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亂世鬥爭”,大家第一反應肯定都是軍閥割據、三國爭霸、五代十國、春秋戰國,這些千軍萬馬來相見的歷史事件,動不動就幾萬、幾十萬人馬,烽火連天,在戰場上刀光劍影。
再牛一點,像印度史詩自己描寫的俱盧之戰一樣,18天傷亡過億,想來戰爭規模更是龐大無比了。
但只要大家一提起日本的戰國時代,就完全沒了萬馬奔騰,戰鼓雷鳴的氣勢,更像是鄰里不和導致的“村長打架”。
戰國大名
那麼日本戰國,究竟是不是村與村之間的鬥爭呢?我一起來看看吧。
之所以稱日本戰國為“村戰”,主要還是因為日本面積小,分裂的國家多,自立為王的大名更多。
大名(だいみょう)是日本古時封建制度對領主的稱呼。
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古代的諸侯。
其中,豐臣秀吉就是一個著名大名。
日本戰國時期面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最多分裂為66國,大名更是數不勝數,沒有上千也能成百。
不管土地適不適合生產和生活,我們都一併給66國平分,一個國家也就大概五千平方公里的面積,還沒上海大。
一國之中還會有多個大小名,再加上適宜居住生活的平原面積有限,每個大名能供養的人數有限,所以早期的戰國的確都屬於小規模戰爭。
六十六國
但再小也不至於還沒一個村大,所以叫“村戰”也不合理,最起碼也應該叫“市戰”。
當然了,拿古代和現代比較也沒什麼可比性。
不妨先了解一下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在下評定。
由於幕府將軍和分封各地的守護職威信下滑,那些原本輔助於守護的守護代和土豪,甚至是平民,都各自崛起成為稱霸一方的大名。
“下克上”也成為日本戰國的一個特色標誌,下級篡奪上級之位,家臣頂替家主的戲碼紛紛上演,最後大名越來越來多,手下掌控的人數卻不見多。
所以早期的日本戰國,打仗的時候可能只能拉出幾十上百個正經武士來打仗。
於是他們想了個辦法,為了能夠在人數的面子上過得去,就叫民兵參與進來。
民兵是那些平常在家種田務農的農民,如果有別國進犯,農民就會放下鋤頭去守城,在人數上壓倒對方。
民兵數量巨大,但軍事素養差,作戰意識不高,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不像正規軍一樣,每天都會有嚴格的訓練和裝備。
但是民兵又不能全部培養成正規兵,畢竟除了打仗,大名們還需要糧食,來養活自己手下的人,所以農民也非常重要。
於是這些民兵通常會參加守衛家園戰,不會加入長途跋涉的遠征戰。
除了全民皆兵,還要防止背腹受敵的尷尬處境,所以大名常會還會與鄰居結盟,或者是簽訂和平條約,這樣結合起來的人數,也是一場規模不小的戰爭。
最主要的還是日本戰國早期多是驅逐戰,傷亡少之又少。
像是一種貪吃蛇的吞併模式,我吃了你,你就是我的一部分。
通常只需要把對方驅逐,或者是佔領對方領地便可。
打贏了舉杯高歌,打輸了也沒事,反正不會趕盡殺絕,放下竹竿回家吃飯。
沒有長平之戰裡血流成河,趙國全軍覆沒的慘痛代價。
我想這也是日本戰國被稱為“村戰”的原因之一吧。
而且只要小領主表示屈服,大名就會保護小領主的財產和土地,不剝奪小領主原有的權利。
只要你聽我的,承認我的統轄,我既不收你保護費,也會保護你。看起來是一樁不錯的買賣,對小領主並沒有什麼損失。
當然了這只是權宜之計,等到大名穩住腳跟,就會一步步剝削小領主的權利,將其掌控在手,並且美名其曰將小領主的土地,作為封地賜給他。
等到戰國後期,分散勢力有了大體的歸統,才開始出現真正大規模的戰爭。
比如織田信長,他樹敵太多,所以都是貫徹徹底殲滅對手的方針,將敵人趕盡殺絕。
之後的各國大名,也都學習織田信長,擺脫兵農合一的制度,採用僱傭職業武士的方式,為自己作戰。
早先聯合抗敵的大名們,也逐漸轉型為獨裁製度,自此大規模才陸續展開。
所以說不要再認為日本戰國時期是“村戰”了,他們只是在原有分裂的基礎上,先進行“溫柔”的小勢力吞併,再開始大規模械鬥。
當然,比起古代戰爭,除了印度所謂的18天傷亡過億的俱盧之戰,很少有戰爭規模會大過我國古代,我們也無需將日本戰國時代與我們的戰國時代對比,並沒有太多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