艦艇提供後勤支援。並且日本在吉布提航空基地的設施比較簡陋,當中國在吉布提的後勤保障基地外形曝光之後,強烈的對比曾在日本引發了較大的反響。
▲日本裝備的大型巡邏機群
總的來說,在12年多的護航行動中,日本的表現最為平靜,一直是不溫不火的樣子。韓國的表現最不好,主要是合適的驅逐艦數量嚴重不足。而中國的表現最佳,尤其是近年來大量先進艦艇的服役,使得國內海軍的護航行動更加遊刃有餘,和韓國海軍的捉襟見肘有明顯的區別。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正是三支海軍未來發展所面臨境遇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