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時機”的《班師議》
忽必烈得知這些緊急情報後,當即召集手下的謀士商議對策。
此時郝經提出著名的《班師議》,建議忽必烈馬上與南宋議和,班師回朝,防止阿里不哥搶先佔據帝位。
郝經認為,按照《周易》的說法,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才可稱為聖人。所謂不失其正,即不失時機,而且時機得當。他回顧說:
既輔佐忽必烈殿下以來,發現殿下聰明睿智,足以君臨天下,發強剛毅,足以當機立斷。對於思大有為於天下的進退存亡之正,知之久矣。很早之前,就對郝經說:“現在的時勢還不允許,不可冒進”,又說:“時之一字,最當用心。”對於時勢的分析與判斷,以及時機的把握與利用,都有高明的研究。還說:“可行之時,爾自知之。”這是讓我們不必擔心,只要到了該動手之時,自會作出決斷。
可知殿下對於《周易》所說的“時乘六龍 ”之道,知之久矣。
不過郝經話鋒一轉,就開始毫不客氣地批評忽必烈。他說:雖然殿下從道理上深得“時”之大義,而從實際上看來,還有不到之處。自出師以來,大王都表示進而不退,做為謀士,一直弄不明白其中的奧妙,所以一路上如在真定,在曹州、濮州,在唐州、鄧州,謀士們多次提出這個問題,忽必烈都不進行解釋。但目前形勢已很緊張,我們必須提出自己的看法,供殿下參考。
我朝在滅金之後,對於南宋,只知進取,不知休養生息,使得軍隊疲憊,國庫空虛,三十年過去,結果還是不能消滅南宋。在蒙哥大汗繼位之後,仍應暫時休養生息,卻還是大舉發兵,進攻南宋。這從《周易》的原理來說,就是不當進而進,就是不知進退存亡。如果以為是天命所在,按照上天的意志,我朝必須取宋朝而代之,因而不敢閒逸,所以不停地進攻的話,則這種知進不知退的行動,還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現在蒙哥汗已死於軍中,大軍失去總統帥,在此種情況下,殿下做為一個方面軍的統帥,就應該派出使節遍告所屬諸軍將帥,逐步撤軍,暫時與宋講和,返回蒙古,把繼位之事辦好。有了這個條件,然後才可進行統一天下的大業。可殿下還是進而不退,這也是不當進而進。
從這次南征看,如果當初就不宜渡過淮河,則其後就更不應該渡過長江,既然不宜冒進,就更不應該渡江之後才圍攻鄂州一城。如果以為目前正是滅宋的大好時機,因而機不可失,敵不可縱的話,且已經渡過長江,也就不能停頓下來,中止進攻,不進不退。而應乘虛攻佔鄂州,然後分兵四出,直逼宋都臨安,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消滅南宋王朝。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知難而退,儲存我軍的實力,班師回朝,仍是可取之策。
然而這些都沒有做到,而是師不當進而進,江不當渡而渡,城不當攻而攻,當速退而不退,當速進而不進,遷延盤桓,情見勢屈,舉天下兵力不能取一城,則我竭彼盛,又想等什麼結果呢?況且我軍目前已有十分之四五的人員染上南方的疾病,如果再拖延下去,到了冬春之際,傳染病還要大肆流行,那時恐怕欲退而不能了。
現在從全域性的形勢看,由於我朝的西路軍已經撤退,使得南宋在上游地區已無任何軍事壓力。而在中下游一帶,由於我們不進不退,貽誤了戰機,使得南宋得以集中兵力,重新部署,進行抵抗。而且他們聽說我方蒙哥大汗死於陣前,內部已經產生矛盾,因而宋軍計程車氣大振,在中下游地區實已構成嚴密的防禦,甚至還有一定的反攻能力。此時,我軍再想攻下鄂州,難度已大大增加。如果不顧一切代價非攻下此城不可,由於宋軍已在其他地區重新設防,也無多大意義。由此看來,我軍傾盡全力的南征,所得不過區區一城,而且勝之不武,如若猛攻之後,仍不能得手,更會使我朝與我軍大損威望,於我方更加不利。
從各種情況看,殿下的本意,不想渡江,既然渡過了長江,也不想攻城,既已攻城,也不想花費巨大的代價,這可從已經宣佈軍紀的看出:殿下命令全軍不許焚燒房屋,不許搶掠財物,不許毀壞墳墓,三百里之內禁止一切侵掠。有人建議拋下鄂州不管,集中兵力直取臨安,殿下則以為臨安一帶人口稠密,大軍一到,就算全軍能執行紀律,不亂殺亂燒亂搶,也會踐蹂這塊富庶之地,實所不忍。殿下以為,如果上天讓我朝得到天下,就不必用大軍征伐而殺人,如果上天不讓我朝得天下,則殺人眾多又有何用處。因此,殿下未能下此直取臨安之決心。
這還造成了武將與謀士之間的矛盾,武將認為殿下這種思想,都是謀士們灌輸儒家學說的結果,因而提出文人不可信用,他們認為不殺人就不能得城。對於武將的這種看法,殿下表示了明確的態度,對武將們說:宋朝守城者只不過一個文人賈似道 而已,而蒙古十萬大軍,竟不能勝,殺人數月而不能拔下鄂州城,這是武將之罪,豈是文士之罪?因此更加嚴禁殺人。殿下的這種仁心,可謂已經感動了上天,所以才賜給殿下實現夙願的良機 。
殿下久有迴歸蒙古之志,實在是由於目前的種種問題,而不能馬上行動而已。但是現在事情已經非常緊急,不得不馬上做出決斷。
現在的形勢,據我的分析,宋朝方面非常懼怕大敵壓境,雖然目前也已集中了不少部隊,但仍然只能處於防守狀態,根本無力大舉北上反攻。而我朝方面,則是國內空虛,塔察兒等王擁有相當的兵力,處於我們的背後,西域各國,窺視關隴地區,隔斷了我們與旭烈兀 的聯絡。國內的人們,都是各持兩端,觀望形勢,凡有一點實力的人,都有覬覦神器的野心,對於大汗之位,垂涎欲滴。一有機會,就會使這些人的野心大大膨脹,如果他們之中有人在蒙古搶先舉事,則殿下腹背受敵,大事去矣。
事實也正是如此,目前阿里不哥已經發布命令,讓托里奇到燕都一帶擔任斷事官,設立行尚書省,接收了圖籍檔案,向屬下各道發號施令,這就是執行皇帝的權力啊!雖然殿下素有人望,且握有重兵,但也不能說是萬無一失,大汗之位非我莫屬。這種事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殿下難道不知道嗎?如果阿里不哥明天就聲稱受有蒙哥的遺詔,而正式繼位為大汗,一紙詔書頒佈全國,與宋媾和,則殿下恐怕連蒙古也回不去了。
如此說來,事情已經到了萬分緊急的關頭,不可再拖延下去。目前殿下唯一的可行之計,是立即與南宋媾和而回師蒙古,儘快商定繼位的大計,把災禍消除於未然狀態。具體說來,應派勁兵截斷大江上下的交通,以軍事上的有利地位,與宋議和,讓宋朝割讓淮南江北地區,與之議定疆界及每年供奉的歲幣數目。然後派出輕騎精銳部隊,置輜重於不顧,渡過淮河,星夜賓士,直抵燕都,制服托里奇,給阿里不哥一個突然襲擊,使他的僭位奸謀,冰釋瓦解。同時另派一支部隊,迎接蒙哥的靈車,同時也就把皇帝玉璽接收到手。然後就派出使節召見旭烈兀、阿里不哥、末哥及諸王駙馬,在和林集中,為蒙哥發喪。還要派出官員到汴京、京兆、成都、西凉、東平、西京、北京等地,安撫各地的軍民,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聽從殿下的統一號令。目的是使全蒙古統治下的官員軍民,知所歸屬,不生變亂之心,也使心懷不軌之人,不敢輕舉亂動,這樣才能使帝位自然而然歸到殿下手中,而國家社稷才能太平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