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係列為日本在後疫情時代,記者捕捉到日本社會中種種的心酸和困窘,並在近期釋出的作品集。
在名古屋的一座辦公樓中,一位中年婦女像往常一樣接聽了響起的電話。不出意外,電話的另一端是一種沮喪急促的聲音,這位婦女面帶微笑,一句一句地為對方分析,給對方鼓勵,直到對方重新拾起希望。
日本的名古屋在疫情期間設立了疫情專線,而上述的一幕就是專線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內容。人們把這個專線命名為“生命的專線”。
拯救了許多絕望的靈魂
所謂“生命的電話”,確實是因為這個專線的設立,許多絕望的人們得到了救贖。
疫情期間日本先後多次進行了緊急事態宣言,這對於實體經濟就是一個非常致命的打擊。許多依靠日結的工廠工作的社會底層人們不得不另尋出路,而各種資源的緊缺對於生活的直接影響又進一步增加了患病的機率。
實際上這個疫情專線也是民間的組織,所以這些工作人員更多是在用熱情來解決這些絕望的人的煩惱。不知是因為這種時代背景之下人們更容易共情,還是因為電話對面的聲音雖然陌生但是句句都充滿力量,許多尋死的人重拾了希望。
一個人也要堅持下去
記者採訪了這個生命專線的工作人員,問她日常的工作是什麼樣的感覺。
她說,就是透過一通通的電話讓這些人們把生活中遇到的負能量發洩給自己,希望能透過這種傾訴的渠道來緩解他們生活中的壓力。
“我失去了工作”,“妻子離我而去”,“工資比以前低了好多”——各種各樣的苦惱和負能量都需要宣洩。但是工作的接線人員也是人,他們也有負能量和不順心的事情。於是記者問她,那你難過的時候找誰呢?
於是,這位大姐笑了笑,能夠把這些絕望的人從生死線上拉回來還不夠嗎?
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許多時候,人們都容易被一些來自於陌生人的話語所觸動,就像是已經熟知自己的知音一樣。因為熟悉的人屬於一個人的舒適區,而陌生的人則有一種新鮮感。許多感動和希望都是來自於這種新鮮感。
如果說陌生的對方是心理學專家,可能也達不到如此的效果。因為畢竟電話的另一端不是患者,而是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面臨的也是電話這端人同樣能夠感受到的危機和苦楚。
正因為這位工作人員的大姐也是這個社會中和電話另一端相差不遠的人,才會理解對方到底是為什麼絕望,甚至是尋死。理解就是溝通的第一步。
在疫情之下,即便是最艱難的時候,能夠打個電話聽聽來自陌生人的建議和鼓勵,我認為這是一種來自社會的溫暖,是疫情下的嚴峻環境下的一絲溫存。
尾聲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更重要的是看得開心!我的文字不是最有爆點的,但是儘可能真實客觀,帶給人們思考。只要有一份閱讀,就有一份價值。在浮躁的輿論洪流中,堅持自己的稜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