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大家期盼已久,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百姓集結在了天安門廣場上,他們無不歡欣鼓舞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他們的內心無不充斥著勝利的喜悅,因為他們知道,過去30多年間由戰爭造成的苦難將在新中國誕生的一刻而走向終結。
而這令人振奮的勝利則是由一支名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紅色武裝,用無數年輕戰士們的鮮血換來的。
雖然這支軍隊曾經有過許多名字,諸如紅軍、八路軍以及新四軍之類的名號都是指代我們的人民軍隊,但我們最為熟知的,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持續時間最長的番號便是解放軍,而他們所活躍的年代也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解放戰爭時期。
就是在這解放戰爭時期,我人民解放軍以130餘萬人的傷亡情況換來了革命的勝利,自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的三年多的時間裡,我人民軍隊可謂是越打越多、越打越精,開戰初期佔據劣勢的60萬正規軍到建國前已經發展成了坐擁550萬人的威武雄師,在全國各地的戰場上也在常年的征戰中湧現出了大量的名將英豪以及基層戰鬥英雄,其中令人津津樂道的經典戰役更是不勝列舉,那麼本期影片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解放戰爭時期的7大經典戰例。
第一場:蘇中戰役
如果要問解放戰爭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戰役,可能很多人都會提及三大戰役或者渡江戰役,鮮少有人會想起解放戰爭爆發初期的蘇中戰役,其實真要論歷史影響,蘇中戰役的影響或許更加深遠。
那時解放戰爭剛剛爆發,我人民軍隊的實力還十分弱小,面對大量換裝美式裝備已經實現基本機械化的國民黨大軍展開的全面攻勢,我軍不得不採取被動防禦的姿態抵抗國民黨的威脅,但純粹的防禦戰無法取得勝利,他的最終結果必定是敗得體無完膚,我軍還必須在這逆境之中組織反擊作戰,而盲目的主動出擊卻又只會適得其反損兵折將,為此中央軍委決定在區域性地區發起適當的反擊作戰打亂敵軍的部署,而縱觀全國戰場的形勢而言,蘇中地區或許是執行此計劃的不二之選。
為什麼會選蘇中地區?首先蘇中地區物產豐富糧食產量足,可以說是全國解放區的糧倉,保衛它不被國民黨所控制對全國戰局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其次其他戰區不是正在遭到國民黨軍多線進攻就是剛剛開闢根據地立足未穩,而最後一個因素那便是蘇中的地理位置處於全國解放區的最南端,且距離國民黨統治核心南京十分的近,在這裡大幹一場打一個大勝仗勢必會起到巨大的政治意義。
而且從另一個方面看,蘇中地區如此重要對國共兩黨都是相互的,從我軍所獲得的情報上來看,國民黨軍已經有意奪取該地,與其被動應戰還不如佔據主動權打國民黨一個措手不及,因此蘇中一站勢在必行。
根據我軍得到的情報,徐州的薛嶽主力兵團將聯合南京的邱清泉部,以及長江下游常州地區的李默庵部同時從三個方向向我蘇中解放區發起攻勢,我華中局勢危在旦夕。
面對這樣的部署,中央軍委原本做出了華中地區僅留守部分地方部隊牽制國民黨軍,主力部隊向西向南分散發起攻勢,意圖將主力轉戰湖北河南一帶,並依託大別山作為後方,進而威脅武漢南京兩座國民黨主要城市的計劃,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保證華中主力部隊的有生力量,而且還能逼迫國民黨軍前線部隊回援,減輕其他解放區的壓力。
而粟裕卻對軍委的建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該計劃風險過高,盲目出擊外線恐怕很難取得與其戰果,加之在國民黨統治區我軍缺乏群眾基礎,貿然進入很可能會陷入缺乏補給的被動局面,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會同當年的紅軍抗日先遣隊一般拼光家底,主力部隊變成地方游擊隊,這樣實在是得不償失,並提出應該在根據地內對敵軍進行打擊,待到時機成熟再考慮轉戰外線,最終軍委同意了內線作戰的方案,蘇中戰役即將打響。
戰役初期的國民黨軍深知我軍喜好誘敵深入的作戰部署,因而部署的十分謹慎,主力部隊都集結一處以防止被我軍圍殲,而負責填補戰線的小股部隊也前進的極為謹慎害怕遭到我軍伏擊,但粟裕最擅長的就是出其不意。
在得到敵軍確切的行軍路線後,粟裕集結重兵針對敵軍的重兵集團發起攻勢,國民黨將領認為我軍不會先啃硬骨頭而當作佯攻,從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當他們反應過來時慌忙調集部隊前去馳援,但此時我軍主力早已悄悄撤離該地,轉而奔襲從另一線發起攻勢的另一支國民黨軍部隊,而這支即將捱打的敵軍認為我軍主力離他很遠,於是放心大膽的向前推進,最終遭到了我軍伏擊,又一支敵軍主力被殲。
經歷兩次打擊的國民黨軍逐漸產生了警覺,於是粟裕再次利用敵人的心理,派了小股部隊在敵軍兩隻大軍的結合處向雙方同時開火隨後撤出戰鬥,由於戰鬥爆發時是深夜,視野很不好,兩支敵軍也分不清是友軍還是敵軍,只知道自己側翼遭到打擊,於是便對剛剛開火的方向發起了反攻,最終兩敗俱傷。
由於這樣的結果實在難以啟齒,兩支部隊一商量便決定謊報軍情,稱我軍主力在昨夜已被打殘向北退去從而給整個國民黨軍的部隊造成了嚴重誤判,其他部隊在得到這份“軍情”之後立馬將緊繃的神經鬆懈了下來,開始放心大膽的按計劃推進,結果遭到了我軍的又一次伏擊,再次損兵折將。
國民黨一時無法判斷我軍意圖只得放緩腳步,但此時粟裕已經調集了我軍主力向南轉移襲擊了國民黨軍的大後方,國民黨軍見狀開始慌亂,在我根據地中的部隊急忙向主要據點開進,結果再次遭到我軍伏擊,而另一方面在我根據地邊緣的國民黨軍卻試探性的對我軍發起了攻勢,並遭到我軍的頑強抗擊,在其他各地戰局接連失利後該部也自行撤退,自此蘇中戰役七戰七捷,粟裕的“戰神”稱號名不虛傳。
第二場:千里躍進大別山
在剛剛盤點蘇中戰役時,我們提到了中央曾做出過派遣一部分主力轉戰河南湖北交界處,依託大別山建立根據地以威脅武漢南京,從而拉動全國戰局變革的作戰方案,這套戰法在當時受到了粟裕的反對而沒有實施,但黨中央卻從未放棄過這項戰略佈局,最終這項被粟裕認為“風險過高”甚至“得不償失”的方案在1947年時交到了劉鄧大軍的手上。
那時解放戰爭剛剛進入第二個年頭,全國戰局的形勢仍舊不容樂觀,在東北我軍在四平碰壁,一度讓國民黨佔據了優勢,在西北紅都延安被敵軍攻克,就連常年穩固的山東解放區也遭到了國民黨的進犯,可以說這一年是解放戰爭最艱難也是前途最黑暗的一年。
面對國民黨軍兩個拳頭一東一西各自重拳出擊的態勢,黨中央當即找到了國民黨軍的致命破綻,那便是中部的空虛。
而在全國戰局中地處中線的劉鄧大軍此時也成為了一支坐擁12萬主力的強悍隊伍,為了扭轉局勢,黨中央決定讓劉鄧大軍打到外線去,從而調動敵軍收縮兵力以緩解東西兩線的壓力。
為此黨中央急電劉鄧向南進軍,劍鋒直指大別山,劉鄧首長在權衡了全國戰局之後當即接下了這道命令,並在中央規劃的日期之前提前開始了這次戰略轉移,硬著頭皮向南急進。
國民黨軍見劉鄧12萬主力意在南進威脅江淮大感震驚,慌忙之中調集了許多部隊對其進行圍追堵截,當即緩解了其他解放區的壓力。
而面對圍追的部隊劉鄧首長並不在意,因為他們南進必須要透過大片泥濘的黃泛區,國民黨的機械化部隊根本發揮不出來優勢,但堵截的敵人卻不會給我們喘息的機會,一旦我們耽擱時間,淮河汝河都將成為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我們依舊需要刻不容緩的向南急進,為此劉鄧大軍不惜炸燬大部分的火炮以及重型裝備,輕裝簡行快速行動,或許說起來容易,但要知道這可是了劉鄧大軍用了近十年的時間積攢下來的家底,僅此一役便付之東流,能夠做出這樣的決斷已然說明了劉鄧首長的決心和遠見。
最終劉鄧大軍如預期那般突破層層封鎖轉戰千里進入了大別山,國民黨軍的部署完全被打亂,但劉鄧大軍卻以犧牲了自己的攻堅能力為代價深入了敵軍腹地徹底改變了全國的戰局,解放戰爭的局勢就此轉危為安。
可以說劉鄧大軍是用了最差的裝備打了最大的仗。
第三場:豫東戰役
1948年的豫東戰役相比前兩場戰役都是我軍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所不同,它本身十分具有爭議,史學界對此次戰役的評價也呈現了很明顯的兩極分化,有人認為這是一場大捷,也有人認為是一場失敗,而且更有趣的是此次戰役結束後敵我雙方均聲稱取得了勝利,而且還都稱其為大捷,縱觀人類幾千年的戰爭史這樣的結果也十分少有,因此盤點此次戰役的側重點我們會將重心更多的放在此次戰役的背景、結果和影響方面,以這樣直觀的切入點來探究豫東戰役究竟是贏還是輸。
首先還是戰前情況,由於一年前的大別山一役扭轉了國民黨的進攻態勢,戰場逐漸從東西兩側集中到了中原地區,敵我雙方在中原地區已經打了一整年的拉鋸戰且誰都無法取得重大戰果。
鑑於目前的形勢,黨中央擬定再次派遣一支部隊南進繼續威脅國民黨所統治的核心地帶,而此次中央希望再次由華野以及粟裕牽頭執行該計劃,但粟裕卻再度提出了反對意見。
粟裕認為現在南下固然可以拉長戰線威脅國民黨核心區,但這樣做的結果並不會扭轉整個戰局,我軍依舊無法殲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最終還是會形成對峙之勢,與其長期對峙不如在中原地區集結重兵殲滅國民黨重兵集團扭轉態勢。
國民黨方面以為一向胃口很大的粟裕會直撲邱清泉兵團,但怎料粟裕先行攻佔了守備力量薄弱的開封,國民黨方面發現後立刻組織兵力回援試圖重奪開封城的控制權,粟裕卻命令開封守軍撤出城內,以此吸引敵軍主力前來追擊從而方便圍殲敵軍,就在國民黨軍都認為衝鋒在前的邱清泉要倒黴了的時候,尾隨其後的區壽年兵團卻遭了秧,原來此次粟裕的目標仍不是敵軍的精銳邱清泉。
在圍殲了區壽年兵團後粟裕又打起了黃百韜兵團的主意,此舉無論是敵人還是我方的其他指揮官都沒想到,國民黨方面立刻調來援軍防止黃百韜兵團被吃掉,而我軍也頂著巨大的壓力阻擊敵軍的增援,但由於之前已經鏖戰了將近一個月,前線的部隊早就筋疲力盡了,最終敵軍的援軍突破了防線,粟裕在沒有完全吃掉黃百韜兵團的情況下被迫下令撤退,而前線的許多我軍部隊沒及時撤出戰鬥最終有3000餘人被俘。
國民黨方面認為華野在此次戰役中折損近3萬人元氣大傷,而且我軍沒能守住剛剛攻克的開封城,因而他們認為此次戰役我軍雖然全殲了區壽年兵團,但實際上並沒有其他進展,因而認為此次戰役他國軍方面是為大捷。
反觀我軍方面其實並未把開封城作為主要戰略目標,我們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略意圖已經達到,因此對我軍而言也是一場勝利,不過根據歷史後來的走向來看,似乎真正取得大捷的還是我軍。
第四場:宜川戰役
宜川戰役可以說是西北野戰軍自成立伊始取得的最大戰果,加之西北野戰軍大部分時間都在保衛黨中央的安全,被這樣的定位禁錮住的彭總也在解放戰爭之中很少有大展拳腳的機會,因此本次盤點我們必須領略一下在解放戰爭中少見的彭總風範。
宜川戰役的戰前情況同前幾次戰役的背景幾乎一致,西北地區的國民黨軍分兵東進馳援中原而變得虛弱,黨中央因為遷往西柏坡而給了西北野戰軍大展拳腳的機會,僅僅歷時九個月,西野便收復了大量的失地,為了徹底鞏固陝北,彭總決定攻打位於陝北和關中交界處的宜川,從而剎死胡宗南再度染指陝北的可能。
為了完成戰役的構想,西野派出兩個縱隊火速包圍宜川,另派遣兩個縱隊埋伏在宜川以南的主幹道路附近伺機襲擊胡宗南的援軍,但胡宗南本人驕奢成性,絲毫不把我西野放在眼裡,僅僅派了一個整編軍沿大路北上馳援宜川且沒有任何留後手,最終這個致命的決定斷送了這支部隊3萬餘人的國民黨精兵。
在這條必經之路上,我軍兩個縱隊一左一右突然殺出直接截斷了國民黨軍的後路,最終我軍以5000傷亡的代價全殲了該部,其軍長見大勢已去後便自殺成仁。
在消滅了這支國民黨王牌軍後,宜川城外的兩支縱隊也發起了最後的總攻,當天便攻克了宜川,此次戰役前後歷時僅4天,我軍以5000人的傷亡代價殲滅了3萬敵軍並解放了重鎮宜川,敵我傷亡比達到了驚人的6比1,可謂是一場實打實的大捷。
第五場:遼瀋戰役
既然是盤點解放戰爭中的經典戰役那三大戰役必然是繞不開的話題,而三大戰役最先爆發也是戰果作為卓著的必然是遼瀋戰役了。
作為戰略決戰階段的開篇之戰,遼瀋戰役可謂是被黨中央給予了厚望,雖然我們作為後來人從上帝視角來看遼瀋戰役覺得一切都順理成章,但倘若把自己代入那個時代的背景下再去分析形勢的話,這必定是感到每一步都驚心動魄。
首先國民黨方面在東北部下了重兵,其中東北地區的幾大重要城市都有國民黨軍的重兵把守,加起來能有大幾十萬的部隊,同時華北地區的傅作義集團也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出兵支援東北戰局,雖然對我軍來說東北地區的局勢還沒有到四面楚歌的地步,但也並沒有那麼明朗,四野內部也認為打長春或許更謹慎保險一點。
但黨中央卻敏銳地看出了國民黨各部將領之間存在隔閡與間隙,加之國民黨方面蔣介石跟衛立煌二人正在為是否收縮防線穩固東北局勢而爭執不休,黨中央最終下定決心開啟戰略決戰,命令東野主力直逼東北的門戶錦州。
但戰爭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相比四野內部單從軍事角度上的分析敵情做出的判斷而言,黨中央的看法更富有遠見,錦州被圍後東西兩線的援軍受到了我軍的頑強阻擊,再加上其本身鬥志不強等原因這兩支援軍直到錦州城破也沒能趕到,本就搖擺不定的傅作義集團見狀也打消了出兵北上的念頭。
在錦州失陷後東北的陸上門戶被鎖死,再加上營口等海上撤退通道接連被我軍掌控,整個東北地區的40多萬部隊就變成了甕中捉鱉,最終被我軍盡數殲滅。
第六場: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作為三大戰役中兵力對比最懸殊戰果最好的戰役,可以說是整個解放戰爭中單場戰役戰果的天花板級別了。
其實淮海戰役本身的設想並非戰略決戰的一部分,為了牽制平津一帶的傅作義集團不會發兵北上支援東北,黨中央希望在南線打起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牽制其動向,至少是要為遼瀋戰役的收尾爭取時間,而此時粟裕恰好提出了要在淮陰到海州一帶打一次殲滅戰,企圖殲滅之前未能消滅的黃百韜兵團,這樣的想法和黨中央一拍即合,於是圍繞淮安淮陰以及海州方向開展的小淮海戰役開始了籌備。
戰役剛打了沒幾天,黃百韜兵團便被我軍包圍,但我軍沒有料到的是國民黨方面竟然不惜集結80萬重兵出擊徐蚌,其意圖再明顯不過,那便是同我軍在中原決戰。
此時的狀況對我軍而言可以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但國民黨此時已經集結了80萬精銳,而我軍只有區區60萬人,但即便如此,粟裕依舊沒有趕到畏懼,當即對中央打了報告請求擴大戰場,而黨中央也一如既往的相信粟裕的判斷,當即同意了他的計劃。
不過相比之下我軍卻也佔據了一定的優勢,那便是國民黨軍過度依賴鐵路和公路獲取補給,因此大量的兵力被分散在了補給線上,而我軍的補給大多來自民間,幾乎是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戰鬥之中,再加上我軍各兄弟部隊之間的團結奮進,以及蔣介石對下屬建議的不屑與固執己見,國民黨軍在佔盡了優勢的情況下仍舊敗北,八十萬主力被我華野中野一部消滅殆盡,自此徹底失去了組織反攻的可能。
第七場:平津戰役
今天的盤點就以三大戰役的最後一戰平津戰役收尾,相比轟轟烈烈的其他兩大戰役而言,平津戰役就顯得平靜很多,但同時它也創造了一個奇蹟,那便是兵不血刃拿下北平,25萬守軍接受該改編,達到了戰爭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地,那麼本次盤點我們將不會把重心放在我軍如何部署戰役如何開始,而是將重點放在北平和平解放以及傅作義本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從負隅頑抗走向合作這兩個方面來講述平津戰役的始末。
那時國民黨方面剛剛經歷了遼瀋戰役的慘敗,而駐守平津地區的傅作義也在看到錦州三天被攻克後大為震撼,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以求東山再起,傅作義也提前想好了自己的退路。
首先作為地方部隊出身的傅作義在平津之間留出了一條通往山西老巢的道路,而天津港還可作為海上通道以備不時之需,原本傅作義的打算是一旦情況不好,他便會將自己的部隊一分為二,自己帶出來的這夥人嫡系將同自己從陸路退往山西,而蔣介石派來的蔣系部隊則可隨時從海上撤往長江以南,這樣既不會得罪蔣介石也能確保自身勢力不會被消磨乾淨,可謂是一個萬全的計劃。
但傅作義忽略了一點,我軍原本就沒打算強攻平津,我軍自一開始便是希望平津兩大城市可以和平解放,對敵人戰略意圖認知上的缺失最終造就了傅作義必敗的結局。
想要和平解放平津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傅作義困死在這裡,切斷他的退路是第一位的,但盲目的出擊只會打草驚蛇讓傅作義主力提前撤退,雖然解放平津的目的能達到,但消滅國民黨重兵集團的目的卻直接宣告失敗。為此我軍做出瞭如下部署:首先是太原城的圍而不攻,為的就是讓穩住傅作義,讓他相信自己有機會殺回山西同其他兄弟部隊匯合。
在穩住傅作義之後便切斷他退往山西的道路,進而在陸上鎖死傅作義,新保安之戰就是很好的例子,我軍佔據了京西的大片土地,傅作義向西撤退的可能已不復存在。
此時我軍便開始向傅作義伸出橄欖枝,試圖透過談判和平解放平津,但傅作義卻仍心存僥倖,認為天津還是一條撤走的路不肯和平交接北平,為了徹底打破傅作義的幻想,我軍不得不強攻天津,而被看作“固若金湯”的天津城卻根本沒有撐上多久,同時南線的淮海戰役也宣告勝利,傅作義麾下的25萬大軍直接成了北方的國民黨孤軍,此時他再也沒有談判的籌碼,要麼玉石俱焚,要麼接受和平起義,最終在多方權衡之下,傅作義選擇了後者。
以上就是我們的全部內容,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羅列出自己心目中的最經典戰役與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