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金陵城各處的秋色正濃,屬於北京東路的秋天,也已抵達。
從鼓樓站4B口走出去,繞到天翼廣場,兩排筆直挺立的銀杏樹惹人注目。
細數了一下,大約有十餘株,相對而立,形成一條天然的銀杏大道。
放眼望去,銀杏葉黃了80%,只有零星的葉子留戀樹梢與青空,在一場場秋風的吹拂下,很快它們也將迎來今秋的落幕。
沒有石像路的秋景來得壯觀,但北京東路的景色仍能抓住你的眼。
橙黃色的銀杏和深藍色的窗戶相互映襯,光影交錯,傾瀉而下,整個牆面都有了些許的詩意和溫馨。
黃色的銀杏葉,灑落在地面,在銀杏樹周圍形成了一個大圓盤。
滿地銀杏葉斂去了城市的喧囂,延伸出了獨有的城市脈絡,漫步於此,瞬間多了幾分悠閒和靜謐。
忍了一整個秋天沒能出門的我,驚喜於這裡的秋色,用作拍照剛剛好。
轉了一圈,發現靠近地鐵出口的幾株銀杏黃得最為透徹。
抬眸望去,銀杏交織,像是為天空打開了一扇窗戶。
此時此刻,深黃色的銀杏葉和湛藍的天自然相融,宛若一幅油畫,將南京演繹成了金陵。
看完鼓樓廣場的絕美銀杏,我們穿過“有鳳來儀”,去到對岸的鼓樓公園,見證金陵深秋的另一面。
這個佔地約1萬平方米的鼓樓,分上下兩層,高達9米,紅牆巍峙,飛簷迎風,遠遠望去,很是壯觀。
城樓下層為城闕式臺座,中間並列著闢券門3道,前後貫通,供人們行走。
因為上城樓需要刷身份證,我們只好和很多人一樣留在樓下凝望這裡的美。
整個鼓樓公園共有4株銀杏樹,在進門處樓的左側,有兩棵高大挺拔的銀杏樹很受遊客喜愛。
當成片的金黃將600多年的鼓樓包圍起來,紅牆的映襯下,公園也變得無比婀娜。
站在銀杏的樹蔭下,一抬頭便能望見紫峰大廈。
看著眼前的鏤空白窗,白雲悠悠,紅牆碧瓦,即使身處鬧市,心亦遠矣,一切彷彿都變慢了。
金黃色的落葉像是天然的地毯,有人席地而坐,堆疊的銀杏葉輕輕踩上去,窸窣輕快的聲音無比悅耳。
鼓樓公園的銀杏,透出深深的黃,顯得迷人又深沉。
有百年風華的它,在這個秋季裡有著說不清道不完的歲月故事。
對北京東路的秋,倘若只停留在銀杏上,那是你還未漫步過整條道路。
全長2.4公里,沿途經過和平公園,雞鳴寺,凱瑟琳廣場……這裡的秋,儼然比南京城的其他秋景更顯與眾不同。
雞鳴寺的秋人跡寥寥,但地鐵口對岸的水杉,同樣深紅出彩。
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傾灑下來,遠遠望去頗有種歲月靜好之感,讓人不免產生恍如隔世的錯覺。
那一樹樹似紅花似烈火的水杉,就像是上帝打翻的顏料盤,裝點了整個北京東路的景緻。
NANJING AUTUMM
沿著北京東路繼續往前,一路欣賞著梧桐,水杉和別樣的秋景。
撿起一片紅葉,聞著十分清新,將它夾在記錄本裡,把南京秋天的味道牢牢儲存下來。
四五點鐘,落日餘暉在進香河路的杉樹上,留下兩縷璀璨的光影。
走在落葉鋪就的金黃道路上,腳步也不經意慢了下來,整顆心都被眼前的美景包裹著,而那些令人驚喜的美好,似乎也喜歡在這個季節和我們不期而遇。
沿著北京東路漫步時,掠過不少學生的身影,他們看上去青春有朝氣。
猶記得十年前,一首《北京東路的日子》紅遍各大高校,歌詞裡描述的這條路,也忽然在南京火了。
如今再次回到這裡,發現撲面而來的全是些年輕的臉龐。
每個南京人的青春裡,都有一條無法取代的“北京東路”,人來人往,但北京東路永遠年輕。
從市機關幼兒園、北小到南外,東大,這些地點都是很多個孩子的青春見證。
記得那時候放學後從學校圖書館狂奔回家,會看著燈光漸漸變暗。
和幾個同學笑著說了明天見,轉身進入公教一村的巷道,回到這個坐擁4所學校,自帶傲氣的小區。
掐點進校的稚嫩學生,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菜市場討價還價的爺爺奶奶,這些其實都是北京東路生活的具象。
當年華老去,北京東路便成了大爺大媽們散步遛彎的好去處,和平公園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
如今在北京東路,很多記憶裡的事物都紛紛消失不再,人和事都在悄然改變。
初到南京時,Line Friends的門外經常排起長龍,但如今它也宣佈閉店。
去的當天店面緊閉,已經不再對外開放,沒有任何的亮燈和人流。
以前44路公交車途經南外時,大家都習慣向外瞥一眼,但現在的線路已經縮到了蘭園。
旁邊的蘭園市場,翻新過後住在附近的居民更愛去了,拎著瓜果蔬菜回家,便步入自己庸常的生活。
北京東路就像是一條隱形的脈絡,將他們的人生無形貫穿和聯結。
春起櫻花,秋至銀杏,北京東路的四季流轉,就在我們的一個個腳步中見證。
屬於北京東路的青春,就像這裡的秋天一樣短暫,但這裡的生活,卻演奏成了一首獨一無二的詩。
像是銀杏樹上的葉子,一切都是限定,一起回到北京東路,找尋秋天和你的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