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南巡期間,在昆明某餐館吃了一道名為“番茄卡拋肉”的菜,見上圖。可以理解為雲南傳統家常菜“紅三剁”的升級改良版,番茄丁、辣椒丁和肉末加醬油混炒,再撒一些“卡拋”葉增香。好吃與否且放在一邊,重要的問題是:“卡拋”是什麼植物?茲事體大,必須搞清楚。
卡拋(Kaprao)是什麼植物?
“卡拋(Kaprao)”,也作“打拋”,泰餐常見調味品,我曾認為“Kaprao”=“Thai basil”,後來才知“Kaprao”實為“Thai holy basil”。“Holy basil”的字面意思是“神聖的羅勒”,即唇形科羅勒屬的聖羅勒/Ocimum sanctum(最新可接受名為O. tenuiflorum),半灌木,基部木質化,突出特點是葉“邊緣具淺波狀鋸齒,兩面被微柔毛及腺點”,可以和羅勒/O. basilicum相區別。“Thai holy basil”就是聖羅勒的泰國品種。
聖羅勒是分佈廣泛的“泛熱帶雜草”,因古代印度人曾奉為祭祀用神草,故自古以“聖”為名。不過在印度它可不叫“Holy basil”,而是被稱為“Tulsi”,綠葉者為“rama tulsi”,紅葉者為“krishna tulsi”,“rama”和“krishna”皆是印度教中“扛把子”級別的大神,足見其身份尊貴。印度阿育吠陀醫學視聖羅勒為“草藥皇后”,至今仍有應用,《中國植物誌》曰“葉可作調味品及代茶用作飲料”,印度“tulsi chai”即用聖羅勒葉子製作的“茶”。
Thai basil又是啥?
“Thai basil(泰國羅勒)”是羅勒/O. basilicum的泰國品種,紫莖尖葉,葉片近全緣,香氣濃郁,微帶辛辣,又有甘草氣息,東南亞烹調中常用之,臺灣的“紅骨九層塔”也是此品種。另有一些與“Thai basil”相近的品種,如“Cinnamon basil(肉桂羅勒)”、“Licorice basil(甘草羅勒)”、“Anise basil(茴香羅勒)”等,可統稱為“亞洲羅勒”,多數具有強烈丁香氣息,又有各自的獨特風味,與西方流行的甜羅勒差異明顯。
國內有5種羅勒屬植物
“Thai basil”屬於羅勒,“Thai holy basil”則是聖羅勒的品種,二者之間存在物種壁壘,不僅是品種之別。羅勒屬共有100餘種,我國有5種,另外3種是灰羅勒/O. americanum、丁香羅勒/O. gratissimum和臺灣羅勒/O. tashiroi。灰羅勒的葉和花明顯小於羅勒,丁香羅勒(我國栽培的是毛葉變種/var. suave)是灌木而非草本,易於和羅勒區別。臺灣羅勒或僅產於臺灣省,可查資訊極少,姑且當它不存在。
羅勒屬種類雖多,但料理用香草No.1無疑還是羅勒。與諸多源於地中海沿岸的香草不同,羅勒的祖籍在印度次大陸,“羅勒”一詞本是梵文音譯,或與“Rama Tulsi(本指聖羅勒)”相關。在傳入歐洲後,羅勒以攝人心魄的獨特芳香顛倒眾生,最終逆襲上揚,被古希臘人尊為“香草之王”,地位至今不衰。而且,在世界各地人們有意無意地栽培選育中,出現了豐富的品種,植物形態、色澤和氣味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令人眼花繚亂。
國外部分羅勒品種
“Sweet Basil(甜葉羅勒)”,歐洲的傳統甜羅勒品種,綠葉白花,葉面凸如龜甲,芳香迷人,味甜柔和,西餐中常用來調味。“Genovese Basil(熱那亞羅勒)”,亦屬於廣義的甜羅勒家族,但葉片更長更平,略有辛辣味,正宗的義大利青醬(Pesto)必以此為配料。“ Lettuce Leaf Basil(萵苣葉羅勒)”,植株相對低矮,卻擁有甜羅勒中最大的葉子,葉片皺如生菜,口味清淡,最宜拌沙拉或包裹烤肉同食。
“Dark Opal Basil(深色蛋白石羅勒)”和“Purple Ruffles Basil(紫波羅勒)”是紫葉羅勒的代表品種。前者葉型規整,格調冷峻內斂;後者大葉皺邊,氣質狂野奔放。這兩種都是味道濃烈的型別,但甜味很輕,適於重口味人群。“Crimson King Basil(女兒國羅勒)”,“Genovese Basil(熱那亞羅勒)”的紫色品種,初生時葉色碧綠,後轉為紫紅。紫葉羅勒的花均為粉紅色,總體顏值較高,拿來插花也是極好的。
如果喜歡袖珍型植物,矮生羅勒/O. basilicum var. minimum是個不錯的選擇;又名灌木羅勒,但未必就真的是灌木,可能只是因多年生而木質化程度略高。此變種葉小而密,成株自動長成球狀而無須打頂,味道辛辣香甜,可觀賞可食用。代表品種有“Greek Basil(希臘羅勒)”、“Spicy Globe Basil(熱辣地球)”和“Aristotle Basil(亞里士多德)”等,各品種葉子大小、味道等有些細微差別,看圖是看不出來的。
國內的羅勒
羅勒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南方的“金不換”、“九層塔”皆為羅勒的俗名。最早著錄“羅勒”的文獻是西漢東海太守韋弘的《賦·敘》,這則藉助於《齊民要術》才得以流傳的珍貴史料說:“羅勒者,生崑崙之丘,出西蠻之俗。”恰與佛教傳入中國的途徑略同。《齊民要術》之“種蘭香”篇還載有成熟的種植方法, “三月中,候棗葉始生,乃種蘭香。早種者,徒費子耳,天寒不生......”,並注有:“蘭香者,羅勒也;中國為石勒諱,故改。”
河南人愛吃的“荊芥”,一般認為是變種疏柔毛羅勒/var. pilosum,特點是“葉小,長圓形,葉柄及輪傘花序極多疏柔毛”;用葉子汁液塗抹蚊蟲叮咬處止癢的“香花”,則可能是羅勒的大型變種/var. majus,也叫“千層塔”,通常不食用(非要吃也行)。二者外觀差異巨大,氣味也明顯不同,難怪部分河南朋友誓死不承認“荊芥”就是羅勒。不過它倆差異再大,也不比前面的萵苣葉羅勒、紫波羅勒和希臘羅勒更不同,還是世面見少了。
關於河南“荊芥”,再說兩句。最近我發現,疏柔毛羅勒/Ocimum basilicum var. pilosum的最新可接受名居然變成了Ocimum × africanum,這個Ocimum × africanum實為羅勒與灰羅勒的雜交種,因含有檸檬烯而具有強烈檸檬氣味,故又名“Lemon Basil(檸檬羅勒)”。如此說來,河南“荊芥”固然不是真的荊芥/Nepeta cataria,但它也不是普通的羅勒,這可能是“羅勒”“荊芥”之爭的終極答案。
附錄
說到“荊芥”,我種的這棵才是真的,不過不是荊芥/Nepeta cataria,而是“六座大山荊芥”,一個雜交品種,學名為Nepeta × faassenii 'Six Hills Giant'。雖然不是荊芥本尊,但仍然具有“貓薄荷”的魅力,最後一圖即是鐵證:附近有一隻大白貓,被我放在空調室外機上的“六座大山”所吸引,時常躥過來“過一把癮”,最終給我打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