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百度百科敘述為:驢友一詞是網路用語,是旅遊、旅行、旅居的旅演化而來,泛指愛好旅遊,經常一起結伴出遊的人,常用作對戶外運動,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稱呼,也是旅遊愛好者自稱或尊稱對方的一個名詞,因為驢子能馱能背,吃苦耐勞,所以,也常被愛好者作為自豪的資本之一,他們更多指的是揹包客 ,就是那種揹著揹包,帶著帳篷、睡袋,穿越、野營、徒步、騎行的戶外愛好者。對驢友需要的裝備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基本裝備,如服裝、揹包、墊子、睡袋、鞋、帳篷、水具、地圖、指南針、照明、太陽眼鏡、刀、防護/藥品等。二是不同運動需要的專業性很強裝備,如探險隊的衛星定位器GPS、腳踏車鞋服、登冰山用的冰鎬、冰錐、潛水運動的潛水器材等。
百度百科對驢友裝備按需要簡單分了兩個方面,當然還有更頂級的,例如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裝備,一般是租用的,某些名人是掏腰包抬著上去的,等等。網上各種論壇關於裝備的討論也很多,但是太多太雜,讓人眼花繚亂。到底裝備分幾個方面、優勢咱不去考究,不去抬槓。今就聊聊普通大眾就近或低強度戶外運動需要哪些裝備,新驢入門的基本裝備。
1. 鞋子:一定要是登山鞋,普通運動鞋不考慮,最好還是要高腰的,可以保護踝骨,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 一雙好的靴子會在野外給你的雙腳提供多年舒適的服務.如果你常去野外,花在選擇如意靴子的時間、精力和費用是非常值得的投資。我最舒適的一雙鞋子是哥倫比亞的,花了1200大洋,穿了三年多了,很值得。新驢建議買300左右的就可以,另外一定要提前試穿,避免戶外時磨腳後跟、頂大拇指等問題。
2. 揹包:大小視路程遠近而定,一般在周邊一天遊30-40升左右即可,MM需30升、GG需40升足夠,不需要購買什麼高階品牌,我現在用的兩個40升包就是在某寶上花100多大洋的,揹負系統簡單,爬過箭扣長城、武功山、徒步庫不齊沙漠。長線遊的話,50-60升左右即可,MM需50升,GG需60升及以上,負重能力一定要強,這個最好選用品牌,有好的揹負系統,符合人體工程學,可將重量合理分配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避免只集中在肩部,減輕後背的悶熱感與肩膀痠痛感,保證行走中的平衡。我用的是國內戶外品牌凱樂石的60+10L,爬過四姑娘山、五臺山,感覺很不錯。
3.登山杖:可以保護你的關節,尤其在下坡較長的地方減少對膝蓋承受的衝擊力,幫助你保持平衡,並在陡峭的路段中節省體力,當然還有其他打草驚蛇、掃除障礙等等其他作用。目前登山杖有多種,兩節伸縮式、三節伸縮式、摺疊式......,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前述三種我都用過,現在用的是摺疊式的,具有便攜、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雖然耐用性和強度不及大多數兩到三節的伸縮式登山杖,但對於大多數普通的登山者和徒步者來說還是足夠耐用,適合中低強度的徒步和登山。
4. 外衣褲:速乾衣褲、衝鋒衣,不建議穿牛仔褲。另外,堅決穿長衣長褲,無論季節,即使是夏天也得長衣長褲,長衣可以以短袖+冰袖替代。
5. 內衣褲:速幹內衣,堅決不穿棉內衣,包括秋衣秋褲的。原因是全棉內衣的吸汗性,排汗不好,不但舒適性打折扣,在氣溫較低運動後,你會感覺到特別凍。
6. 護膝:對於任何長距離的徒步都應帶上一對護膝。膝蓋的損傷很難恢復,其損害可能是終生性的。我現在用的四彈簧的,買的早,一直用。
7. 帽子:一般春秋夏季用寬簷帽,可以遮陽,減少太陽直射帶來的傷害。如果再在冬季較為特殊時節,需要針織帽,甚至打劫帽也可以考慮。如果去沙漠,還得帶鬼子帽。
8. 手套:也需按季節區分,一般半指手套、薄手套、厚手套。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有很大的保護作用,冬季還起保暖作用。
9.保溫杯、水袋:生命之源,重要性就不多說了。我是一年四季帶熱水,MADE in china 的虎牌1升裝,水袋是傳說種捷克進口那種。
10.其他必備的物品,例如頭巾、頭燈、雨衣、洗漱用品、排汗襪子、坐墊。
11.其他可以入的物品,如果需露營,則帳篷、防潮墊、氣墊、水袋、帳篷燈得一應俱全,全套配齊。還有灶具,爐頭、氣罐、套鍋、小鋼杯等等。
12、小物品:墨鏡、雪套、冰爪、便攜小音響、防曬霜、姨媽巾、水果刀、揹包雨罩、充電器、充電寶、藥品、備用食品。
嘮嘮叨叨了這麼多,你可能煩了,記不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根據戶外運動的季節、地區、氣溫變化,確定注意整體情況;再從頭頂開始捋,一直捋到腳。
計劃明天跟大部隊爬嶗山,天氣預報較為暖和,今天收拾登山包40升,物品有:寬簷帽、頭巾、頭燈、墨鏡、半指手套、登上杖、護膝、充電寶、保溫壺、功能飲料、巧克力、飯(午飯聚餐,自熱米飯、滷蛋、小香腸、蘋果、青蘿蔔)、溼巾、抽紙。身穿速乾衣褲內衣、抓絨衣、普通襪子、登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