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裡有兩百多封信,都是志願軍戰士們及朝鮮駐華大使館寄來的,想交給盟組織保管。”在中國民主同盟建盟80週年之際,98歲高齡的老盟員孫文芝女士向民盟上海市委會表達了她的一個夙願。
出生於1923年的孫文芝,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她的丈夫尚丁曾任黃炎培秘書、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上海市委會副主委等職。
“兩百多封信”的緣起,始於一封寫在1953年的信——“以母親的名義祝你們平安”。
“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郭沫若主席:我以三個孩子的母親的名義,寄上人民幣一千二百萬元,請代轉給朝鮮的一個孤兒院,贈給那些在反抗美國侵略的正義鬥爭中,壯烈犧牲了生命的朝鮮英雄父母的孩子們。”這是孫文芝當年寫給郭沫若的一封信開頭。
“這1200萬元是當時的舊幣,是我和丈夫在長年的教育工作中,省吃儉用積累起來的所有財產。”孫文芝進一步解釋道:“在那些黑暗的日子裡,孩子們的沉痛遭遇,常常引起我的極大同情。從那時起,我就常想多積累一些錢,把它貢獻給兒童保育事業,希望多少能夠減輕孩子們生活中的不幸。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兒童都獲得了新生,黨和國家都在關懷著他們,他們總算夠幸福的了。因此決定把這些錢送給災難深重的朝鮮孩子們。”
孫文芝不知道怎樣把這筆錢捐出去,於是便給郭沫若寫信,想讓他幫忙轉給在戰亂中失去雙親的朝鮮孤兒。她還在信裡寫道:“作為中國的一個普通母親,我要堅決為孩子們的幸福的未來而鬥爭!為了向這群朝鮮孤兒們的父母表示崇敬,為了對這群朝鮮孤兒表示愛撫,贈予他們這筆為數不大的錢,以表示母親們擁護和平、保衛孩子的決心。”
沒想到,這封信隔日便以《一個母親的願望——孫文芝為給朝鮮孤兒捐款寫給郭沫若主席的一封信》為題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末還附有孫文芝的地址。於是,一封封信件如雪花般湧向了孫文芝的家裡:“有時候一天有三四封信,那時候,每天回家的路上我都在想,今天會不會收到來信呢?”
其中,朝鮮戰爭災民救濟委員會委員長樸正愛在給她的信中寫道:“您對朝鮮孤兒的這種熱愛,已使戰鬥的朝鮮婦女更深刻地體會到偉大的中國的媽媽們,對我們是多麼體愛,多麼友誼,同時更鼓舞朝鮮婦女的勝利信心。”
讓孫文芝最為感動的,是眾多志願軍戰士們的來信:“這些信都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戰士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寫給我的。”在信中,戰士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媽媽”:
媽媽,我現在是志願軍的一個青年戰士,但是我的童年卻是在災難深重的日子裡度過的。……祖國解放的炮聲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中國孩子們的真正幸福的生活開始了。可是,比我童年更悲慘的遭遇,從1950年6月25日起,又降臨在朝鮮孩子們的身上。
……
當我和同志們看到您給抗美援朝總會郭沫若主席的信時,都說:這是每個母親的願望。咱們祖國的母親都是這樣慈祥、愛子女,仇恨殺害子女的敵人。
……
這種崇高的母愛,溫暖了每個朝鮮人民,每個朝鮮母親和孩子的心,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和每個為和平、為朝鮮的孩子們而鬥爭的戰士們。
……
您不只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也是我的母親,是愛好和平的孩子們的母親……我要向母親表示決心。為要達到母親的願望,我向母親保證在任何惡劣危險的情況下,我要挺身而出,消滅敵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獻出我寶貴的生命。
……
志願軍戰士們不但和“上海姆媽”分享著戰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還寄來了自己與戰友的照片及小紀念品。孫文芝回憶道:“當年,我和尚丁認真地讀著每一封信,常常回信到深夜。有一次,我們還把三個可愛女兒的照片夾在信裡,寄給志願軍戰士們。”
志願軍戰士寄給孫文芝的紀念品。
在一封來信中,一位戰士為她講述了身邊戰友壯烈犧牲的事蹟,讓她震撼不已:“每到夜深人靜,我就會想到那封信,想到那位英雄的烈士,不由得走到我的小孩的床前,看著她們熟睡得紅紅的小臉,我更覺得孩子的可愛,也更覺得戰士們的偉大了。”
她在回信中寫道:“我算不準時間,我想清晨的太陽也許就要在你們那裡升起了。同志們,我以一個母親的名義祝你們平安,向你們致最崇高的敬禮!”
如今,68年已經過去,孫文芝仍惦念著這些志願軍戰士們:“這些年我們顛沛流離,多次搬家,丟了很多東西,唯獨這些信,我一封都沒丟。這些可愛的戰士們都是我的孩子、我的親人,不知他們後來有沒有平安歸來?不知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她說,自己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在自己百年之後,把這些信放在民盟的檔案館裡好好儲存:“讓大家記住這些最可愛的人!”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1年11月18日12版)
作者:殷志敏 顧意亮
版面編輯:付裕
新媒體編輯:黃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