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競技釣,都很難做到魚口一直連續,需要有技巧的補窩、續窩,但即便如此,如果魚的密度不夠大,魚口連續還是很難。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將這種魚口突然閉停的現象,稱之為散窩,導致散窩的原因有很多,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
客觀因素,比如漲水、狂風、降雨,這是我們人力不可干涉,但是進窩魚群確實受影響,全部散掉了,這個我們就不多討論了,那麼,非客觀因素導致的散窩,有哪些誘因,能否避開呢?
誘因一、溜魚驚窩
只要有釣過大魚經驗的釣友,都知道這麼一個技巧,一旦大魚中鉤,一定不能原地對峙,必須要想辦法將其從窩子的側面遛出來。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第一個,大多數情況下,魚要麼逆遊,要麼順流,唯獨垂直於釣位這個方向對魚來說最費力,用這個角度提魚、遛魚,魚的掙扎力度會非常大。
從側面將魚遛出來,魚的掙扎力度會小很多。第二個,就是將中鉤後,掙扎力度較大的魚拖出窩子,避免窩子附近的魚群受驚。如果沒有注意這兩點,那麼釣上個頭較大的魚之後,就只能更換窩點了。
誘因二、補窩動作不當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打魚隊,聚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十幾個壯漢圍成半圈,不停地拿著大木棒敲擊水面,把水中的魚群趕向漁網。
由此可見,魚對水中的大動靜是非常敏感的,我們在第一次打窩時,因為魚群壓根沒有聚集起來,就算窩團砸進水中,對誘魚效果也沒什麼影響。
但是,一旦當窩子裡已經有一定數量的魚群了,再用砸窩的方式打窩,就等於是在驅離窩子裡的魚群。
誘因三、他人驚散窩子
釣魚人最厭惡的行為之一,就是他人過來提魚護,看似動作不大,其實影響非常糟糕,魚護裡沒有魚還好,如果魚護裡有魚,貿貿然提起魚護,再將其放入水中。
魚護中的魚不停地撲騰,動靜非常大,就算我們用的是長竿,魚護距離窩子的距離也不會太遠,驚散了進窩的魚群,一點也不奇怪。
除此之外,窩點附近有人游泳、划船、打撈物品,都會驚散進窩的魚群,如果能避免,一定要儘量避免。
以上這三個誘因,最為常見,也是最容易引起散窩的誘因,當然,並不是說只有以上這三種原因。
如果我們確定以上三種情況我們都沒有出現,但是魚口突然閉停了,那麼也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亦或是補窩太慢,魚群沒吃的散開了,更有可能是補窩太勤,窩子裡的魚都吃飽了。
釣魚就是這樣,能釣上魚、釣上很多魚,一定是窩子裡的魚,密度很不錯,沒有更好的理由,但是,只要我們釣不到魚,那原因就多了去了,所以,我們只能儘量讓自己不出錯,卻不能保證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