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以快吾志焉。於是著書十餘萬言,號《莊子》”。 (見《莊子.秋水》)
莊子是真喜歡釣魚,他不像姜子牙拿釣魚做幌子,有所企圖。他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享受休閒 自由自在,所以面對楚王派來請他出山做官“願以境內累”的重託誘惑,不為所動,“持竿不顧”,依舊拿著釣竿觀漂垂釣,連搭理都不搭理使者,所以才會有後來釣巨魚的心得。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騖揚而奮,白波若山,海水震盪。。。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制河以東,蒼梧已北,莫不厭若魚者......
(見《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
任公子用大魚鉤系長索,用五十頭公牛蛋子做釣餌,投竿東海。蹲守會稽山整整一年,一條魚也沒釣到。但他不急不躁,不是像姜子牙那樣,一釣不到魚就氣急敗壞,而是耐著寂寞,孜孜以求,終於釣得條巨魚。那巨魚牽動魚鉤沉入水中,迅速地昂頭揚尾擺背,激起像山一樣高的波濤,海為之震盪,聲震千里。
任公子釣到這條魚後, 也沒獨吞,更不做買賣,而是造福百姓,將這條大魚醃製成乾魚送給百姓分享, 以至於浙江以東,蒼梧以北的百姓都吃膩歪了魚......
莊子寫的雖是神話 但用的卻是凡人釣魚的經驗。
1, 釣大魚必須用大鉤,
2 釣大魚必須用粗線
3 釣大魚必須用大餌,
4,釣大魚必須耐得住寂寞 有耐性,能長期蹲守,放長線釣大魚。
5 釣大魚得用投竿”投竿東海“。
最後一條最重要:“夫釣者中大魚,則縱而隨之,須可制而後牽,則無不得也。”
這是釣大魚的核心技術。
釣得了夠個的魚,千萬別驚慌失措,忙於揚竿,而是”縱而隨之“,放線隨它折騰,慢慢遛魚,讓魚自己消耗自己,累得大魚筋疲力竭,翻白了,”可制而後牽“,就是水到渠成,伸鉤捯住,拖上岸來。這樣釣大魚的技巧,電視上的釣魚大師們是演不來的。
能這樣解讀釣魚,可見莊子是有理論 ,有實踐,真正的釣魚行家。
比莊子晚些時候的宋玉也悟出了釣魚的真諦。
作《釣賦》的宋玉是戰國鄢(襄樊宜城)人。 楚襄王派他和登徒子向釣魚大師玄洲學釣魚。彙報心得時,登徒子極力讚美玄洲釣術高明,稱之“天下之善釣者”,宋玉則不以為然。 楚襄王便問原因。宋玉慷慨陳詞,發了一通精彩的議論:
“臣所謂善釣者,其竿非竹,其綸非絲,其鉤非針,其餌非蚓也。”“昔堯、舜、禹、湯之釣也,以賢聖為竿,道德為綸,仁義為鉤,祿利為餌,四海為池,萬民為魚。釣道微矣,非聖人其孰能察之?”“其釣易見,王不可察爾,昔殷湯以七十里、周文王以百里,興利除害,天下歸之,其餌可謂芳矣;南面以掌天下,歷載數百,到今不廢,其綸可謂紉矣;群生浸其澤,民氓畏其罰,其鉤可謂均矣;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改,其竿可謂強矣。若夫竿折綸絕,餌墜鉤決,波湧魚失,是則夏桀、商紂不通夫釣術也。今察玄洲之釣也,左挾魚罶,右執槁竿,立乎潢汙之涯,倚乎楊柳之間,精不離乎魚喙,思不出乎鮒鯿,形容枯槁,神色憔悴,樂不役勤,獲不當費,斯乃水濱之役夫也已,君王又何稱焉?”(見《釣賦》)
首先 說明,宋玉生於公元前298年,比玄洲小200來歲,不是一個年代的人,不可能跟玄洲學釣魚。《釣賦》跟《莊子集釋》一樣,都是借題發揮,拿古人說事兒。
《釣賦》的核心是將垂釣和治國平天下理論巧妙結合起來,用垂釣理喻治國,巧妙地解讀堯舜禹湯等聖賢得天下,與夏桀商紂等暴君失天下的原因,闡述了仁政、恤民、重賢以保有天下的理論。
但是,宋玉對世人稱道的“天下之善釣者玄洲”的作法顯然是不以為然的。 宋玉並沒有讚賞玄洲的釣技,而是諷刺他為魚而漁 :
“玄洲之釣也,左挾魚罶,右執槁竿,立乎潢汙之涯,倚乎楊柳之間,精不離乎魚喙,思不出乎鮒鯿,形容枯槁,神色憔悴,樂不役勤,獲不當費,斯乃水濱之役夫也已”
宋玉諷刺釣魚高手玄洲, 為了釣魚把自己弄得“形容枯槁,神色憔悴’狼狽不堪,並沒有享受著釣魚的樂趣。 這哪裡是休閒啊,簡直是活受罪。
其實,即便是今天,這樣的釣魚人也不少。
看看那些宣揚釣魚大師70分鐘釣120條小鯽魚的新聞報道,那哪兒是釣魚啊? 簡直就是流水線上的機器人,不停地反覆重複相同的機械動作,麻木緊張勞累,毫無休閒情趣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