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趙繼偉沒有進攻“威脅”。
之前看到一篇關分析趙繼偉的帖子,有一個球迷在底下發問:為什麼,趙繼偉在CBA打得不錯,但是到了國際大賽上存在感一下子“降”的那麼低?
不大一會就有很多網友前來回復,甚至有網友不惜“引經據典”長篇大論,誇誇其談,但是看完我依然不知道他到底說的是什麼?
其實,要我來說,就一句話:趙繼偉沒有進攻“威脅”。
在CBA裡趙繼偉之所以打得還可以,那是因為防守的水平普遍不高,所以碰上一些球隊他可以利用經驗去得一些分,但是如果碰上防守好的球隊,立刻“原形畢露”,比如上個賽季對陣廣東的總決賽G2,趙繼偉最後投中那個“關鍵”3分球,讓遼寧隊避免了被“橫掃”的尷尬,但實際上趙繼偉全場就投進了這一個球。
而且整個系列賽裡趙繼偉的得分都十分的“有限”,說到底就說廣東隊的後場防守能力明顯比其他球隊高出一個層級,這讓趙繼偉很不適應,當他無法再利用“經驗”去得分的時候,基本他就很難得分了。
而國際大賽上,打亞洲的球隊還稍好一些,畢竟後場球員的“尺寸”沒有那麼大,但是,面對歐美球隊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了,基本上個個都是又高又壯,光是在他們面前z做到“不失誤”就已經用盡了全部的力氣,哪還有精力再去得分的...
籃球比賽最終的結果是要靠“分數”來決定的,而一個只有組織能力沒有“得分”能力的球員在聯賽裡或許還好,甚至在水平更高的歐美球隊裡也可以,因為只需要把球隊梳理好就行了,得分有隊友呢,但恰恰在我們的男籃裡卻不可以,因為大家的得分能力都不算突出,這就需要12個球員都得能夠得分,這樣最後的總分才能高一些,如果你做不到,還佔據這麼一個寶貴的“名額”,確實有點不太合適。
二、
孫銘徽還沒有“長大”。
世預賽第二場,孫銘徽場上有一段時間表現得非常不好,杜鋒無奈叫了一個暫停,等大家坐到替補席之後,杜鋒對著孫銘徽一頓“狂噴”,後者的面部表情卻寫滿了“不以為然”。
當然,並不是說運動員就不應該有一點自己的“情緒”,只是也要分場合,分比賽的重要性以及教練的初衷。
首先,這是世預賽,國際比賽,而且對陣的還是日本隊,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基本就不用多說什麼了,甚至這就不是簡單的贏下比賽的問題,而是要贏得對方沒有一點脾氣,全方位的“擊敗”對手。
其次,中國男籃從2019年世界盃到現在可以說是被球迷給深深的“嫌棄”,從姚明退役之後到阿聯苦苦支撐僅存的一點“好感”都給耗盡了,所以,杜鋒需要一支全新的中國男籃來“挽回”在球迷心中的形象,讓大家慢慢拾起對中國男籃的信心,從而杜鋒絕對不允許在這樣的一個“節點”上出現任何一點“失誤”。而場上的運動員有一個算一個都沒有這個“資格”去“任性”。
再者,本身就是孫銘徽自己表現得不好,進攻端拿著球就是自己一個人在那運,不看隊友,也不看籃筐,就和對位的日本球員在那“較勁”,然後運多了,被對手給搶斷了,對手打成了反擊,中國男籃基本上“大勝定”的局面又陡生波瀾,杜鋒不罵你罵誰?
話說回來,運動員不是不能犯錯誤,包括郭艾倫、趙睿在場上也有“不理智”的時候,但是杜鋒“罵”的時候倆人都沒有任何反應,再上場立刻就進行“彌補”,這就明顯是“聽進去”了。
總的來說,孫銘徽相對郭艾倫和趙睿,受到的“挫折”還是少一些,在心態上還沒有把自己的位置給“擺正”。也就顯得還不夠“成熟”,還沒有“長大”。
嗯,希望時間還來得及...
三、
吳前只是CBA的“射手”。
作為上個賽季的常規賽MVP,浙江稠州的絕對“核心”,兩場世預賽吳前加起來一共拿到了3分。
而這還只是對陣日本隊,那要是面對歐美強隊...
說到底,吳前還是身體對抗能力不夠好,在對手防守不失位的情況下他很難去保證自己的命中率。
我記得王仕鵬在之前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道:尤納斯教練剛開始帶中國男籃的時候,就讓他和朱芳雨拼命地練習“跳投”,就是先不要講命中率,先把自己的彈跳高度和出手速度給練出來。後面在這個基礎之上在慢慢地提升命中率。
剛開始他和朱芳雨倆人都特別不理解,我們這個工作都沒問題啊,在聯賽裡沒有球隊能夠防得住我倆。
但,沒辦法,攝於“老尤”的威嚴他倆還是不敢有一點馬虎,只能乖乖照做。
後來,在跟隨男籃“南征北戰”面對那些世界強隊的時候,才懂得“老尤”的用心良苦,因為歐美鋒衛的身材都很壯碩,他們的防守也都很強悍,如果你沒有跳投的“高度”和出手的“速度”,在那樣的防守等級下你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談什麼命中率了。
所以,王仕鵬和朱芳雨就成為了少有的中國男籃在國際大賽還能保持比較不錯命中率的“射手”。
吳前很明顯就缺少一個“老尤”來“指導”他。
個人拙見,在現在鋒衛比較“模糊”的年代,沒必要非要單獨找出一個球員來當“射手”,當然,如果真有克萊這樣的,那也是極好的,目前來看多少還有點差距。
所以,還是要保證有基本的得分能力,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誰的手感好誰就多投幾個唄。
正所謂:“射手”,何必在乎我是誰?
四、
徐傑“尺寸”太“迷你”。
說句帶有個人“傾向性”的話:徐傑,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名本土後衛。
作為一名控衛他不但具有非常不錯的大局觀,而且還“搶”得一手好籃板,江湖人稱“徐中鋒”。
這說明徐傑在場上不但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還儘自己所能地去做自己所有能做的一切,試問,這樣的球員有誰不愛?
但,受限於身高和“體型”,徐傑在國際大賽上真的太吃虧了,當那些比他大“一號”、“二號”、甚至“三號”的球員出現在他的面前的時候,他能做的事情瞬間就變得非常“有限”了。
那有的球迷可能會說,保羅身高也不高,而且現在36歲了,依然還是NBA頂級控衛,徐傑不求能夠達到保羅這個級別,但是努努力打國際大賽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曾經我也這麼對比過,但是,當你瞭解了保羅之後,就會發現結果有多麼的“無力”。
首先,保羅是不高,但他183公分還是要比只有178公分的徐傑要高,籃球運動員一公分都是有用的,更不要說5公分了。
其次,保羅的核心力量很強,基本上他能夠“頂開”所有防守他的同位置的球員,而那些“錯位”來防他的,力量太大的,他用速度也能“爭取”到出手空間。
再者,保羅的投籃水準太高了,雖然現在的聯盟得分基本都是靠著三分、突破、罰球這三樣,中投都快成為了消失的“藝術”,但是上個賽季太陽能夠闖入總決賽,以及這個賽季目前戰績這麼好,進攻端保羅的“中投”,功不可沒。
正因為大家都“不會”,而他“會”就顯得更難能可貴了。
永遠不要“忽視”中投,這是真正的“殺招”。
一對比,嗯,徐傑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
五、
胡明軒的“落選賽”都忘了嗎?
因為面板“過敏”,胡明軒遺憾地錯過了這次世預賽,再加上在聯賽的第一階段他表現的也並不是很“出眾”,所以,很多球迷對於他的“錯過”也並表達太多的“如果”。
球迷,果然是健忘的。
休賽期奧運會落選賽,男籃對陣希臘和加拿大,兩場比賽毫無懸念地都輸掉了,但胡明軒卻成為了不多的“亮點”。
面對這個級別的對手,胡明軒不但沒有絲毫的畏懼反而還能把自己平時訓練以及在我們的聯賽中習慣的打球方式給展現出來,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樣的高強度對抗之下,胡明軒不但敢於做動作而且還能把球“打進”,這就不是一般的厲害了。
說到這,有的球迷說:加拿大和希臘壓根就沒把我們男籃放在心上,都是隨便打打,所以胡明軒等於“撿了個漏”...
無論到啥時候,永遠都不缺“這類人”。
加拿大和希臘這樣的男籃水平,就算是“隨便打打”也比一部分亞洲球隊的水準要高一些吧?承認別人“優秀”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難?
再有一點就是很多球員被胡明軒“外在”的文質彬彬的形象給“迷惑”了,其實,胡明軒在球場上是一個對對手“狠”對自己更狠的“存在”。別的不說,就進攻端敢一次次把自己拋向空中再一次次“砸”向地板,這就不是一般球員能夠做到的。
而且,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個基本的客觀事實:相對前面的4個球員,胡明軒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明顯的“短板”,無論進攻還是防守。
個人拙見,論綜合實力,除了郭艾倫和趙睿,剩下中國男籃的後衛當屬胡明軒。
他非常值得一個國家隊的“名額”。