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黑漆嵌螺鈿人物圖盒,浙江博物館藏品 | 三獵 / Wikimedia Commons
“漆嵌螺鈿工藝品”中最核心的兩個詞,一個是“漆”,另一個就是“螺鈿”。
清康熙黑漆嵌螺鈿仕女圖屏風(區域性),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 Wikimedia Commons
日本江戶時代“琳派”梅蒔繪螺鈿香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 Wikimedia Commons
不能喝的“牛奶”
這裡說的漆,並非現代的化工產品“油漆”,而是一類源於漆樹科植物的天然塗料。出產漆的植物中,最重要的是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此外,還有和漆樹同為漆屬的野漆T. succedaneum和烏汁漆屬的Melanorrhoea usitate等。
漆樹 | Wikimedia Commons
割漆 | Wikimedia Commons
這些植物的體內,都含有豐富的乳汁,收集過濾後,就得到了生漆。漆樹生漆的組成成分中,一多半都是漆酚,這是一種狀如油脂的有機物質,還有25%~30%是水,這些水分散在漆酚中,形成了“油包水”的乳濁液。其他產漆植物的乳汁中,主要成分和漆樹略有不同,比如蟲漆酚、緬甸漆酚。不過,它們在應用上沒有什麼區別,在經過了攪拌、日曬、加熱等工序後,蒸發了大部分水,再經過調色等工序,就都成了“精製漆”。
給木樁上漆 | Scott Brown / Wikimedia Commons
剛採收的生漆,顏色類似乳白色的牛奶,接觸空氣後,會依次變成奶茶色、焦糖色、黑巧克力色。我們常說的“漆黑”一詞,就是古人用生漆最終的顏色來形容黑。別看我把生漆的顏色描述得讓人很有食慾,但它根本不能吃。因為漆酚既有毒,又有很強的致敏性。那些參與生漆採集、加工的工人,基本都會飽受過敏之苦。
驚人的“保鮮”效果
不過,生漆中還有另外一種成分,雖然含量不多,卻能夠把生漆從傷人的汁液變成用途廣泛的無害塗料,這種成分的名字叫作“漆酶”。不管是生漆還是精製漆,其中的漆酚類物質都會在漆酶的催化下,發生氧化反應,形成乾燥的漆膜。這個反應過程需要大量氧氣參與,只有在高溼度的空氣中,漆膜內部才能接觸到足夠多的氧氣。所以,漆的凝結需要高溼環境,乾燥的流動空氣反而不利於它成膜。這也是它和許多現代化工塗料最明顯的區別。
南宋黑麵剔犀山茶紋漆盒 | Wikimedia Commons
凝結好的漆膜,對人體無毒無害,質地光滑、堅硬,防水效能超強,還有非常好的粘結效果,要不怎麼有一個成語叫“如膠似漆”呢。除了這些實用優點外,乾燥後的漆經過研磨拋光後,可以呈現出多種美麗的視覺效果。
元代剔紅仕女嬰戲圖漆盤 | Wikimedia Commons
所以,早在上古時期,美貌與實用兼備的漆器就令人為之傾倒。我國浙江和日本北海道都出土過八九千年前的漆器製品。
明中期剔紅荔枝紋漆盒 | Wikimedia Commons
不是什麼貝殼都可以
和其他許多工藝品一樣,漆器也會被能工巧匠們加上各種裝飾,比如寶石和貝殼。
清康熙黑漆嵌螺鈿仕女圖屏風,十二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 Wikimedia Commons
貝殼則是今天的另一個關鍵詞。
鮑魚殼 | Zell / Wikimedia Commons
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用貝殼裝飾的漆器,這些裝飾就統稱為“螺鈿”。它們可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蚌泡,就是用貝殼磨製成的圓形裝飾,一般比較厚;另一類是蚌片,就是相對較薄的貝殼片。二者相較,當然是蚌片更為精細美觀。所以,蚌片逐漸成為了螺鈿的主流,以至於後世只要一提起螺鈿,大家預設的就是貝殼薄片了。
鮑魚殼的珍珠層 | Pixabay
貝殼薄片之所以會比蚌泡更漂亮,是因為它把貝殼磨到露出了“珍珠層”。所謂珍珠層,是軟體動物外殼內層的結構。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晶體和蛋白質,由於有規律的分子排列方式,它呈現出獨特的光澤質感。
夜光蠑螺 | Wikimedia Commons
雖說絕大多數貝殼都有漂亮的珍珠層,但要想鑲嵌在漆器上,那加工難度可就“因殼而異”了。常用於鑲嵌的種類有鮑魚、夜光蠑螺、珠母貝、大珠母貝等,尤其是鮑魚和夜光蠑螺,磨出來的貝片不僅光澤好,還有豐富的顏色,因此在後世的螺鈿工藝經常會被用到。
出口轉內銷的國寶工藝
在沒有電動機器的古代,把厚實的貝殼磨成薄薄的貝片,是一件挺費時費力的事,再加上漆器本身也不省事,所以螺鈿漆器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屬於奢侈品的範疇,流行與否,與社會風尚密切相關。
清代人物酒壺,金漆鑲嵌珠母貝,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 Wikimedia Commons
春秋戰國以後,螺鈿鑲嵌工藝逐漸沉寂,到了南北朝時期開始復興,在隋唐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出現了許多精巧的技藝。各種巧奪天工的螺鈿鑲嵌漆器不光在國內流行,還被僧侶和遣唐使帶到了東鄰日本。
明晚期黑漆嵌螺鈿庭院人物紋菱形盤,鑲嵌了珍珠母貝和金銀箔 | Wikimedia Commons
在當時的日本,螺鈿鑲嵌漆器同樣受到王公貴族的熱烈追捧,他們多次派人來中國採購包括漆器在內的商品。有許多精品被視作國寶,至今仍然收藏在奈良正倉院。2019年的正倉院展上,“領銜出演”的展品便是唐代的螺鈿紫檀琵琶。
螺鈿紫檀琵琶(複製品)
日本既有漆器,也產貝殼,在受到了來自大唐的文化衝擊後,當然也會想著仿造。經過數百年的鑽研,日本的螺鈿漆器工藝已經與中國難分一二,以至於到了宋代,反而反向輸出到中國。北宋《泊宅編》中,甚至寫道“螺填器本出倭國”,把出口轉內銷的技術誤認為是進口的了。
16世紀,日本出口的花鳥蒔繪螺鈿聖龕,九州國立博物館藏品 | Wikimedia Commons
日本江戶時代,關屋蒔繪螺鈿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 Wikimedia Commons
不過,《泊宅編》的作者方勺畢竟是個文人,恐怕對於社會底層的工匠和技術沒有太多瞭解。其實,中國的螺鈿鑲嵌漆器就算經歷了數次改朝換代,也一直沒有斷檔,並且還有了技術革新。
明代黑漆嵌螺鈿學士圖八方盤,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 Picry
五代以前的螺鈿,使用的多為厚螺鈿,貝片厚度在0.5~2毫米,透明度較低,顏色發白。而南宋以後,薄螺鈿慢慢成為主流,貝片厚度在0.5毫米以下,原料多用鮑魚殼,色彩鮮豔,能夠在漆器上拼出五顏六色的圖案。
明代漆嵌螺鈿獅子紋底座,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