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北方塞外深處,盤踞著四股勢力,他們虎視眈眈偷窺著大明朝,他們分別是元朝滅亡後遺存勢力,漠南蒙古(今內蒙古),漠北蒙古(今蒙古國),漠西蒙古(今內蒙古阿拉善盟以西)準噶爾部落,還有盤踞在東北的清朝(後金)努爾哈赤。
漠南,漠北離努爾哈赤最近,其次是漠西蒙古,南面是瑤瑤欲墜的大明朝。
精明的滿族首領野心勃勃看到了機會想替代明朝入主中原,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至崇禎十五年(1642年),後金(清)為奪取遼東,入主中原,與明朝進行著斷斷續續戰爭。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說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李自成農民起義進入高潮,明政府內部的危機日益激化氣數已盡,但要打敗明朝,進入中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率步騎2萬分兩路徵明。直逼遼東的咽喉要地撫順,拉開了遼東戰爭的序幕。用智取強攻相結合的戰法,李維翰(遼東巡撫)急命總兵張承蔭率軍一萬反擊。清兵分三路迎戰,全殲明軍大獲全勝,並攻佔500餘所屯堡,初戰告捷,堅定了努爾哈赤入主中原的信心
於是努爾哈赤制定計劃,聯合蒙古各部落勢力,壯大自己,和最近的蒙古部落聯姻把自己的姑娘嫁給蒙古當政者王爺、首領,不光自己做,還讓手下的貝勒王爺和蒙古部落廣泛聯姻,採取雙向聯姻,嫁出去娶進來,透過這種省時省力低成本手段,不用一兵一卒,蒙古兩大部落漠南漠北歸順臣服,努爾哈赤還兼任了蒙古大汗。嚐到甜頭的努爾哈赤把和親定為國策執行。
但頭疼的是漠西蒙古準噶爾部還念念不忘成吉思汗,想收編漠南漠北,重建大元朝,這也是後來康熙三次西征準噶爾的真正原因,但準噶爾部勢力強大康熙帝動用了十萬大軍,十萬大軍對戰葛爾丹三萬大軍,葛爾丹與清帝國因為實力的懸殊,而兩戰兩敗。又被自己的侄子阿拉布坦所背叛,失去了根據地,走投無路之下,飲鴆自殺,漠西蒙古被盡數剿滅,平定了漠西蒙古部落,大漠塞北一統歸了入了清朝,奠定了對抗明朝的基礎,此時天時地利與人和都有了。
正好東風來了,明朝駐守山海關守關大將吳三桂,為了一己私利,“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啟關門放清兵進關,當年李自成起兵,從吳三桂手上搶走想好的陳圓圓,於是引清兵入關,明朝南北兩線作戰,內部危機激化,南有李自成,北有清兵,明朝政府無力應付,清兵不費吹灰之力打入中原,滅了明朝,坐上了中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