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主要物質之一,而它的來源主要就是在魚肉、奶、大豆等食物身上。要知道,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有一個比較漫長的生長週期。而在2021年10月,我國在人造蛋白質上已經實現了突破,還達到了萬噸的產能。那麼,這一蛋白質的突破將會為哪一領域帶來好處呢?
近些年,我國在豆粉等蛋白質方面的需求上,正在逐漸高漲。而對於這一產品,主要就是應用在飼料方面,給動物使用。要知道,不僅是人類需要補充蛋白質,牲畜也是需要補充的。現如今,我國在飼料蛋白質上的需求越來越高。從資料來看,我國的豆粕等蛋白質原料進口量達到了80%。
儘管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許多糧食的產量上都排名第一,但是現在人畜對於蛋白質的需求逐漸升高,使得我國進口量也在上漲。而在高進口的同時,就必然會花費高費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就開始研發人造蛋白質。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領域我國還實現了變廢為寶,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實際上,就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科研人員用到了一氧化碳。要知道,近年來,我國對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主要就是因為我國的碳排放量較高。
而在2021年10月30日,農科院表示,已經實現了由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轉換,而且還實現了萬噸的產能,這是國內的首次。這樣一來,成功地將汙染物變成了寶貝。那麼,科研人員是怎麼將無機物轉換為有機物的呢?
具體來看,人工合成這一物質是科研人員對其結構充分的瞭解之後,對其途經進行改進,在加工得到的。人造蛋白質就是將一氧化碳和氨水作為原料,經過最佳化、發酵的工藝後,達到22秒的迅速轉化。這樣一來就能快速地產出蛋白,完成了轉化。
而且產能達到萬噸級別,實現了從0到1,對於我國來說是一項巨大的研究成果。那麼,這一成果將為我國帶來什麼好處呢?
首先就是會節約1億畝的耕地。要知道,植物都是有生長週期的,等到時間成熟了之後,才能加工或者食用。但是人造蛋白質是植物類蛋白質效率的70萬倍,也就是說,普通的大豆生長週期為幾個月,但是人工蛋白質就只需要22秒的時間。
只不過,大家對於人工的產品就會自然地就會想到是沒有營養的,擔心是吃了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相當於是沒吃。實際上,這種名叫乙醇梭菌蛋白的營養含量達到了80%以上。甚至,它跟植物蛋白相比,還要更好,一方面是因為,它更容易消化,吸收速度比較快。另一方面,它還具備許多功能性的物質。
這樣一來,不僅能改變因需求量較大,導致飼料價格上漲的問題,而且還能在減少大豆產量的情況下,滿足牲畜的使用。據瞭解,如果是生產出1000萬噸的乙醇梭菌,就相當於是2800萬噸的大豆,可以節約1億畝耕地。
其次,一年最高可能為我國減少700億的進口額。要知道,我國對於大豆、魚粉等產品進口量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國一年的進口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具體來看,在2020年時,我國僅是大豆的進口量就達到了1億噸,與2020年相比上漲了13.3%,其費用高達395.3億美元.
而若是開始應用乙醇梭菌蛋白這產物的話,按照每生產1000萬噸人造蛋白相當於是2800萬噸大豆的比例來看,我國一年最高可節約700億大豆的進口。
除此之外,因為這一產物是由一氧化碳轉換而來的,所以也將減少2.5億噸的排放量,為我國的環境保駕護航。值得注意的是,在人造蛋白質之前,我國的科研人員還創造出了人造澱粉,而且,它還是用二氧化碳轉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