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暨南大學奈米光子學研究院李寶軍、張垚、李宇超等在活細胞內部溫度探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利用光力將細胞吞入的熒光奈米金剛石組裝成探針,並實現了這種探針在細胞內部的精準定位和不同位置的溫度探測。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Advanced Science 2021, 2103354 (IF: 16.806),論文第一作者是奈米光子學研究院博士生武田麗。
探測細胞內部不同細胞器的溫度變化能夠為細胞生理活動的監測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具有高靈敏度、高空間精度的可控奈米溫度計成為了給細胞測量“體溫”的重要工具。一些溫度敏感奈米材料(如量子點、熒光染料等)能夠探測到細胞內部溫度,但這些材料通常生物相容性差,具有熒光漂白性,而且被細胞內吞後無法精確控制其探測位置;透過化學方法可製備一些特異性蛋白修飾的奈米顆粒,使其與細胞器結合,然而這種奈米顆粒通常只能探測特定位置和單一類別的細胞器溫度。
針對這些問題,李宇超副教授等提出了使用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熒光穩定性和溫度靈敏度的熒光奈米金剛石作為溫度感測材料構建細胞內溫度計的思路,利用掃描光鑷產生的光力將細胞內吞的奈米金剛石組裝成微球狀的探針,不僅使金剛石的熒光強度提高了7倍(相比於分散的奈米金剛石),還實現了探針在細胞內部的精準定位和實時溫度探測,探測精度達到了單細胞器水平。該研究成果有望應用於監測活細胞內部的生命活動過程。
來源:暨南大學
全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10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