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慰,直到今天,大家依舊對‘乒乓外交’有著濃厚的興趣。”
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當地時間11月23日,2021休斯敦世乒賽開賽前夕,四名中美兩國老一輩乒乓球運動員獲頒“‘乒乓外交’特別貢獻獎”,其中就有朱迪·霍夫羅斯特的身影。1971年,年僅15歲的霍夫羅斯特跟隨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成為“乒乓外交”親歷者。
朱迪·霍夫羅斯特出生於乒乓球世家,11歲開始接觸這項運動。她曾四次入選世乒賽美國女子代表隊,並獲得過美國青少年乒乓球冠軍。上世紀90年代,她還獲得過數次美國乒乓球公開賽中年組冠軍。1997年,霍夫羅斯特正式入選美國乒乓球名人堂。
近日,南都、N影片記者連線身處美國波特蘭的朱迪·霍夫羅斯特,聽她講述50年前那場轟動全球的訪華經歷。她還記得,當時在中國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感受到和美國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50年過去,面對今年世乒賽上首次出現的中美跨國混雙組合,她感嘆道,直至今日,“乒乓外交”精神依舊在中美兩國人民之間延續,影響深遠。
1971年,中美兩國運動員在中國進行乒乓球友誼賽。受訪者供圖
【對話朱迪·霍夫羅斯特】
談50年前訪華:最激動人心的部分是見到周總理
南都:能否講講1971年你隨隊訪華的經歷?
朱迪·霍夫羅斯特:1971年我只有15歲,因為通過了隊內的選拔賽,我很幸運地入選了美國國家代表隊。要知道,我才剛剛開始自己的乒乓球職業生涯,在之前,我從未入選過國家隊。
因為入選了國家隊,我有幸到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乒賽。在日本,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高水平運動員同臺競技。更令我激動的是,中國隊也出戰了當年的世乒賽。
1971年中美運動員在中國合影留念,下排中為霍夫羅斯特。受訪者供圖
據我所知,那是中國隊在缺席了世界舞臺相當長一段時間後,首次回到世乒賽賽場上。當時我們還不知道,闊別世界賽場多年的中國隊選手實力如何。然而,中國隊用精彩的表現告訴我們,他們依舊擁有著排在世界前列的超高競技水平。
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就在世乒賽結束的前一天,我們收到了一個巨大的驚喜——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集體訪華!整個旅程事宜落實得相當迅速,兩天後,我們就已經在中國了。我是整個訪華美國乒乓球隊裡最年輕的選手。
南都:當時你們去了哪些地方?
朱迪·霍夫羅斯特:我們在中國待了八天,分別到訪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在北京,我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後來,我們爬了長城,參觀中國國家大劇院,訪問當地大學等等。這八天的行程安排得十分充實,我們還得到和中國運動員一起切磋球技的機會。
我還記得,當時北京街頭都是腳踏車,汽車很少見。那時北京最高的建築基本只有三層樓,現在的北京已經是一個擁有許多摩天大廈的國際大都市了。
中國這些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我一共有八次到訪中國的經歷。1996年為了慶祝“乒乓外交”25週年,我第二次來到中國,當時的中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我1971年所見幾乎都不一樣了。
南都:你提到當時還來過廣州。你對這座城市還有什麼印象嗎?
朱迪·霍夫羅斯特:我對當時廣州的印象已經有些模糊了。我記得到達中國的那一天,我們先飛抵香港,再坐火車經過廣州,然後就立馬飛到了北京開始正式的訪華旅程。後來我們再次正式回到廣州,開始訪華的最後一站。
我記得廣州的天氣很溫暖,那裡還有很多好吃的點心。我們和中國運動員在廣州的一家體育館裡舉行了乒乓球友誼賽,吸引了大約五千多名觀眾來到現場觀看。
在廣州的街頭,街上的女生都喜歡一股腦地把頭髮梳到腦後,紮成馬尾辮,或者乾脆剪成短髮。而且當時路上的人們有著非常相似的穿衣風格,大家的服飾色調偏向暗沉,幾乎所有女性都是穿著夾克衫和長褲,我們穿著色調鮮豔的衣服和短裙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當時我們偏好色彩絢爛的服飾,而中國人的穿衣風格則透露出沉穩大氣。
當時的中國和美國幾乎完全不一樣,我很高興我擁有這樣一段特別的拜訪經歷。
南都:在這場旅程中,你最難忘的經歷是什麼?
朱迪·霍夫羅斯特:整個訪華過程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必然是在人民大會堂和周恩來總理見面。對我而言,能和中國歷史上如此重要的一位領導人見面,是極高的榮譽。
我知道,也正是這次見面,促成了中美兩國之後的對話,推動中美兩國在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談美國乒乓球的發展:歸功於中國的慷慨相助
南都: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在這次休斯敦世乒賽上首次出現了中美跨國混雙組合。你在現場觀賽有什麼感受?
朱迪·霍夫羅斯特:我很高興在這次世乒賽上看到美國的突破。首先,這是美國曆史上首次舉辦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其次,美國選手張安與中國選手林高遠配對,拿到了一枚混雙銅牌!在美國人眼裡,張安就是一個小天才,我為她這次的進步感到十分自豪。
這枚銅牌是美國自1959年多特蒙德世乒賽以來的第一枚獎牌,我很高興能在現場見證運動員創造美國乒乓球的新歷史。我發現,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投身於乒乓球這項運動當中,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還在向更高水平的賽事發起衝擊。
我要把這些年美國乒乓球的進步歸功於中國的慷慨相助。多年來,中國持續向世界輸出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讓他們向各國傳授專業的乒乓球知識和技能,推廣乒乓球這項運動。與中國相比,美國乒乓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南都:你如何看待此次的中美跨國混雙組合這一安排?
朱迪·霍夫羅斯特:我的乒乓球俱樂部裡有一位來自中國的教練,他是一名水平很高的乒乓球運動員,曾經效力於北京乒乓球隊。後來他去了日本,在那兒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再來到美國從事乒乓球教練工作。
當然,他只是眾多走出中國向全世界分享乒乓球專業知識的代表之一。因為有了他們的幫助,美國乒乓球才能提升到目前的水平。我認為,美國乒乓球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還需要大力推廣這項運動。希望未來某天,我們能看到來自美國的運動員捧起世乒賽冠軍的獎盃。
我很感謝中國的幫助,他們願意派出本國高水平運動員和美國運動員一起比賽,這是非常特別的一次合作,也是“乒乓外交”精神的真正體現。
談“乒乓外交”精神:如今我們依然在踐行
南都:不久前,你受邀出席在休斯敦舉辦的“乒乓外交”50週年紀念活動,並獲得中國乒協和美國乒協聯合頒發的“‘乒乓外交’特別貢獻獎”。
朱迪·霍夫羅斯特:嚴格來說,這個獎項不屬於我個人,它是“乒乓外交”的精神象徵。50年前,透過乒乓球這項運動,中美兩國人民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小球推動大球”,從而促使中美兩國走到一起。
那時,我認為,中美兩國之間展開對話是很有必要的。只要開始溝通,我們就能瞭解雙方,從而攜手面對困難,解決問題。在理解雙方觀點的基礎上展開良好的交流,這就是“乒乓外交”的真諦。
我知道,現在世界上充斥著各種困難和挑戰,但“乒乓外交”精神依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只要有良好的溝通,我們就能夠走到一起共同迎接這些挑戰。讓我感動的是,直到今日,我們依然在踐行“乒乓外交”的精神。
我很榮幸能夠獲得這個獎項,同時我也很欣慰,人們對“乒乓外交”依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更重要的是,這個獎項意味著“乒乓外交”精神的傳承。它讓我們開始反思,如何能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教訓,從而思考當下,展望未來。
南都:在“乒乓外交”50週年紀念活動上,你和中國男乒選手樊振東搭檔,進行了一場混雙友誼賽。感覺怎麼樣?
朱迪·霍夫羅斯特:和樊振東搭檔就像是夢想成真了一樣。從樊振東出道開始,我就一直在關注他的比賽。我知道他是一位很早就拿到乒乓球世界冠軍的選手。儘管還很年輕,但他已經擁有一段相當完美的職業生涯。
今年,霍夫羅斯特(右二)搭檔樊振東(右一)進行中美混雙友誼賽。圖片來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在活動開始前不久,我才知道自己要和樊振東搭配打一場混雙友誼賽。這個友誼賽實在是太有趣了,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盡力揮拍擊球,不僅因為有一名實力強勁的隊友能幫助我,更因為我的對手是我的前隊友Connie Sweeris以及另一名同樣強大的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王皓。
回想起來,1971年在中國,我們和中國運動員們也打了好幾場友誼賽。當時和我們對打的中國運動員水平極高,但在整個訪華旅程中,他們一直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在整個旅程當中,我打了四場友誼賽,贏了三場。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因為我的乒乓球水平有多麼高超,而是和我比賽的中國運動員不斷救球讓球,試圖讓我打得更得心應手。他們用這種方式讓整個比賽看上去更加勢均力敵,讓我們美國選手看上去狀態更好。
談乒乓事業:拿起球拍的那一刻我永遠是快樂的
南都:你提到自己擁有一家乒乓球俱樂部。
朱迪·霍夫羅斯特:1973年,我的父母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開了一家全日制的乒乓球俱樂部。當時,美國只有極少數的全日制乒乓球俱樂部。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關閉了這家乒乓球俱樂部,轉而經營一家售賣乒乓球器材裝置的體育用品公司。直到2015年,我決定重開一家乒乓球俱樂部,並且用更好的器材裝置去裝修這家球館。
在美國,人們大部分時間只能在學校或者家裡打乒乓球,他們並沒有更好的場地條件去練球。因此,我想為乒乓球愛好者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打球環境。我把球館地板換成塑膠運動地板,再把天花板架高,用更好的照明裝置使球館看起來更寬敞。我的初衷,是希望透過提供一個良好的場地條件,讓更多美國人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產生興趣。不僅是專業運動員,我們歡迎任何水平的乒乓球愛好者來打球。
事實上,在美國建立乒乓球俱樂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有機會加入到乒乓球這項運動當中。
南都:聽起來你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乒乓球的影子。
朱迪·霍夫羅斯特:因為我依然熱愛乒乓球。雖然我現在更像是一名退役選手,不能和以前一樣激烈地打比賽了,但出於興趣,我還是會在俱樂部裡和朋友打上一兩回友誼賽。我更希望有新面孔能走進俱樂部,嘗試乒乓球這項運動。對我而言,拿起球拍的那一刻永遠是快樂的,每次打球的時候,我都會忘記自己的年紀,感覺自己又變年輕了。
2022年世乒賽即將要在中國成都舉辦,我希望到時候我能回到中國,再次和大家一起感受“乒乓外交”的精神。
出品:南都即時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何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