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般來說,主旋律電影只要不是太離譜,評分都不會太低,可是有一部抗戰電影在某瓣上評分只有3.4分,更有很多觀眾打出了一星差評。
僅從評分來看,這又是一部“抗戰神劇”,這年頭,抗戰神劇層出不窮。
可這部電影神就神在居然讓真正的抗戰將士向法院提起訴訟,控訴這部電影汙衊抗戰先烈,篡改歷史。
這部電影就是《咆哮無聲》。
01、低分神劇
《咆哮無聲》是一部由蕭鋒導演的主旋律抗戰電影,於2012年11月2日上映。
電影講述的是劉芸飾演的女記者萬雲在汪裴飾演的萬靜嫻(萬雲姑奶奶)去世後,看見了姑奶奶日記裡記載了當年在抗戰中經歷的事蹟,她非常震撼,決定親赴找尋記憶。
途中她巧遇了和侵華日軍軍官之子中村一郎(由澀谷天馬飾演的),兩人一起踏上旅程,在山西新軍青年抗戰決死隊新兵營排長楊鎮江(老年楊鎮江由李立群飾演,青年楊鎮江由李宗翰飾演)的幫助下,重新回憶了當年800抗戰壯士英勇投江的故事,而楊鎮江就是投江壯士唯一的倖存者。
電影採用倒敘追溯的表達方式,描述了八路軍抗戰士兵的真實回憶,表現了後人對這段歷史、這段戰爭的反思。
李立群、李宗翰、恬妞等主演在電影中奉獻了精湛的表演,電影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都懷著對抗戰先烈崇高的敬意,盡心盡責拍攝了這部電影。
可為什麼這部電影既然如此用心,為何差評不斷,甚至激起抗戰戰士憤慨,不惜將其告上法庭呢?
這首先得從電影的歷史背景,著名的中條山戰役說起。
02、中條山會戰
中條山戰役是抗戰史上抗戰將士不堪回首的一段悲壯慘烈的記憶。
中條山,西起晉南永濟,東至河南北部的濟源、孟縣,北靠山西糧倉運城盆地,南依黃河,隸屬於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管轄。
中條山與太行、呂梁、太嶽三山互為犄角,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因此,蔣介石中條山防區非常重視,調集重兵,駐守此地,衛立煌指揮26萬大軍與日軍4個師團對峙,堅守中條山防線,被譽為“東方馬其諾防線”。
中國軍人在這條防線上,與日寇展開一次又一次的鏖戰,誓死不退,用自己的血肉長城,抵擋了日寇鋼鐵洪流的前進步伐,這一系列戰役被稱為中條山會戰。
然而全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侵華日軍改變戰爭方針,對國民政府實行軍事打擊為輔,政治誘降為主的策略。
蔣介石國民政府也藉機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剿共的戰略方針,將中條山防線的防守主力第4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副總司令李家鈺,下轄第38軍、第96軍、第47軍等部)調離防線,導致中條山防線空虛,僅有曾萬鐘的第5集團軍(下轄唐淮源的第3軍、孔令恂的第80軍、高桂滋的第17軍和公秉藩的第34師)和劉茂恩的第14集團軍(下轄裴昌會的第9軍、武庭麟的第15軍、劉戡的第93軍和武士敏的第98軍)共17萬人留守。
1939年9月1日,德國納粹突襲侵佔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侵華日軍為了策應法西斯同盟,改變了之前的方針,妄圖在1941年夏秋之際,進行最後的積極作戰,力圖在正面戰場取得突破。
1941年侵華日軍制定作戰計劃,決定在中條山一帶消滅山西南部中央軍,中條山戰役一觸即發。
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指揮第1軍第33、第36、第37、第41師團,方面軍直轄兵團第21、第35師團等7個師團、63個大隊共10萬餘日寇進犯中條山地區。
5月7日,中條山戰役打響,由於中國軍隊防備鬆懈,儘管抗戰將士浴血奮戰,與日寇鏖戰20天,卻依然以慘敗而告終。
此役,中國軍隊總傷亡超過10萬,除少數突圍外,大部潰散,被俘虜3.5萬人,陣亡將士4.2萬人,第3軍上將軍長唐淮源、第98軍中將軍長武士敏、第3軍第12師少將師長寸性奇、第80軍新編第27師中將師長王竣,第22師少將副師長梁希賢,第24師參謀長、少將副師長陳文杞等6位少將以上軍官壯烈殉國。
因此,蔣介石稱中條山戰役是“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03、悲壯冷娃
電影中描述的800戰士跳黃河其歷史背景就是中條山戰役前爆發的“六六戰役”。
1939年6月,侵華日軍第20師團和第35師團一部共8個聯隊3萬餘人,在30多架戰機掩護下,兵分9路,向中條山西端的黃河渡口茅津渡發起進攻,企圖在芮城以東茅津渡以西地區殲滅駐守第31軍團(後改稱第4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下轄的第38軍和第96軍。
(第38軍,軍長趙壽山,下轄第17師,趙壽山兼任師長;獨立第46旅,孔從洲任旅長;
第47軍,軍長李家鈺,下轄第104師,李青廷任師長;第178師,李宗昉任師長;
第96軍,軍長李興中,下轄第177師,李中興兼任師長(後陳碩儒);獨立第47旅,王鎮華任旅長)。
第4集團軍前身就是楊虎城的西北軍第17路軍(陝軍),麾下第47軍是川軍鄧錫侯第22集團軍一部。
抗戰爆發後,孫蔚如率三萬關中子弟東渡黃河,堅守晉中南一線,在中條山築起鋼鐵防線,被譽為中條山的“鐵柱子”。
這些陝西冷娃在孫蔚如的率領下,橫刀立馬,把囂張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打得潰不成軍,取得一次又一次輝煌戰績,徹底捍衛了中條山防線,粉碎了日寇進軍關中、侵佔西北的美夢。
1939年6月6日,戰鬥打響,第4集團軍各部英勇抗擊日寇,多次打退了敵人的攻勢。
然而,由於敵我實力相差懸殊,經過激戰後,形勢急劇惡化,日寇將第4集團軍團團包圍,第96軍和第38軍獨立第46旅陷入絕境,面臨著全軍覆滅的危險。
獨立第46旅旅長孔從洲當機立斷,率部向北突圍,經過兩天激戰終於在平陸縣與第38軍軍部會合。
獨立第46旅的突圍撕開日寇一道口子,為部隊保留了一線生機。
當時,第96軍第177師已經被逼到黃河岸邊,退無可退,師長陳碩儒手中兵力不到3個團,他毅然決然,置之死地而後生,猛向西邊敵陣撲去,最終成功突圍。
而後,他馬上組織發起反攻,一舉收復淹底、古王、計王、毛家山、廟凹、茅津渡、平陸縣城、芮城縣城等地,逼迫日軍於6月21日退回運城,取得了六六戰役的勝利。
此戰,第4集團軍以傷亡官兵達8800餘人的代價,斃傷日寇5000餘人。
戰鬥中,第177師在黃河邊與日寇展開肉搏戰,除師長陳碩儒率領的成功突圍部隊之外,1500多將士(以新兵為主)壯烈殉國,剩餘上千名將士和部分百姓,在彈盡糧絕之後,毅然決然跳入黃河,譜寫了陝西冷娃一曲悲壯烈歌。
(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不願被俘,有一部分人是為了渡河逃生)
04、800壯士跳河
2004年9月,著名陝西籍作家陳忠實聽聞這段悲壯的故事後,為致敬先輩,為徐劍銘、張君祥所著的紀實小說《立馬中條》寫了序言。
在該文第十七章《血祭黃河》中,就講述了“中條山八百壯士血祭黃河”的情節。
“177師有一千多名士兵被兩倍於己的鬼子包圍,經過拼殺後死亡200人,餘下的800人被逼到黃河岸邊的懸崖上,三面都是絕壁。這800士兵在短暫的一瞬裡從懸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稱作母親的黃河。黃河以母親的慈愛襟懷包裹了這800個殊死搏鬥後不齒投降的關中‘冷娃’。他們都是16至18歲的孩子。他們從關中(也有少數山西河南)鄉村投到孫蔚如麾下來,不是為了吃糧飽肚,而是為著打日本鬼子走進中條山的。”
這就是800冷娃跳河殉國的最早出處,而後著名國畫家李新安創造了名畫《八百壯士跳黃河》,其他影視創造人也《立馬中條》為藍本製作了一些影視劇。
電影《咆哮無聲》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800冷娃壯烈跳河殉國只是文學作品,沒有任何史料來源,故事是出自第38軍機要室的譯電員車國光口述、王興華整理的《中條山血戰》。
可事實上,無論《中條山血戰》還是《立馬中條》,在作戰經過、作戰地點、作戰部隊番號等關鍵資訊存在巨大差距。
而且與第4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第4集團軍參謀長陳子堅、第38軍軍長趙壽山、獨立第46旅旅長孔從洲、第96軍第177師師長陳碩儒等人口述的戰報、回憶錄存在巨大差異,並且存在張冠李戴現象。
因此,可以斷定不存在於可靠度較高史料的“800冷娃跳河殉國”故事只是一個文學故事,並非是真實歷史。
05、狀告電影
2015年5月,李新安的巨幅國畫《八百壯士跳黃河》展出,展出時就播放了《咆哮無聲》電影800壯士跳黃河的橋段。
展出現場,96歲高齡的抗戰老兵王蒙芳(他是曾隨第177師參加了中條山戰役、豫中會戰等戰鬥)和第38軍軍長趙壽山的嫡孫趙武原、第98軍軍長、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馮欽哉的孫子馮寄寧,看完後,氣不打一處來。
讓他們氣憤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800冷娃跳河殉國故事是假的;
第二,電影中跳河殉國的戰士不是第96軍第177師,而是八路軍地方武裝部隊;
第三,800壯士跳河師,手裡還有武器,並沒有徹底喪失戰鬥力。
他們認為,電影大肆渲染“跳”而不是“戰”,刻畫“悲”而不是“烈”,對地點、時間、背景等內容胡編亂造,已經損害了他們及親人的人格尊嚴,而且對真實歷史上的第4集團軍幾乎隻字不提。
趙武原怒不可遏,大聲斥責道:
“有槍不殺敵,而是成建制跳黃河,這說的不是英雄,是逃兵!是潰敗!”。
馮寄寧氣憤填膺地說道:
“如果是老百姓被圍了跳黃河,那是壯烈。但幾百個小夥子砸了武器,唱著秦腔跳河了,咕咚咕咚跟下餃子一樣。這是丟人的事情,這是偽歷史。”
王蒙芳老人更是氣得茶飯不思,控訴道:
“我們陝西冷娃都好強,好男兒不戰死在沙場,而是砸壞武器去跳黃河,這不是光榮而是恥辱,這種傳說和宣傳有傷陝軍的尊嚴。這事是假的!嚷人呢(陝西方言,意為糟蹋人,噁心人)!”
可他們的呼喊作用並不大,並沒有阻止流言的傳播。
為了爭一口氣,制止神劇對抗日先烈們的侮辱,王蒙芳和趙武原經過商量後,決定狀告《咆哮無聲》製作方和發行方。
可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對訴訟理由犯了難。
2018年5月8日,經過再三斟酌,他們向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法院提請了侵犯名譽權訴訟:要求《咆哮無聲》的出品方、發行方以及影片網站停止侵害,刪除相關內容、斷開連線,並且要求6家公司各賠償人民幣1元,賠禮道歉。
為了證明“六六戰役”並沒有發生部隊成建制跳黃河之事。
王蒙芳和趙武原還向法院提交了《趙壽山傳略》.《孫蔚如將軍》、《陳子堅回憶錄》、《丹心素裹》、《十七路軍研究會會刊》、《抗日戰史晉綏游擊戰(一)》等書籍。
2019年3月20日,這件訴訟案開庭,6個被告,有電影出品方、發行方和愛奇藝這3個被告經合法傳喚未到庭,亦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
其餘出庭的3家被告均不認賬,並以各種理由推脫責任。
騰訊公司更是表示,自己沒有義務承擔第三方使用者上傳影片的侵權責任,影片裡面沒有提及王蒙芳等人,不構成侵權。
法庭調解未果後,只好宣佈休庭。
此後,王蒙芳和趙武原一直在等待法院的判決。
可惜,王蒙芳老人卻沒有等到判決結果。
2020年12月18日,王蒙芳不幸病逝,享年101歲,他一直沒有聽到他想聽到的一句道歉。
2021年2月5日,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宣判。
法院認為,《咆哮無聲》屬於藝術作品的範疇,電影內容是對抗戰英雄故事的藝術加工與再現,在一定程度上和範圍內進行虛構與誇張,但並無侮辱、誹謗的內容,亦未有提及王蒙芳、趙壽山本人的事實。
因此,法院駁回了被告趙武原和已故被告王蒙芳的訴訟請求。
當趙武原拿到一審判決書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無奈地表示:
“我們已經盡力了,決定服從判決,不上訴……關鍵我們年齡大了,精力跟不上了,官司也實在耗不起……”
結語、
唉,這些老人並不在乎官司的輸贏,他們只是想還原歷史真實面目,只是想給當年那些抗戰先烈一個尊重而已。
這個簡單的願望就有這麼難嗎?
現在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76年之久了,當初經歷那場偉大戰爭的熱血青年大多已經犧牲了,僥倖存活於世的人,也已經是垂垂老矣。
他們終究有一天會離世的,誰能還原歷史真實面目,致敬可愛可敬的抗日英雄?
當各種抗戰神劇以各種方式層出不窮地出現在熒幕上,用各種毫無底線的神操作侮辱抗戰先烈,誰又曾聽到他們無奈的嘆息呢?
當這些抗戰老兵都離開了我們,我們又該如何在熒幕上觀看他們真實可敬的抗戰英雄事蹟呢?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這簡單的八個字,總讓人感覺那麼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