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葬禮繁瑣複雜,塞上老山羊整理如下,以供各位看官參考:
引子
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規律,喪葬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最完整的領域,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喪禮和祭禮的慎終追遠,既是表達對死者的懷念和追思,也是求得自身心靈的安寧。
一、皇陵的選擇及費用
清朝從順治皇帝開始,歷代皇帝和后妃們的陵墓都選址在東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縣)兩地。他們在死前,甚至年輕時就命令工匠為自己營造“地下宮殿”,以便將來死後在陰曹地府也享受冥福。如慈禧太后的墓地就進行了長達35年時間的營建,耗費銀財不計其數。
清代皇帝和宮妃們的棺木(皇帝稱梓宮),總是選用雲南產的金絲楠木製成的,光木材所花的運費就高達數十萬兩白銀。棺材製成后里裡外外要刷七七四十九道漆。皇帝從死到安葬(亦稱奉安)要耗費大量錢財。慈禧的葬禮辦了近一年,耗費白銀120萬兩。
二、皇帝出殯
皇帝死後(稱晏駕或駕崩)要選擇吉時良辰入殮,然後停靈數日,同時不斷舉行法事如弔唁等活動,再選擇黃道吉日方可出殯安葬。
皇帝的靈柩出殯前,得將槓夫(抬靈柩的人)找來,先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在德勝門演槓(練習)10天。槓夫們先抬著一塊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獨龍木(約上萬斤重),上面放上一碗水,一直練到碗中的水潑不出來為止。在演槓的同時,還要派民工日夜施工,搶修去陵墓的御道。出靈這一天,首先要燒價值連城的“大法船”,先用小槓(72人)將棺木抬出東華門。此時,皇室宮府傾巢出動,走在靈柩前的是64人的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滷自薄儀仗隊,多達1628人,他們手中各自舉著不同的兵器,浩浩蕩蕩,十分威風。
抬棺木的槓夫分三班,每班128人輪流換班抬送。走在靈柩後面的是全副武裝的八旗兵勇。後面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覺羅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
在送葬隊伍中還夾有大批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們身穿法衣,手執法器,沿途不斷吹奏、誦經。一路上還有一班人專門撒紙錢的,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幾華里。
從北京城到墓地,沿途幾百裡,每段距離還要搭設蘆殿(亦稱暫安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的人休息,這種蘆殿搭得十分豪華。玉階金瓦,朱碧交映。
三、皇帝的國喪
皇帝駕崩後朝臣服喪27天,27天之內,皇帝對朝臣的奏摺,不能用硃筆批示,一律改用藍筆,稱為“藍批”。各部院衙門行文也要改用藍印。服喪期內,各寺、觀必須鳴鐘三萬次。
朝廷要在天安門前舉行頒遺詔儀式。誦經和弔唁活動也連續不斷地貫穿於整個喪期。自皇帝駕崩之日起,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一個月內禁止嫁娶。
四、皇室喪葬風俗
滿族喪葬風俗的最大變化(這一點未見於清朝的官方記載)是在17世紀末放棄了火葬。努爾哈赤、皇太極和福臨是火葬的,1661年之前去世的后妃也是火葬的。之後,皇帝和他們的多數后妃都是土葬的。偶有一些例外:皇太極的一位妃嬪於1674年去世後被火葬;近年來發掘的一位清代公主的墓(1678年逝於蒙古)表明,她是被火葬的;雍正皇帝兩位夭折的皇子(第二位皇子逝於1728年)是被火葬的,他們的骨灰被裝進罈子埋葬,沒有起土築墳。
五、皇帝喪葬制度
新的規制在1688年康熙皇帝敬愛的祖母孝莊皇太后的葬禮上確定,並在此後的歲月裡一直受到遵行。康熙皇帝剪掉了他的髮辮,此前只有皇帝薨逝後才這麼做。他放棄了素絲綢衣,堅持穿棉布孝服。他拒絕在春節期間把棺槨抬到宮外,相反,他取消了春節慶典。儘管北京的風很大,他在弔喪期間還是一直住在帳篷裡“守棺”。最後,他把祖母的牌位供奉在太廟,從而打破了明朝只允許一位皇后入太廟的舊規。
宮廷舉行的公共儀式和私人儀式的區別也體現在皇帝和皇后的葬禮上。我在以前的一項研究中追溯了《大清會典》和《欽定大清通禮》中規定的公開葬禮的各個環節。雖然皇帝和皇后葬禮中的私人儀式沿用了許多北京的風俗習慣,但其中也引入了許多新的要素,至少有一個案例表明,這些新要素曾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六、皇帝的入殮
帝后葬禮中的大多數私人儀式都是北京普通家庭奉行的非儒家儀式。死者的身體被清洗乾淨,穿上最正式的官服—朝服。慈禧太后陵墓中發現的服裝,都繡有吉祥字,如“壽”“福”,還有佛教的符號。之後,屍體被裹進五層陀羅經被中,這是絲制的裹屍布,上面有梵文和藏文繡的陀羅經(據說是帶有神力的咒語)。這些陀羅經包括漢族和尚和藏族喇嘛都熟悉的標準段落。皇帝或皇后的陀羅經被是由金絲緞製成的,鑲著五色金邊。其他級別的死者用的經被是白底繡金絲的,也有紅底上繡金字的陀羅經被:也許這些是為五等或五等以下的妃嬪準備的,她們的靈柩被漆成了紅色。據說,這些裹屍布因有活佛對著它們唸佛經和陀羅經而浸染了法力,具備了赦免死者生前各種罪行並使死者靈魂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能量。另有八層繡著龍的緞子裹在五層陀羅經被上面,使得裹屍的綢緞達到十三層之多。
七、皇帝的喪葬儀式
死者的親屬換上孝服後,就去向神祇稟報。在下層社會,向當地的土地神稟報即可,土地神是超自然的官僚體系中的一員。皇帝駕崩後,既要在奉先殿向祖宗稟報,又要在帝國境內的六個地點向民間宗教中的神祇和以前各朝各代的帝王稟報。據1799年乾隆皇帝葬禮期間的一份名錄記載,包括長白山(滿族發祥地)的山神,松花江的江神,陝西和四川的西域神與華山山神,泰山、會稽山、衡山的山神,北海、東海、南海的海神,漢、唐、宋、元和明朝帝王的陵墓。
皇帝或皇后的梓宮是楠木(一種中國硬木)製作的。陳列兩週以後,梓宮往往被移到暫厝地,讓油漆匠刷九層漆,最後再加一層金漆。梓宮上似乎寫著藏文和梵文的陀羅經。如果溫度太低,就無法刷漆,所以梓宮通常會被放在地面上達數月之久,有時甚至長達數年。只要梓宮未被埋葬,死者就處於弱勢狀態,就需要神的保護。
附一:雍正皇帝的葬禮
雍正皇帝去世19 天后,他的梓宮被移到他以前的府第雍和宮,一直放到1737年3月入葬為止。1694—1722年,此處是胤禛的王府,他去世後被修繕一新。梓宮被停放在胤禛以前居住的永佑殿,正堂和後堂有六名漢族和尚和八名道士唸經。胤禛的一幅畫像掛在永佑殿,畫像前擺放著祭品。
附二:乾隆皇帝的母親孝聖太后的葬禮
成雙成對的馬和駱駝馱著床、器具和糧食等物品,好像要出門遠行。馬和駱駝之後是馬車、轉椅、轎子、扶手椅、椅子、板凳、坐墊、箱子、盆子和全套梳妝用具。這些物品共有二十八排,列成兩行魚貫而行。生活用具、珠寶和太后生前所用之物如鏡子和扇子等……由奴僕分別捧在手中,排成數排。他們之後,有人恭恭敬敬地拿著她晚年所用的柺杖。
梓宮停放期間舉行各種儀式所用的祭品被移至暫厝地,在她逝世三年後最終入葬。除動物祭品之外,葡萄酒、紙錢、死者的衣服、傢俱和器皿—理論上講,死者用過的每一樣東西都應作為死者的祭品被燒掉,以便死者在另外一個世界中使用,但作為紀念品賜予親屬和大臣的物品除外。
小結
燒紙製的錢、傢俱、僕人、房屋和其他物品是漢族葬禮的傳統要素,清朝皇帝也仿照而行。巨量的紙錠、紙錢和紙衣被燒掉。紙製物品是一項重大開支:在為慈禧太后弔喪的第一年裡,僅此項開支估計就高達120萬兩銀子。在帝后的葬禮上,也有大量的真衣服和真傢俱被燒掉。據統計,乾隆皇帝逝世一週年時,19種不同的紀念儀式上共有770件衣物被燒掉。光緒皇帝葬禮期間,被燒掉的衣物共有73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