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氏宗祠,想必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位於安徽合肥的包氏宗祠吧,畢竟那是鼎鼎大名的北宋名臣包拯的家族祠堂,而且也是一座極其特殊的門朝北的祠堂。不過今天我要說的不是合肥的包氏宗祠,而是位於“中國廊橋之鄉”浙江泰順的包氏宗祠。
我們知道泰順是位於浙江省最南端的小縣城,早年間地處偏僻,村落分散,先祖們為了交通方便,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於是一座座供人歇腳避雨的古廊橋拔地而起,同時也方便了村落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可以說正是因為廊橋的建設,才把泰順人聯絡到了一起,而隨著人丁的興旺、文明的發達,宗祠則令這份聯絡更加的團結和緊密。
在中國古代社會有“皇權不下縣”的說法,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跟“宗族自治”有關。透過以弱血緣關係為紐帶,發展起的宗族組織,一直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宗祠則是宗族進行組織管理的頭等大事。
俗話說“追根溯源修家譜,繼往開來建宗祠。”這也很好的印證了“家必有譜、族必有祠”一說。宗祠可不僅僅是一棟普通建築,它是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是團結宗族和聯絡親情的紐帶。關於這一點如果你來自於農村則或多或少會有所瞭解,尤其對於老一輩人來說,這種認知則會更加深刻。
泰順泗溪鎮的玉巖村,是包氏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包氏始祖在宋德祐元年自平陽竹樓遷居於此,千百年來,這座象徵著包氏家族文明友孝、興旺發達的包氏宗祠,毅然矗立在這景色秀麗的青山綠水之中,不但是包氏家族逢年過節緬懷先賢、祭祀祖先的場所,更成了遊人瞭解傳統歷史文化的知名景點。
玉巖包氏宗祠,肇始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曆年間遷至現址,後又在清道光年間再次重建,坐北朝南,依山面水,規模宏大,建造考究,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浙江省內罕見,泰順境內儲存最為完好的一處宗祠,具有很高的文物綜合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宗祠總佔地面積約2200平米,由牌樓、照壁、外臺門、頭門、前堂、正廳等部分組成,走近包氏宗祠,在公路邊你會看見一座古色古香的木構重簷三間牌樓,主樑正中懸掛“包氏宗祠”匾額,紅柱灰瓦、畫棟雕樑、氣勢非凡。對面的照壁通身卵石砌造,牆頭上有獅守護。走過一條鵝卵石鋪面的小徑,便可見包氏宗祠的主體建築群,磚石砌築的外臺門,呈滿月圓洞形,粉牆彩繪、重簷飛翼,門洞上“派衍竹樓”四字,道出了玉巖包氏始祖源出之地。
圓門後是一池碧水的半月池,其後頭門外天坪兩邊兼置束龕,牆上亦施彩繪,供焚燒香紙之用。頭門並列三洞,中間正門對應的是地位最高的宗祠主殿,院內喬木蒼翠、苔痕斑駁,前堂八根巨柱對稱排列,前堂中懸有“明德永祀”等匾額,是族民祭祖、宗族議事、婚喪嫁娶舉辦儀式之地。兩旁的小門又稱“鬼門”,平常供人通行。 正殿後為寢殿,寢殿明間設神櫥,神櫥前沿有細木鏤花罩,塗朱描金,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精巧異常,內供奉祖宗牌位,常年香火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