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死者的屍體或屍體的殘骸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為“葬”。用以放置屍體或其殘餘的固定設施稱為“墓”。在中國考古學上,兩者常合稱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還包含著各種隨葬的器物。
中國曆代的葬法有土葬、火葬、天葬(鳥葬)、樹葬(掛於樹上)、野葬(棄野)、甕棺葬、懸棺葬、巖棺葬、洞葬、水葬、海葬、衣冠葬等等。
中國墓葬,是伴隨華夏文明誕生而同步發展的。從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洞地下室葬地,到新石器時代仰韶聚落遺址四周壕溝的南北兩處的公共墓地;從氏族公社母系、父系社會葬式的嬗變,到被稱之為“東方文明曙光”的紅山文化遺存,大規模製度嚴明的墓葬出現,華夏遠古的先民們在創造華夏文明的同時,也在譜寫著中國墓葬文化史。
歷史的真實性需要考古文物相互印證,才能構成信史,僅憑書面記載口說無憑。中國地下陵墓眾多,作為常見的考古文物來源地,可以佐證和修正書面典籍的記載,構成真正的信史。而看看其他所謂輝煌的古文明,卻鮮有陵墓出土,只有書籍記載,沒有實物印證,所謂文明歷史的真實性大大存疑。
中國出土的陵墓多到什麼程度?以西安為例,地上住人,地下萬墳,歷史除了給這座城市留下了古建築,也在黃土之下藏了難以計數的古墓。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地鐵2號線全線通車用了八年,2號線修這麼慢也沒別的原因,就是就是古墓多、遺蹟多、文物多。
西安地鐵8號線施工,考古隊自2020年4月起進行進行施工前勘探,透過近一年的努力,總共勘探發掘古代遺存1574處,其中古墓葬1356座。
在西安出土的墓地主人從平民百姓到達官顯貴,各朝各代簡直多的不要不要的,僅在西安郵電學院建設新校區的時候就發現了戰國、秦、漢、唐代古墓葬600多座,其中80%以上都是秦墓,西安郵電大學由此得名"古墓派"。
西安修個咸陽機場挖出3500座古墓,真乃名副其實的“墓光之城”。
在遠古時代,人們還沒有安葬死者的習慣。原始人類對於同伴死亡的處理,要麼是在快餓死之時,不得已將其吃掉,這可稱之為“腹葬”;要麼將屍體隨便丟棄於野外,這可稱之為野葬。
正如《孟子滕文公上》說的那樣:“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矣,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實際上“腹葬*和“野葬“都算不上喪葬。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活的安定,出現了埋葬死者的現象,但當時墓而不墳,且無任何標記,“古之葬者,厚之以薪,葬之於野,不封不樹。”
墓地制度源於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居室葬”。當時,人們一般居住在自然洞穴中,這樣的洞穴也成為死者的墓地。我國最早的墓地發現於北京周口店山頂洞。北京猿人將洞穴上層當作生者的居室,下層為死者的墓地。
臺灣10個土著民族中有8個在20世紀初葉還盛行這種古代的墓地制度。如泰雅族在人死時,一般即在室內自己睡床底下掘穴仰臥深埋;若父母喪世,埋葬完畢,留在身邊的子女就要放棄原屋,另擇新地蓋房居住,表示把舊屋讓給父母居住。
把墓地選擇在人類居住的洞穴或屋內,既反映了遠古人類感情上不願離開死者,並設法保護死者的屍體免遭自然力的破壞與野獸啃齧的觀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原始人的深層意識,即害怕死者的靈魂出來干擾危害生者,於是極力地討好死者。
墓坑一般是長方形或方形的豎穴式土坑。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中,數以百計的墓坑排列有序。
墓地有一個從居室葬發展為氏族公共墓地,演化為家族墓群再演變為個人墓地的過程。當今的公墓,正是人們生前社會群體生活在死後的再現。
舊石器時代:中國至少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5-1.8萬年的山頂洞人開始,已經出現了“墓葬”的萌芽;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埋葬的發現,說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出現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
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了明確的“墓葬”;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各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裡均發現了墓葬,並出現了墓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東胡林人墓葬,距今1萬年左右。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裴李崗文化,發現了大型的墓地,以河南省賈湖遺址的墓葬為代表,時間距今約9000年~7000年。
到新石器時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多數的墓是單身葬,也有不少的墓是合葬。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前期的合葬墓,往往採取“二次葬”﹐將許多已經埋葬過的屍骨遷移而葬入同一墓坑內。這些死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員,體現了母系氏族社會的緊密的血緣關係。有些合葬墓,埋著兩個或數個完整的屍體,他們的性別相同,應系兄弟或姐妹。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到了新石器時代,便能夠用器具深挖土坑,把屍體埋葬於地下,這就是古代真正意義上的土葬。後來經過長時期的發展,這種掘土埋屍的喪葬方式,便成了古代普遍使用的葬法。考古工作者從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母系氏族社會的仰韶文化中發現了2000多座墓葬,其中絕大多數墓葬為土坑葬,有些葬坑的底部和四周還經過了加工。
大汶口文化後期和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的合葬墓,所葬多為兩個成年男女,說明在父系氏族社會中,已經有了比較固定的婚姻關係;而齊家文化的合葬墓,則證明存在男子死後以妻妾殉葬的情況。
黃河中下游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屍體在墓內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後者可能是由於凶死。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還流行屈肢葬。仰韶文化墓中的屍體頭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屍體頭多向東。這些都說明不同的部族有著不同的葬俗。
新石器時代的墓坑一般都小而淺,僅能容納屍體。新石器時代晚期,有些地區已用木棺作葬具。在大汶口文化的後期,少數墓坑面積甚大,坑內沿四壁用木材壘築,上面又用木材鋪蓋,構成了木槨,這大概是由於墓主人在社會上有特殊的地位。幼兒死後一般埋在房屋附近或房基下,利用陶器作葬具,稱為“甕棺葬”。
中國古代墓葬墓中隨葬品以陶器皿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裝飾品亦偶有發現,有時還有穀物和家畜。在有些墓地裡,男子墓內多石斧、石鏟、石刀,女子墓內多陶製或制的紡輪,顯示了男女在生產活動中的分工。由於地區和部族的不同,各地墓中隨葬品的種類和數量頗有差異。但是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隨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別不大,可見在原始社會中氏族成員的經濟地位是平等的。但到了後期,出現了窮富分化的現象,例如大汶口文化後期的少數大墓,隨葬的陶器有多至100餘件,豬頭多達十餘個的,說明墓主人擁有遠比一般人為多的財富。
在中國,墓葬的源頭可以上溯到距今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時代。據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墓地是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居室葬。這一時期 ,還處於人類歷史的早期階段——舊石器時代 。大約在1.8萬年以前,處於母系社會早期的山頂洞人把自己居住的山洞深處用作墓地,在那裡用土掩埋死者的屍體,屍體上撒有紅色的赤鐵礦粉屑,並陪葬石器、石珠、穿孔獸牙等物品。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墓葬,而那殷紅的赤鐵礦粉,則是人類最早、最樸素的隨葬品。
2018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出土的距今1.35萬年的“青塘少女”墓葬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可確認葬式的墓葬,對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會複雜程度、區域現代人體質演化與人群擴散等研究具有重大價值。
青塘遺址是嶺南典型的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洞穴遺址,其中,黃門巖1號洞發現墓葬一座,出土人骨化石一具,測定年代為1.35萬年前,被確認為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墓葬。
這具人骨化石呈蹲踞葬式,除頭骨與左側部分缺失較為嚴重外,右側上下肢骨、脊椎與骨盆等儲存情況較好。其身下墊有石塊,身旁擺放一枚骨針,推測可能為隨葬品。
這是一位13歲至18歲之間的女性,身高1.45米至1.5米。蹲踞葬式和隨葬品表明當時的喪葬行為已經具備一定的儀式,人類已經有了明確的生死觀念並且出現了原始的宗教信仰,這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複雜程度。
蹲踞葬式在華南和東南亞地區的史前時期較為流行,和中國北方廣泛發現的仰身直肢葬式有顯著差別。此前國內發現的蹲踞葬式墓葬多是距今一萬年以內的,一萬年以前較為稀少。因此這一墓葬也為開展東亞和東南亞的國際性史前人類遷徙、交流課題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
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屈家嶺文化墓地。首次發現史前獨木棺、發現同穴多“室”的合葬墓。這些獨具特色的墓葬群與城河遺址發現的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築、祭祀遺存等重要遺蹟共同構成了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體的完善的聚落形態。
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在中國社科院“200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考古學論壇上表示,江蘇張家港市東山村發現中國目前最早的高等級顯貴墓群。
2008年8-11月和2009年3-11月,南京博物院等單位對張家港市金港鎮南沙街道辦事處東山村內進行了兩次搶救性發掘。發掘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主要揭露出一處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時期遺址,包括5座房址和27座大小型墓葬。
遺址的墓葬分東、西兩區。東區均埋葬小型墓,西區主要埋葬大型墓,已清理出5座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顯貴墓。其中,90號墓、91號墓是迄今發現的崧澤文化墓葬中規模最大的兩座。m90出土石鉞、石錛、玉器、陶器等隨葬品50多件,是迄今發現的崧澤文化墓葬中隨葬品最多的一座。
在東山村崧澤文化墓葬中,隨葬玉器是身份的象徵。92號墓隨葬有崧澤文化玉器中最長的玉璜,最大徑16.7釐米,外圍弧度長21.5釐米,器身上鑽有5個系孔。90號墓中出土一套制玉工具,包括石錐、礪石、石英砂等,表明墓主人生前握有生產玉器的大權,其身份和地位非常顯赫。93號墓中出土迄今為止從未見過的鑰匙狀玉飾。
九嶷山舜帝陵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九嶷山舜陵景區,是九疑山風景區的目標人文景觀,是九疑山風景區的目標人文景觀。是我國最古老的陵墓(一般君王的墓地稱為陵)。
舜帝名重華,號有虞氏,故也稱虞帝,相傳他是黃帝的九世孫,為五帝之一。據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具體地點,一說在女英峰下,一說在三分石,已無從考究,但有關舜帝的傳說和遺蹟在九疑山有很多卻是真的。
據《九疑山志》記載,最早的舜廟建於夏朝,地點在大陽溪,白鶴觀前。第二座舜廟建於秦代,舊址在玉琯巖旁,2000年該遺址被發現,01年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02年經省文物考古所勘探試掘,確定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疊壓文化層最深處約3米。遺址南北狹長,五進,九開間,完全符合古代帝陵“九五之尊”的體制。現在的舜廟是明洪武四年(1371)由玉琯巖搬遷而來,位於舜源峰北麓,坐南朝北。
九嶷山舜帝陵
迄今為止中國的考古發現中,其他歷史最悠久而且能夠明確地知道墓主人姓名的,應該是在河南安陽發現的婦好墓。
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北發現了她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其中有109個青銅器上帶有“婦好”或“好”字的銘文,再加上甲骨文上婦好名字的印證,從而確認這個墓葬就是婦好之墓。婦好墓屬於商王武丁時期,距今已經有至少3300年的歷史,而且也可以明確的確認墓主人的資訊,可以說它是我國發現的歷史最悠久的墓葬之一。
古時“墳”和“墓”是有區別的,墳高而墓平。即“築土為墳,穴地為墓”。
墳,本意為土堆。屈原在《九章哀郢》中有“登大墳以望遠兮”的描述,這裡的墳指土堆較高的地方。而墓的起源,要比墳早得多。後來人們將墳和墓連在一起,意為死者的墓地。《禮記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話“古也墓而不墳”。其大意為墓是埋葬死者的場所,指平處;墳是墓上堆高的土,為高處。我國自從出現了墓葬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墓上是沒有土堆的,所以漢代學者揚雄特別提出“葬而不墳謂之墓”的言論。
《易·繫辭下》提到上古的墓葬,“不封不樹”,也就是說葬地不起墳,也不種樹設標誌,這種喪葬風俗連古代的統治者也不例外。如西漢劉向所說:“殷湯無葬處,文、武、周公葬於畢(今陝西咸陽東北)。”東漢《政論》一書中說:“古者墓而不墳,文、武之兆,與平地齊”。後人根據考古發掘,這些記載是比較可信的,在河南安陽發掘的殷王室墓群,雖然暮穴規模巨大,但都是墓與地平,沒有墳丘。
根據春秋文獻記載,有土丘的墳墓大約出現在春秋中期的中原地區。《禮記檀弓上》說,孔子去世後,孔子的弟子引用了孔子生前的一段話說:“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者焉,馬鬣封之謂也。”明確說明了在孔子之前便有了四種不同形狀的土墳丘。孔子幼年喪父,不知父親葬在哪裡,後經多方尋找才找到了父親的墓地,孔子感嘆說:“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孔子為了便於識別父親的墓地,在墓地上堆起四尺高的墳丘做標記。這四尺高的墳丘,大概就是馬鬣封。孔子去世後,葬地也起墳堆。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祀孔子冢”。冢者,墳也。土墳丘的出現,人們很快由原來的“不封不樹”變為“又封又樹”,而且墳頭的高低、大小,墳地樹木的多少已成為彰顯死者身份的標誌。
《周禮·冢人》所謂“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尊者丘高而樹多,卑者封下而樹少”,說的是土丘墳體現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史記·文帝本紀》中說:“不治墳,欲為省。”則說明了當時治墳是很費力費錢的事,有沒有墳已成為墓葬的重要標誌了。那時的王公貴族“丘壠必巨”,高大若山,樹之若林,已形成風氣,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制度化、規範化。就連民間的一般墓葬,起墳植樹也成了普遍現象。
春秋戰國時期,棺槨仍然存在嚴格的等級制,且呈現越來越考究、精緻的趨勢。棺槨本是作為地上居室的象徵而出現的。
俑為古代喪葬中用以隨葬的偶人。大約起源於商周時期。它是人殉制度演變的產物。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束成人形,故稱“芻靈”。
俑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它取代的是被殉葬的奴隸或是“從死或葬”的妻妾、近臣和待臣。有陶俑、木俑、泥塑俑。秦兵馬俑為典型。
喪服制度的核心內容是“五服”,稱之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服制。《儀禮·喪服》中所描述的宗親喪服系統和喪服制度是一個嚴密的、有機的、完整的組織結構和制度,它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傑作。五種基本服制在經過種種變化以後,可以化為23種服制,實行於138種場合,其精密程度可謂無與倫比。在儒家士大夫的眼裡,貴賤親疏的分別是服喪的根本原則和理論基礎。《禮記·喪服小記》曰:“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
秦漢時期風水觀念的興起,主要體現在葬地和葬日的擇選上。東漢時,人們還把死者墓地好壞與生者的貧富貴賤、吉凶禍福聯絡在一起,民間已具備了比較濃厚的風水觀念,並且出現了專門用於卜選喪葬吉日的專著——《葬歷》。相傳郭璞為風水的鼻祖。
墓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並定型的一種重要隨葬品。其文繁簡不一,少者十數,多者數千。其形制受到墓磚銘、墓碑等器物的影響。其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對死者姓名、籍貫、生卒年月、官職履歷、譜系等追敘;(2)對死者生平事蹟,才能品行的敘述和頌讚;(3)以及被稱作“銘”的韻文,用來表達哀悼和稱頌。此後,墓誌大行於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中一種主要的墓中銘文。銘文具有史料與文化價值。
魏晉南北朝時期,陵墓石刻制度已形成。大多以石獸、石柱、石碑組成,多寡不一。而後世歷朝歷代的陵墓石刻亦在此基礎上發展變化。
秦漢時代開創的喪葬奢靡之風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相對儉薄,而至隋唐宋元明清諸代,又漸趨奢靡。人們的思想觀念與社會經濟狀況是其奢簡的深層次動因。
隨著墳墓禮制的出現,又有了許多關於墳墓的名稱,如丘、冢、陵、山等墓地的稱呼,雖然稱呼各異,但都是埋葬死者的地方。
墳墓是死亡文化中最主要的實物形態,它從物質上集中表現了人們的死亡觀、社會等級,以及民風民俗,因而,是理解社會的一個視窗。墳墓是生者按照自己的認識水平及社會境況設定的,因而它又是塵世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
從文獻上,我們知道埋葬行為是從"棄屍"到"野葬",然後才出現掘坑而葬,這樣,墳墓便出現了。通常,埋棺之處(坑)曰墓,也叫塋;墓地範圍以內的區域曰"兆域"。墓地埋棺之處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曰墳,或冢,也就是說,墓指平處,墳指高處。自墳出現以後,兩字遂不分,民間統稱"墳墓"。中國古代歷來有在墓區植樹的習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杉等樹,取象徵先人如松柏長青之意。故後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並常於輓聯中寫某人"松柏長青"之類。
意義
中國古代主要以家庭為單位建立墓區,並對此傾注了極大的熱情,而墳墓存在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人生的歸宿感。中國人講究一個歸屬感。在生前人們為了尋求這種感覺,便以家族氏族為整體,死後也要有歸宿感,於是就有了祖墳,所以後世就有了“入土為安”,迴歸故鄉等概念了。
二、永恆存在的追求。人們認為,人即便死後也並不是真的不再了,而是以另外的形態或者在人間或者在另外一個地方。然後即便是去了其他地方,每年也會要回來和大家見面下,哪怕是看不到。所以墳墓就更像是那個逝者在這個世界的家一樣,有了它的存在,逝者就不會真的離開。
三、精神支柱和信仰。在中國古代,墳墓成了維繫後臺以及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祖墳更是成為家族的源頭,被視為最高信仰物,是賴以發達的重要指標。如果說誰家當官了,就會說祖宗保佑。所以祖墳如此重要,即便有人客死異鄉,也要將其“接”回故鄉,回家。
四、是社會等級和地位的重要標誌和象徵。墳墓作為死亡文化中最能顯示社會等級和炫耀社會地位的一類形式。中國古代國家歷來以此顯尊卑,獎功勳,以國家為社會之中心、官吏為天下之楷模的政治格局和價值導向。中國人心靈中深藏著一種奇特的濃烈的"依戀祖墳"的心理情結。
中國是殯葬文化最發達的國家,墳墓發展至今,已經不光光只是一個安置遺體、骨灰的存在,更是一種對逝者的情感寄託和讓逝者與生者有所聯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