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電話、簡訊、郵件邀約像雪片一樣飛進了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養豬研究所所長呂學斌的辦公室。來件物件除了川內,還有來自浙江、海南、北京、安徽、山東、江蘇等地的人,涵蓋養殖場、上市公司及科研單位。他們有一個相同的目的——要豬種。
掀起這一股風的原因,在於剛在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官網上結束社會公示的一則訊息——由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四川畜科院”)培育的“川鄉黑豬”新品種透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並獲得新品種證書。
訊息一出,圈內人“坐不住”了。
“供不應求。要豬種的人最晚排到了半年後。”說這話時,呂學斌語氣難掩自豪。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川鄉黑豬”是用我國特有的珍貴遺傳資源四川藏豬和引進豬種作為育種素材,歷經12年攻關培育而成,“是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國首個突破性父本新品種”,具有被毛黑色,肉質優良,生產效率高等特點,效能比此前常用的外種豬杜洛克豬和巴克夏豬更優異。
近日,在位於成都的四川畜科院辦公室裡,呂學斌聊起了他和團隊的豬豬“育成記”。
培育一個優質的黑色華系父本新品種
最初的構想,是在2009年提出來的。
呂學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過去,我國商品豬生產多采用外種豬作為父本,因為外種豬具有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瘦肉率高等優點。外種豬一般6個月就可以長到110公斤以上,瘦肉率可達63%。本土黑豬長到90公斤需要1年,瘦肉率僅42%左右。但本土豬皮厚肉香,口感和風味更好。
為了保留本土豬種優異的肉質,同時讓豬長得更快,瘦肉率更高,此前科研單位和養殖企業也會利用外種豬與本土豬種雜交,但存在後代商品豬毛色不一、商品性較差等問題。
“基於上述原因,我國80多個地方豬種一直存在利用不暢的問題。”他說,此前,我國也有自主培育的豬種,但都是母本,目前採用的父本豬種全是外來豬種。
在“培育一個優質的黑色華系父本新品種”的目標基礎上,呂學斌帶領約20人的團隊,開始了12年的育種之路。
篩選素材:
四川藏豬+引進豬種的“混血兒”
“培育一個新豬種非常艱辛。”呂學斌說,本地豬種有80多個,引進的外種豬有6個,育種素材篩選時,如果將其隨機進行排列組合,數字是龐大的,也不現實。
在80多個本地豬種選擇上,呂學斌盯上了四川藏豬。
四川藏豬分佈於四川甘孜等地,是我國珍貴的高原小型地方豬種,最突出的經濟特性,就是肉質好。
所謂肉質好,從科學的角度,可以從兩個重要指標加以評判:肌內脂肪含量和肌纖維直徑。前者直接影響豬肉風味,後者與豬肉的柔嫩度有關。
四川藏豬是呂學斌所測定的肌內脂肪含量最高、肌纖維直徑最小的豬種。但藏豬生長緩慢,且體型小。
為了彌補這一短板,呂學斌把眼光投向了生長快、瘦肉率高、肉質相對較好的外種豬上。綜合權衡下,最終選擇了團隊引進培育的某外種豬上。也就是說,“川鄉黑豬”是“混血兒”。
說起四川藏豬,不得不提的是,此前,呂學斌團隊曾耗費10餘年時間,培育出我國唯一優質風味黑豬配套系——川藏黑豬,並首次將藏豬成功應用於育種實踐。
該品種也來之不易。他提及,早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藏豬就開始與本地豬種和外種豬進行雜交,有些農戶會選擇放養,但放牧的藏豬會和野豬雜交。“沿著公路一線,你所看到的藏豬,血統都不純正。”他說。
為了找到真正的藏豬,2002年,團隊曾數次入甘孜稻城山中農戶家裡找豬。那時交通不便,馬,是唯一進山的工具。從農戶家裡選好豬種,又要用牛車、馬車運回來。
即便如此,選回來的豬種依舊不純。
後來,在常規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的加持下,數年後,才實現純化。
反覆實踐得出最終結果
確定素材僅僅完成培育新品種的第一步。
在外種豬血緣高佔比的情況下,如何讓新豬種既具備藏豬優異的肉質風味,同時又像外種豬一樣長得快、瘦肉率高?分子生物技術成了“解碼”關鍵。
他舉例,毛色要純化,就需要找到影響其毛色的關鍵位點;構成豬肉肉質風味綜合評定指標除了肌內脂肪含量,還包含油酸+亞油酸總量、穀氨酸+天冬氨酸總量、乙醛+壬醛總量(香味物質評價指標)等等,這些指標對其口感愜意度、多汁度、嫩度和滋味等均有重要影響。而每一個影響因素裡,可能都存在上百個基因位點。
這時,科研人員就必須使用分子生物學手段,找到與毛色、肉質口感等相關的因果位點,再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僅僅在實驗室裡選擇因果位點,就耗費了2年左右時間。“科研人員常常在熬了幾個通宵後試驗失敗。”
而就算是在實驗室反覆驗證篩選出的因果位點,也不一定確實有效。背後,還需在現實裡一一反覆實踐驗證。
實踐過程亦十分不易。
四川畜科院在簡陽市建了一個育種場,“每天,科研人員都要進育種場‘摸豬屁股’,反覆測定、選配,又髒又臭。”
培育過程中還曾遭到了非洲豬瘟的嚴重威脅。剛開始那陣兒,呂學斌夜夜難以入眠,一有風吹草動立馬驚醒。
每天都有十來個科研人員進入育種基地進行選育、測定等科研工作,為了有效切斷傳播源,每人每天在進場、離場時都要洗三次澡。最嚴重時,科研人員還要住在育種基地。“不能外出,生活非常單調,身心都面臨著巨大考驗。”
值得慶幸的是,在12年的努力下,團隊最終突破肉質性狀、毛色基因定向精準選育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所培育出的“川鄉黑豬”新品種既克服了本土豬的缺點,又保留了肉質優良的優點,提高了本土豬的生長速度和瘦肉率。
經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重慶)檢測,該品種長到100kg,用時僅165.70天(5.5個月),飼料轉化率高,活體背膘厚10.69mm,瘦肉率63.43%,被毛黑色,肉質優良,生產效率高。
“與使用杜洛克豬作父本生產的商品豬相比,該新品種生產效率相當,但肉質更優,口感更好,完全可替代杜洛克豬作為終端父本。”呂學斌說,此外,該品種還解決了優質黑豬生產中毛色分離的“瓶頸性”技術難題,提高了商品豬毛色一致性,“達到了最初的構想”。
市場:
供不應求,上市價格可賣到30元一斤
從市場競爭來看,川鄉黑豬就像一個“萬能公式”——
既可以用作父本與本土豬種雜交生產優質商品豬,滿足人們對優質美味豬肉消費市場的需求,也可以作為終端父本與外種豬雜交,有效改良商品豬的肉質效能,市場競爭優勢明顯,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對於打造生豬種業“華系晶片”、推動地方豬種資源保護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呂學斌提到,中試期間,川內已有多個養殖場透過使用該品種雜交,配得的黑豬作為品牌上市銷售,價格可以賣到30元左右一斤。
“供不應求,大家都在等它。”呂學斌說,前兩天,有熟識的朋友告訴他“關注了三年”,一掛網就前來採購。“現在,要豬種的人最晚排到了半年後。”除了暢銷國內,他堅信,未來肯定也可以走向世界。
呂學斌今年56歲,“就算退休,事業還是會繼續。”採訪行將結束,作為一個老科研人,他也給記者做起了科普。
這些年,他看到不少追捧“跑山豬”的人。所謂“跑山豬”,就是不修圈舍,像牛羊一樣在山坡上放養的豬。
“我並不贊同所謂的‘跑山豬’。”在他看來,“跑山豬”存在嚴重的豬肉食品安全隱患,因為經其研究團隊檢測,放牧飼養豬體感染的寄生蟲種類和數量都遠遠超過圈養。此外,“跑山豬”會破壞生態環境,因為豬要啃食作物、樹木和拱土。
“這也是不經濟科學的飼養方式。”他說,運動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會浪費大量飼料資源。“我國也根本沒有這麼多土地資源用於放牧養殖。”
回頭來看自己的前半生,他非常以自己的工作為傲,“因為我們也為民族種業做出了貢獻。”他說,作為一名科研專家,應有戰略的眼光,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標必須預判到未來的市場需求,即科研必須走在市場前。
以配套系“川藏黑豬”為例,該品種2014年透過審定,但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構想。那時,在國內大規模推廣外種豬的趨勢下,他提出了培育優質風味豬的想法。因為他堅信,十年後,根據中國人傳統消費習慣和烹飪習慣,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一定會選擇優質風味豬肉。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他踏上了新豬種培育之路。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圖據受訪者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