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師】
前不久,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讓遠在河南的衛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聶福全激動不已。
記者納悶:“為什麼這位研究起重機的專家會這麼關注航天?”
聊了一番後才得知,原來在這次發射中,他和同事研發的起重機在飛船與火箭吊裝、轉運等過程中派上了用場。
“我們的起重機廣泛應用於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衛星發射基地。”聶福全告訴記者,每次重大發射活動,都要用具有精確定位防搖擺功能的起重機來吊裝和組裝火箭、航天器,並將火箭吊裝到發射塔。
爭分奪秒,只為不斷重新整理紀錄
1992年,聶福全從河南科技學院機電專業畢業,被分配到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技術部,開始從事工程機械、建築機械技術研發工作。之後,他一步步成為工程師、主任工程師,以及集團壓實機械研究所技術總監。
由於一心撲在研發上,聶福全幾乎沒有一點閒暇時間。結婚那年,他只休了3天婚假就去上班了。為保證專案進度,妻子臨盆期間,他無暇照顧,只好把妻子託付給了丈母孃。
2003年5月25日下午,聶福全的女兒出生了,時任技術總監的他因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個重大課題專案,當晚就趁著妻女熟睡時離開產房,到辦公室加班去了,直至次日凌晨才回到她們身邊。
“我愛人剛開始不理解,後來慢慢習慣了,但作為一名丈夫和父親,面對妻子和孩子,我始終覺得心中有愧。”聶福全說。
同年,他一邊工作,一邊又考上了河南科技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進一步積累專業知識。
2009年3月,受衛華集團創始人韓憲保邀請,聶福全加盟該公司,先後擔任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以及鄭州衛華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2014年年底,聶福全開始擔任衛華集團副總工程師,主抓技術研發等工作。
“我主要研究工程機械、起重機械新產品和新技術,關鍵工藝製造技術,以及智慧化、資訊化技術及應用等。”聶福全說。
最近,聶福全承擔了基於5G通訊起重機智慧製造產線技術研發、超大噸位陸上及海工起重灌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工作。他介紹,超大噸位陸上及海工起重灌備關鍵技術已成功應用於公司26000噸級起重機的設計,預計很快投產,即將創造中國起重機最大起升量的紀錄。
“我家住洛陽,公司在長垣。不忙時,一個月能回家一趟,在家待兩天。”聶福全說,由於長期在外,妻子默默承擔起了家庭重擔,使他能夠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
“只有不斷創新,我心裡才踏實”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聶福全說。2013年1月,他開始主持輕量化橋式起重機推廣應用技術研究,一干就是4年。
終於,他和同事們研發出了5噸至100噸系列新型輕量化橋式起重機,與傳統中小噸位起重機相比,其自重減輕約15%至30%,高度降低20%至30%,能耗可減少15%至30%。
聶福全介紹,該科研課題正在向大噸位、智慧化、配套化和大規模製造技術應用方面延伸,已於2017年透過科技部驗收,目前已取得發明專利60餘項,形成了具有完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中式起重機”。
“‘新中式起重機’不僅徹底改變了傳統起重灌備‘傻大笨粗’的形象,而且由於其具有結構輕、能耗低等特點,更可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他說。
2017年9月,聶福全開始主持核工業起重機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專案。該專案開發適用於我國“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專用起重機,實現了重大創新。此外,他還主持航空航天系列智慧起重機研發應用專案研發,實現了航空航天系列起重機高精準定位防搖擺以及高度智慧化等。
2020年3月,聶福全將永磁電機直驅技術應用於起重灌備上,使起重機變得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壽命更長、能耗更低。
“不創新,毋寧死。只有不斷去創新,我心裡才踏實。”他說。
經過不懈努力,聶福全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其中不少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並獲得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領軍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等多項榮譽。
“不求做大官,但要做大事”
每天5:30,聶福全準時起床,進行簡單鍛鍊後,開始規劃和思考當天工作,並於7:15左右到辦公室,直至深夜才離開。他的床頭櫃上總是放著紙和筆,以便隨時記錄問題,以及腦海中閃現的思路和靈感。
“雖憐病體華髮生,志學文正奮書成。夜半伏案勤忙晚,聞雞起舞沐曉風。”今年5月7日6時37分,聶福全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動態。那時,他在辦公室學習、研究,不知不覺天都亮了。
聶福全十分注重起重灌備和工程機械理論基礎研究。而研究,需要不斷學習。他深知:“勤能補拙、天道酬勤,要有一種奮鬥情懷。”
這些年來,他先後撰寫4部專著,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成果80餘項,在國家核心期刊及重要科技期刊發表論文400餘篇,獲國家專利139項,軟體著作權146項,編制國家及行業標準12項。
與此同時,聶福全意識到,在起重灌備行業,團隊建設跟不上、缺乏高層次研發人員、缺乏對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掌握等“短板”依然存在。
為此,他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並應邀擔任長安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12所高校的兼職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每年定期在這些高校開設專題講座,分享自己的經驗心得,培養了一批批“很搶手”的研究生。
“回顧走過的路,我從來不後悔,我踐行了自己‘不求做大官,但要做大事’的理念。”聶福全說。
如今,每當聽到朋友說“我們用的起重機就是衛華的”,49歲的聶福全依然會激動、自豪,覺得渾身都充滿了幹勁。
“我對這個行業充滿了感情。”聶福全說,我國工業及物流等行業快速發展,對起重灌備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未來要繼續創新、研發,推動起重灌備行業智慧化、網路化、數字化、綠色化、專業化發展。
(本報記者 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