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是自信滿滿地主動出擊,還是消極被動地躲避退縮呢?
能夠自信地表達,在心理學來說,是一種對個體人格或者魅力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為自信地表達和不自信地表達,會給別人留下不一樣的印象,從而影響到後續的各種互動交往。
例如在工作上,面對客戶或者上級無法做到自信地表達,你可能就會形成一種“辦事不力”的形象。
在愛情中,面對心儀的物件無法做到自信地表達,你可能就會被對方誤以為是心懷不軌,或者缺乏交往的吸引力。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跟別人說話的時候,總是支支吾吾、膽小謹慎、焦慮不安,那麼你最好用自信的姿態去武裝自己的表達能力了。
在此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你的溝通模式。
4種溝通方式
按照心理學的分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4種風格或型別的溝通:
- 被動溝通
- 攻擊型的溝通
- 被動—攻擊性溝通
- 自信的溝通
每當我們與人交流時——無論我們是否知道——我們都在使用這些風格中的一種或多種。
看看主導你溝通模式的,是哪一種?
1,被動溝通風格
被動的溝通方式就是保持低調和避免衝突。
它通常採取“順其自然”的形式,始終如一地滿足他人的要求和想法,避免表達自己的願望和偏好,如:
今晚一起去唱K?呃……那好吧,雖然我還有工作沒做完!
每天開車順路接你上班?行吧,反正也是順路而已。
有一個新的專案需要在週日加班?是的,我可以做到,老闆!
類似這樣的交流模式,就是一種被動溝通了。
請注意,被動交流不涉及不交流或什麼也不說。相反,它通常採取與其他人建議的任何方式一致的形式。
此外,雖然被動的交流方式在我們所說的方面可能顯得有些被動,但就我們所做的而言,它通常絕不是被動的。
具有被動溝通風格的人通常看起來非常忙碌和“積極”的,因為他們不斷奔波勞碌,努力付出去回應其他人對他們的要求。
2,攻擊型溝通風格
攻擊型的溝通方式與被動的方式相反。
與其做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倒不如“指點”別人做我們想做的事,即使這是以犧牲別人自己的意願為代價的。
在被動風格中,我們放棄對自己生活的不合理控制,但在攻擊型的風格中,我們就是試圖對其他人的生活進行不合理的控制:
因為我是你的男/女朋友,所以我說什麼你都要聽,否則就是不愛我。
你為什麼這麼晚回來?你是不是傻了?我讓你早點回家你沒聽到嗎?
趕快滾出我的視線範圍內,我今天不想見到你!
一貫咄咄逼人的溝通方式,幾乎總是對深層次的恐懼或威脅的反應。
就像那些霸凌別人的人,往往是為了感受自身那種強大的“操控力”,以此彌補他們在家裡遭受的欺凌和恐懼。
大多數使用攻擊型溝通方式的成年人,他們的行為都是出於恐懼和無助感。
雖然這種溝通方式在短期內會讓人感到有力量,但長期的結果永遠不會令人滿意,而且往往會使這些不安全感變得更糟(如果沒有其他原因,他們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其他人漸行漸遠)。
3, 被動—攻擊性溝通
被動—攻擊性溝通是被動和攻擊性風格的結合。
之所以出現這種溝通模式,就是因為我們既想表達心中的沮喪和不滿,同時又希望能夠避免自身對後果負責。
例如講八卦,或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就是一種被動攻擊性的交流形式。通常這樣做的人,都是為了避免直接溝通帶來的後果,同時發洩自己的情緒或破壞某人的聲譽。
有時候開玩笑就是一種常見的被動攻擊性交流形式,它讓我們“刺傷”某人,但又可以避免承擔責任,因為這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被動攻擊性的溝通,通常在短期內“效果很好”,但從長遠來看,幾乎總是導致糟糕的結果:我們周圍的人最終會對我們感到非常失望和不安,以至於可能導致重大的關係衝突和損失。
因為經常使用被動攻擊風格的人,他們在與人交往的方式上並不完全誠實,人前人後一個樣子,別人自然不想跟他們有太深入的接觸了。
4,自信溝通
自信的溝通,意味著我們清楚而大方地表達我們想要什麼,對我們不想要的說“不”。
今晚吃披薩?實不相瞞,我有點討厭吃披薩,如果可以,吃粵菜怎樣?
老闆,當前這個專案遇到點麻煩。我認為如果我們對專案有更明確的角色和目標定位,可能會有所幫助。
今晚去看電影怎樣?當然,如果你不喜歡,去逛逛街也是沒問題的。
這種自信的溝通方式,就是屬於一種“不卑不亢”的表達模式,不會放低自己的姿態討好別人,但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需求。
千萬不要認為,自信溝通的直接性“等於”攻擊型溝通。自信地表達,不代表要咄咄逼人、粗魯或不知何故地不尊重。
自信幾乎總是與人互動當中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它A)誠實地表達你的感受和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情,而且B)尊重他人。
換句話說,自信的溝通意味著在溝通方式上尊重自己和他人。
但問題是,為什麼你做不到呢?
為什麼你的溝通不能自信?
自信是建立在平衡的基礎上的。
它需要坦率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他人的權利和需求。當你自信時,你就能夠以堅定、公平和同理心地表達你的觀點。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這種自信。其說話不是充滿攻擊性,就是過於被動,沒辦法大大方方地侃侃而談。
一個人無法自信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包括:
- 自尊和自信心低:通常,自尊和自信心低的人,會以被動的方式與他人互動,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的自我價值,找不到自己的個人定位。
- 過去的經歷或不好的感受:有時過去的經歷,例如父母的打擊或失敗經歷所遺留下來的習得行為,也會時時刻刻影響自己的自我認知。
- 感知角色:你在家庭、工作或整個社會中的感知角色,可能會導致你採取被動行為。例如,在許多文化中,女性被刻板地視為要矜持一點,或者工作地位低下的人不應該太自信。
- 能力焦慮:因能力不足而承受壓力和焦慮的人,會經常採取被動行為,因為他們非常在乎別人對他們看法,擔心別人發現他們的不夠優秀。
不管是什麼原因,重要的是你要認識到問題所在,並打破這個迴圈。自卑心會不斷積累,而自信心也同樣需要積累。
自信是一種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建立和發展的技能。變得更加自信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承諾。
所以我的建議是,從小事做起。
努力在較低風險的情況下更加自信。隨著你的進步,它變得更加自然,慢慢就能夠在更大和更高風險的情況下變得自信。
一個說話自信的人,會有什麼特徵呢?如:
1,直接的目光接觸。表明作為說話者的“我”是強大的,不會輕易被嚇倒的。
2,大方而自信的姿態和姿勢。站立的身姿,穩定而不左搖右擺或退縮;說話的姿態不卑不亢。
3,說話的語氣。一個強有力的聲音傳達出自信。當然,如果說話太粗魯太大聲,可能就會變為“攻擊性語言”。
4,表情。既不會眼神飄忽不定,也不會表情擰巴,這對於傳達正確的資訊、塑造自我印象至關重要。
5,無威脅、無責備的語言。例如“如果你繼續這樣做,你會感到後悔的!”這是威脅,不是自信。
6,明晰。例如,“你能不能別這樣?”是含糊的,而“我們說話的時候,你能不能別走開?”更清楚地傳達了說話者的需求。
7,積極的語言。例如,提出一個否定請求“你不要把你的東西亂放行嗎?”,不如提出一個肯定請求“你把你的檔案亂放,會影響到我工作的!可以收拾一下嗎?”
8,不批評自己或他人的語言。例如,諸如“我知道我過於敏感,但請不要使用這種詞語好嗎?”和“沒有人教過你任何禮貌嗎?”是批判性的而不是自信的。
記住:當你練習變得更加自信時——即使是在很小的方面——你和你周圍習慣了你不那麼自信的人,都會感到不舒服。
重要的是,你要接受這一點,這樣至少你不會被這種情況弄得自己措手不及。
改善你的溝通方式
學會自信地說話,不僅能讓你尊重每個人的需求和權利(包括你自己的需求和權利),並且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能夠保持人際交往的界限。
以下這些步驟,可以幫助你養成這種健康的溝通方式(並在此過程中減輕你生活中的壓力)。
第一,用事實描述你不喜歡的事情;
如果你想對某個人的行為發表意見,請堅持用事實去描述對方的行為,而不是使用負面標籤或傳達判斷的詞語。例如:
情況: 你約會的物件遲到了,晚餐約會足足遲到了20分鐘。
不恰當的(攻擊性的)回應:“你很過分啊,只有手腳殘廢才會遲到這麼久!”
被動性的回應:“雖然我等了你很久,不過沒關係,反正等著等著就習慣了!”這就是“舔狗”的回應了。
自信的交流:“我們應該是在7:30見面的,但現在是7:50。我等了你20分鐘了哦!”
不要假設你知道對方的動機是什麼,特別是如果你認為他們是故意或者消極的。
只要把事實自信地表達出來就行。
第二,不要判斷或誇大
對於某些那些你不喜歡的行為應該實事求是,不要過度戲劇化或判斷,這是一個重要的開始。
描述他們行為的影響也是如此。不要誇大、標籤或判斷;只描述:
不恰當的回應: “好啦,現在這麼晚才吃飯,等一下電影看不了啦?”
自信的溝通:“由於你的遲到,所以現在我們吃飯的時間又少了。如果你不想錯過電影開場的話,我們只有半個小時吃飯!”
肢體語言和語氣在自信的交流中很重要。
例如同樣的表達,不同的語氣會顯示出不同的效果:“遲到就遲到了,沒關係,反正等你而已!”
你用太監對皇上那種低聲下氣的語氣,以及用平等、大方、堅定的語氣去說,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
讓你的語氣反映出你的自信:站直,保持眼神交流,然後放鬆。使用堅定而愉快的口吻說話。
第三,從小處著手。
對於那些難以自信和堅定地說話的人來說,想讓自己自信地表達,也許是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行為。
因為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完成轉變,你可能需要從生活中的小處著手——意味著你需要做一些超出“自我常規”的事情,比以前的做法,多做一步。
例如,你下樓拿快遞的時候,你平常只說聲“謝謝”就完事了。這時你就要多做一步,跟快遞員再說一句話,諸如“這麼晚了還送件,辛苦了”這樣。
或者你平常去餐廳吃飯,發現菜品有問題,平常你可能逆來順受。這時,你就要多做一步,給服務員再問一句:“你好!這道菜我們說了不要放蔥,但你們放了”之類的。
當你慢慢適應小範圍改變的這種感覺後,再擴大範圍,從各種場合裡多走一步,體驗一下這一步帶給你的心理感受。
將這些日常的小時刻作為練習,慢慢積累表達的自信心,你就會看到自己說話膽量的提升。
第四,說話簡單直接。
不自信的人,表達通常都是“含糊其辭”的,因為生怕說得太直白,會惹起對方的不快。
許多內向的人都對這種自我破壞感到內疚,最令人沮喪的是,當我們沒有得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或者最終做了我們不想做的事情時,除了我們自己,其實我們沒有人可以責怪自己。
但是,如果你能夠用簡單直接的方式去表達,你不僅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你所認為的“語言攻擊性”,反而會獲得緩解。
因為停止繞圈子和用模糊的比喻說話,而用簡單直接的方式去構建表達,這樣你就不會給別人留下誤解的空間。
所以,訓練自己簡單直接去表達,是怎樣就怎樣,有什麼就說什麼。
好比說跟別人吃飯,你不喜歡吃辣的,直接說就好了。否則,鋪墊一大堆,到頭來還會起到反效果了。
如:“不好意思,我吃不了辣。如果你們喜歡吃的話,我自己再點一個不辣的菜下飯就可以了!”
這就是自信表達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